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掌家小医娘 > 第1347章  解毒
收到了晏临楼的回信,晏凤楼当即就安排了接下来的相关事宜。
不过,得知晏临楼中了毒,他想了想,还是去寻了林震,让他去进行调查。
林震毕竟是西城兵马司的,如今又领了皇命,故而以巡查西城防务为由,私下做起这些事情来,倒是很得心应手。
这日午后,张文一身尘土地回到兵马司,向林震禀报了一番。
“大人,属下查清楚了。那毒药是田佟的妻弟所在的天祥楼的伙计给燕王世子下的,虽然京兆尹迅速地封锁了天祥楼,带回去所有人员去讯问,那小伙计自尽后,京兆尹毫无所获。”
“但是,这几日属下费了些功夫,倒是打探到那位伙计的一位同乡。”说着,张文从怀中掏出一张文书,“那伙计本来是外地逃难来的安京,后来就在安京谋生落定了。”
“那同乡就跟那伙计相依为命逃来安京的,但据说两人就待过一段时间,后来那伙计好像是救了个什么大人物,之后就一去不返了。”
“什么大人物?”林震眉头一拧,“可有打听到?”
“那同乡也讲不清楚,但是他曾经在城南的回春堂见过那伙计,当时他在那边当过一段时间的跑堂,后来又不知所踪了。直到前头,京兆尹为了找人,把那伙计曝尸在东街,他去瞧过热闹,认出了人。”
“可又怕被牵连,故而一直不敢说,直到被属下无意碰上。”张文道。
“回春堂?那是……”林震蹙眉。
“属下顺着这条线往下查,发现那‘回春堂’的真正老板,是誉王府的一个管事的远方表亲,一直在帮誉王府打理私产。”张文低声回道。
“誉王?”林震倒吸一口凉气,瞬间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好一个借刀杀人!誉王想除了晏临楼这个隐患,又不愿脏了自己的手,便故意在安王那边的人安插暗桩,动手下毒。一旦事发,所有罪责都会推到安王头上,他誉王反而能置身事外,坐收渔利!”
张文点头,“听闻,那世子如今还未曾解毒……中的还是一种叫做蜘网的毒,听说此毒很是狠毒,中者最多半个月,就会让人的心脉彻底断绝,到时候就算神仙来了也救不活!”
林震眯了眯眼,站起身,在书房里转了两圈,终于是下了个决定。
“你去找孟大夫来。”
张文颔首,不一会儿就领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走进书房,身穿粗布长衫,背着一个旧药箱,看起来就像个走街串巷的普通郎中,可那双眼睛却格外有神,透着一股沉稳老练。
老者进门后躬身一礼:“老夫孟九真,听闻林大人在为燕王世子的‘蛛网毒’发愁,特地前来相助。”
林震连忙上前拱手:“孟神医,不知神医是有什么办法吗?”
孟九真从药箱里取出一个瓷瓶,递到林震面前:“这是老夫炼制的解药,先前多谢林大人的相助,我们家才能安然无恙,如今自是希望能帮上您的一些忙。”
林震:“神医高义,在下感激不尽。只是,接下来得把您和解药送入驿站……”
孟九真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光:“这个不难。老夫在京中行医数十年,不少达官贵人都找过老夫看病,也算有些名声。明日老夫可以主动去驿站,就说听闻燕王世子身体不适,特地前来义诊——这理由合情合理,没人会怀疑。”
张文有些担心:“可这样会不会太明显了?誉王府的人要是察觉到不对劲,怎么办?”
“不会。”孟九真摇头,“老夫带三个徒弟一起去,其中一个徒弟,就由你们的人来当。此人要懂些医理,能在旁打下手,既可以趁机把解药交给燕王世子,还能告诉他服药的方法,比如每日一颗,连服七日,期间绝不能中断,一旦中断,毒性反扑会更厉害。这样一来,既不会引起怀疑,又能把事情办妥当。”
林震眼前一亮:“这主意妙!只是,我们这边懂医理的人……”
“大人,属下可以去!”张文立刻开口,“属下的父亲就是个大夫,属下从小跟着他认药材、学诊脉,虽不算精通,但应付场面肯定没问题,而且属下机灵,能随机应变。”
孟九真上下打量了张文一番,点头认可:“好,那就这么定了。老夫回去准备一下,明日一早,我们就在驿站门口汇合。记住,到了驿站,一切都要听老夫的,不要露出任何破绽。”
次日清晨,孟九真带着三个“徒弟”来到驿站门口,其中一个身材精瘦、穿着青布长衫的,正是乔装打扮的张文。
驿丞听说有名医来为燕王世子诊治,不敢怠慢,连忙亲自迎了进去,一路领着他们到了晏临楼的住处。
晏临楼正坐在窗前读书,见一行人进来,心中虽有疑惑,面上却依旧平静,只是淡淡抬眸,点了点头。
“老朽孟九真,听闻世子近来身体不适,特来为世子请脉。”孟九真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语气恭敬却不谄媚。
晏临楼放下书卷,伸出左手,语气平淡:“有劳神医了。”
孟九真坐在桌前,指尖搭在晏临楼的腕上,闭上眼睛仔细诊脉。片刻后,他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脸色也变得凝重,半晌才睁开眼,叹息道:“世子,您这不是普通的体虚,是中了毒啊,而且中毒已有半月有余,若是再晚几日,老朽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一旁的驿丞顿时慌了,连忙道:“中毒?怎么可能!世子在驿站的饮食起居都是老朽亲自安排的,绝不可能有毒!”
孟九真摇了摇头,语气笃定:“世子中的是‘蛛网毒’,此毒极其隐蔽,无色无味,初期只会让人觉得疲乏,很容易被当成劳累过度。从世子的脉象来看,毒性已经开始侵蚀肺腑,幸好还没伤及心脉,还有的救。”
晏临楼心压下心中的波澜,平静地问道:“不知神医可有解药?”
“有。”孟九真从药箱里取出三个瓷瓶,“这是老朽炼制的解药,每日服用一颗,连服七日,就能彻底清除体内的毒性。但有一点必须记住,服药期间绝不能中断,哪怕只断一天,毒性都会加倍反扑,到时候就算有解药,也救不了世子的性命。”
说着,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张文,语气自然:“小徒,你过来,给世子说说服药的注意事项,比如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服用后需要避开哪些食物,别出了差错。”
张文连忙上前,借着讲解的机会,悄悄将一个纸条塞到晏临楼的手中,又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林大人派我来的,解药是孟神医所制,每日一颗,务必按时服用,我们会想办法送后续的解药。”
晏临楼指尖捏紧纸条,心中了然,面上却依旧平静,点了点头道:“多谢神医,也多谢这位小哥提醒,本世子记住了。”
驿丞在一旁看着,见只是寻常的诊病、交代注意事项,没有任何异常,心中的疑虑也渐渐散去,只想着尽快送孟九真一行人离开,免得再生事端。
孟神医又提笔开了两副调理气血的汤药方子,叮嘱晏临楼需按时服用,待脉象彻底平稳后方可停药,随后才带着“徒弟”们起身告辞。
走到驿站门口时,他特意转身看向驿丞,语气郑重:“世子这病需静养,切不可将‘中毒’之事外传,一来免得旁人担忧,二来也怕有心人趁机生事,扰了世子的静养,你明白吗?”
驿丞连连点头,脸上堆着谄媚的笑:“神医放心,小的省得!一定守口如瓶,绝不让外人知晓半分!”
说罢,亲自将孟神医一行人送出老远,直到看不见身影,才转身快步回了驿站,心中却暗自琢磨。
当夜子时,驿站内一片寂静,唯有巡夜驿卒的脚步声偶尔从院外传来。
晏临楼坐在灯下,从枕下取出张文留下的瓷瓶,倒出一颗褐色的药丸——这是第一颗解药。
药丸入口微苦,却很快在舌尖化开,带着一丝淡淡的药香滑入喉中。
令他意外的是,不过半柱香的功夫,他便感到一股细微的暖流从丹田缓缓升起,顺着经脉蔓延至四肢百骸,连日来缠绕周身的疲乏感竟消散了不少,连原本有些沉重的头脑,都变得清明了许多。
他靠在床头,指尖轻轻摩挲着瓷瓶,心中隐约猜到,定是有人在暗中相助,只是还不确定是谁。
接下来的三日,晏临楼每日子时准时服药,身体也日渐好转——原本苍白的脸色渐渐有了血色,眼神恢复了往日的锐利,连读书时都能专注更久,不再像之前那般容易疲惫。
到了第三日傍晚,他甚至能在院中慢走半个时辰,不再像从前那样走几步就觉得乏力。
第四日夜里,晏临楼正坐在灯下读《孙子兵法》,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声极轻的“嗒”声,像是有小石子落在了窗台上。他不动声色地继续翻书,待院外巡夜的脚步声远去后,才缓缓起身,走到窗前,假装整理窗纱,目光一扫,便看到窗台上放着一张折叠的小纸条。
他迅速将纸条捏在手中,关紧窗户,回到灯下展开——纸条上只有寥寥六个字:“林震暗助,勿声张。”
晏临楼的心中瞬间涌起一股暖意。
他虽与林震交集不多,却也听闻这位西城兵马司指挥使为人正直,不攀附权贵,却没想到对方竟会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暗中为自己寻解药、送解药。
他握紧纸条,片刻后便将其撕成细碎的纸屑,放进茶杯中,用茶水冲泡后一饮而尽——绝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第七日子时,晏临楼服下了最后一颗解药。
服药后不久,他便感到体内的滞涩感彻底消失,浑身充满了久违的力量,连呼吸都变得顺畅了许多。
他走到铜镜前,看着镜中脸色红润、眼神明亮的自己,心中感慨——若不是林震暗中相助,自己恐怕早已成了誉王与安王争斗的牺牲品,哪里还能有今日的“重获新生”。
就在他准备熄灯休息时,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深夜的寂静。紧接着,驿丞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几分慌乱:“世子!世子!外面来了朝廷的使者,说是有圣旨要宣您,您快准备一下!”
晏临楼心中一沉——深夜传旨,绝非寻常之事,定是京中局势有了重大变化。
他迅速整理好衣冠,将腰间的玉带系紧,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才沉声开口:“知道了,本世子这就出去。”
打开房门,只见院中已站满了人。
十几个身穿校尉服饰的御林军手持长刀,分列两侧,为首的是一个身穿紫色内侍服的太监,手中捧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脸上没有丝毫表情,眼神却带着几分审视。
看到晏临楼出来,那太监立刻上前一步,尖细的嗓音在夜空中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燕王世子晏临楼接旨!”
晏临楼缓缓整理了一下衣襟,将褶皱的袍角抚平,动作从容不迫,走到院中正中,双膝跪地,双手高举过头顶,声音沉稳:“臣晏临楼,恭迎圣旨。”
内侍展开圣旨,指尖捏着黄绸边缘,尖细的声音在院中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日京师不靖,市井流言四起,更有奸人暗中作乱,图谋社稷安定。燕王世子晏临楼身为皇室宗亲,当以家国为重,理当协助朝廷共平乱象。特命燕王世子即日起移居安王府,与安王殿下共商平乱大计,协同稳定京师局势。钦此!”
“移居安王府”——这五个字像重锤砸在晏临楼心头。
他清楚,安王是田佟的靠山,此刻让他移居安王府,哪里是“共商大计”,分明是将他软禁,彻底断绝他与外界的联系,甚至可能借机对他下手。
可他面上依旧平静,叩首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