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经纬心里明白,这是要自己别插手养猪场的事儿。
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也是聂站长给自己留着面子,哪怕心里懊悔,面上也得堆出笑来。
“是是是,还是您考虑得更周全一些,赵副场长一心为了养猪场,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你们先忙着,我下去看看晚饭做好没。”
顾教授一行人,围着整个养猪场里里外外转悠了几圈。
这才终于停下。
“赵副场长,你记一下养猪场需要改革调整的地方。
第一,病猪要单独分开,圈舍打扫干净,撒上石灰消毒,员工操作时要戴上口罩。
第二,养猪场预留通风管道、煤炉子,供暖补充上。
第三,粪污要做无污染处理,干湿分离,就这样暴露在外,长期闻着臭味,对人体也会造成伤害。”
顾教授一边说,赵德邦一边记录。
前面两点都还好说,后面这点他写起来都觉得麻烦,“顾教授,什么叫做粪污无污染处理?这些猪粪我们都是留着用来施肥的。”
目前养猪场的粪污,干湿分离勉强算是做到了。
猪尿什么的跟着管道流进池子里装着,干的猪粪则靠人力一铲子一铲子的运出来,堆在一起放着风干。
虽然确实会有点味道,但是已经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
顾教授望着简陋的养猪场,叹了一口气。
是他想左了,以朝阳农场这种情况,还达不到那么先进的程度。
更别说建设沼气池,将粪污利用起来,这项技术就连他们都还只是在探索阶段,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成功率。
“就先处理前两点吧,我观察了下,养猪场里病猪还不算多严重,少部分有些感冒发烧,主要还是缺乏经验,也没个技术员作为指导。”
养猪场除了赵德邦以外,一共就两个员工。
郑春花不太聪明还有反骨,另一个男员工沉默寡言,三竿子下去都打不出一个屁来。
至于技术员就更别想了,不是没有外面找过。
人家一听是东山岛,又偏僻又远,出行全靠坐船和看天气,都是拖家带口的,谁也不愿意过来。
提到这个,赵德邦脑海中灵光一闪。
“我倒是有个人选,上次提建议的那个军嫂,人就住在岛上,对养殖这方面也有经验。”
他将上次亲眼看到林玉书救活猪仔的事讲了一遍,顾教授听完一顿。
人就在岛上,倒是方便。
连忙追问,“多大年纪,什么文化水平?”
“不到二十岁吧,比较年轻,高中学历,她爷爷以前是赤脚医生,跟着学过。”
顾教授听完不动声色的摇摇头。
“太年轻了,就怕太浮躁,这段时间我在岛上多给你们把把关,自己也都多学习。”
倒不是他对年轻人有偏见,只是搞农业这行,向来都比较辛苦,年轻人不一定能习惯。
赵德邦也只是建议,见顾教授没同意也不好再说什么。
而毫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惦记上了的林玉书,这会儿内心还有点小激动。
偶尔目光跟霍世勋撞上,也立马闪躲避开。
虽然说是自家老公,但她还是头一次做这种事,想想都容易脸红心跳。
实在受不了这种煎熬,林玉书忍不住出声催促。
“霍世勋,你好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