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今年四十二,头发梢儿开始冒白,不是那种扎眼的白,是像蒙了层薄霜似的,得凑到跟前仔细看才能发现。
他在一家国企做行政,算不上忙,但也清闲不下来。
一般是早上八点半到单位,先把办公室的饮水机换了水,再把领导桌上的茶杯续满,然后坐在自己的格子间里整理文件,一坐就是一上午。
下午偶尔开个会,听着领导们翻来覆去说些车轱辘话,他手里转着笔,心思早就飘到窗外去了。
第一章
中年的消遣
年轻的时候,王宁不是这样的。
那时候他爱打游戏,周末能抱着电脑坐一整天,《英雄联盟》《魔兽世界》,什么火玩什么,跟哥们儿组队开黑,喊得嗓子都哑了也不觉得累。
后来结婚有了孩子,游戏时间少了。
再后来孩子上了初中,搬去学校附近的出租屋住,跟老婆分了工,周一到周五他住老房子,周末去陪娘俩。
家里就剩他一个人,晚上下班回家,打开电脑,看着桌面上熟悉的游戏图标,鼠标点了又点,最终还是关掉了。
屏幕里的英雄们依旧热闹,但他总觉得提不起劲,打两局就觉得眼睛酸、肩膀疼,连带着心里也空落落的。
他也试着看过书,老婆给他买了成套的名著,什么《百年孤独》《活着》,他把书放在床头柜上,每天睡前翻两页。
可字认识他,他不认识字似的,看着看着就走神,要么想起白天单位里的琐事,要么琢磨着明天早上吃什么,等反应过来,好几页都翻过去了,压根不知道讲了啥。
后来那几本书就成了摆设,书脊上落了层薄灰,他也懒得擦。
就在王宁觉得中年生活要这么寡淡下去的时候,他迷上了钓鱼。
那是去年夏天,他跟单位的老周去郊区团建,老周带了套钓鱼装备,团建间隙拉着他去附近的小河边试手。
王宁本来没抱什么期待,就坐在老周旁边的石头上,看着水面上的浮漂一动不动。
可就在他快睡着的时候,浮漂突然往下一沉,老周喊了声
提竿,他下意识地抬手,鱼竿弯成了一个漂亮的弧度,手里传来一阵清晰的拉扯感
——
是条半斤重的鲫鱼。
鱼被拉上岸的时候,尾巴还在扑腾,溅了他一裤腿的水。
王宁盯着那条鱼,突然觉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那种实实在在的触感,比打游戏赢了比赛还让人踏实。
从那以后,他就跟老周学起了钓鱼,先是买了套入门级的装备,周末跟着老周去郊区的小河、水库,慢慢也摸出了些门道。
一开始,他的鱼获惨不忍睹。
有时候坐一整天,就钓上两条小虾米;有时候运气好,能钓上几条小鲫鱼,加起来还不够一顿菜。
老周总笑他
空军司令,他也不恼,收拾装备的时候还跟老周开玩笑:今天鱼都放假了,明天再来。
其实王宁也知道,自己钓鱼技术不怎么样,可他就是喜欢坐在水边的感觉。
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带着自己配的饵料,骑着电动车往水库去。
路上能闻到田埂里的青草味,能听见早起的鸟儿在树上叫,等到了水库边,找个熟悉的钓位坐下,把饵料揉成团挂在钩上,轻轻抛进水里。
看着浮漂在水面上轻轻晃动,心里的那些烦心事
——
单位里难搞的同事、孩子的考试成绩、老婆偶尔的抱怨,好像都随着水波漂走了。
他的钓位在水库的西北角,旁边有棵老柳树,夏天的时候能遮阴凉。
他在树下放了个小马扎,还带了个保温杯,里面泡着菊花茶。
有时候浮漂半天不动,他就靠在柳树上,喝口菊花茶,看看远处的山,山是青的,水是绿的,风一吹,水面上起了皱,像撒了把碎银子,舒服得很。
旁边的钓友换了一波又一波,有的钓了一会儿没鱼就走了,有的跟他搭几句话,问他今天鱼情怎么样。
王宁总是笑着说:不急,钓鱼嘛,就得等。
他是真不急,对他来说,钓鱼本身就是目的,能不能钓到鱼,反倒是次要的了。
老婆一开始不理解他,觉得他放着好好的周末不休息,跑出去风吹日晒的,还钓不到几条鱼,纯属瞎折腾。
有一次他周末钓了两条小鲫鱼回家,老婆看着那两条比手掌还小的鱼,皱着眉说:这鱼还不够油钱呢,你这是图啥
王宁没跟她争辩,只是把鱼收拾干净,熬了锅鲫鱼汤。
汤熬得奶白,撒了点葱花,端上桌的时候,老婆尝了一口,没说话,倒是喝了两碗。
从那以后,老婆也不怎么说他了,只是每次他出门钓鱼,都会叮嘱一句: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孩子也知道他爱钓鱼,有一次周末跟他一起去水库,坐了没半个小时就坐不住了,拿着手机在旁边玩游戏。
王宁也不催他,只是偶尔喊他过来看看浮漂:你看,浮漂动了,说不定有鱼。
孩子凑过来看了两眼,又回去玩游戏了。
王宁看着孩子的背影,心里有点感慨,好像自己年轻时玩游戏的样子,还在眼前晃呢。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王宁的钓鱼技术没怎么见长,鱼获还是时好时坏,但他依旧乐此不疲。
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周末,一到周五晚上,他就开始收拾装备。
检查鱼竿有没有问题,把饵料提前配好,装在塑料袋里,再把小马扎、保温杯、遮阳帽都放进渔具包里,摆得整整齐齐的,好像要去赴什么重要的约会。
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年纪,不该再像年轻人那样追求刺激了,钓鱼这种慢节奏的消遣,刚好适合他。
有时候钓不到鱼,他也不沮丧,坐在水边吹吹风,看看风景,就觉得挺满足的。
他总跟老周说:钓鱼钓的不是鱼,是心境。
老周每次都笑他
装文艺,可王宁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
第二章
意外的惊喜
这周六早上,王宁起得比平时还早。
五点不到,天刚蒙蒙亮,他就从床上爬了起来,轻手轻脚地洗漱,生怕吵醒隔壁房间的老婆。
老婆周末喜欢睡懒觉,他一般都是等老婆醒了再出门,可今天他实在按捺不住,想早点去水库占个好位置。
昨天晚上,他看天气预报说今天是阴天,风力三级,特别适合钓鱼。
他还特意跟老周打听了,老周说最近水库里的鱼口不错,他上周还钓了条三斤多的鲤鱼。
王宁听了,心里就跟长了草似的,一晚上没睡踏实,满脑子都是钓鱼的事儿。
收拾好装备,他在厨房找了个馒头,又拿了袋咸菜,装在塑料袋里当早餐,然后悄悄地打开门,骑着电动车往水库去。
路上没什么人,只有清洁工在清扫马路,树叶落在地上,被风吹得打旋。
王宁骑着车,风吹在脸上,凉丝丝的,特别舒服。
到水库的时候,才六点多,水库边已经有几个钓友了。
王宁熟门熟路地往西北角的老钓位去,路过一个钓友身边,那钓友跟他打招呼:老王,今天来这么早
是啊,昨天听老周说鱼口不错,过来碰碰运气。
王宁笑着回答,一边说一边放下渔具包,开始准备。
他先把小马扎放在柳树下,然后拿出鱼竿,这是他去年买的,三百多块钱,不算贵,但用着顺手。
他仔细检查了一下鱼线,又把浮漂调好,然后拿出自己配的饵料
——
玉米面、豆饼粉、拉丝粉,还有点酒曲,是他跟着老周学的配方,他觉得比买的商品饵好用。
饵料揉成团,软软的,带着一股淡淡的酒香。
王宁拿起一团,挂在鱼钩上,轻轻抛进水里。
浮漂在空中划了个弧线,稳稳地落在水面上,露出一小截红色的漂尾,像个小旗子似的,在水面上轻轻晃动。
王宁坐在小马扎上,拿出保温杯,喝了口菊花茶。
水是早上刚泡的,还冒着热气,喝下去,胃里暖暖的。
他看着浮漂,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鱼咬钩的瞬间。
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慢慢升了起来,透过柳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水库边的钓友越来越多,有人在大声说笑,有人在换饵料,还有人在收拾钓到的鱼,热闹得很。
可王宁一点也没受影响,依旧专注地看着浮漂。
七点多的时候,他钓上了一条小鲫鱼,也就一两重,尾巴红红的,特别好看。
他小心翼翼地把鱼取下来,放进旁边的鱼桶里
——
鱼桶是他特意买的,带透气孔的,里面装了半桶水,鱼放进去能活很久。
不错啊,老王,开张了。
旁边的钓友看见,跟他说。
data-fanqie-type=pay_tag>
运气好,运气好。
王宁笑着说,心里有点小得意。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王宁又钓上了几条小鲫鱼,最大的也就二两重,鱼桶里的水慢慢变浑浊了,几条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看着还挺热闹。
他一边钓鱼,一边跟旁边的钓友聊天,说些家长里短、钓鱼技巧的事儿,时间过得飞快。
到了中午,太阳有点晒了,王宁拿出早上带的馒头和咸菜,坐在柳树下吃。
馒头有点凉了,咸菜也有点咸,可他吃得挺香。
吃完后,他靠在柳树上休息了一会儿,眯着眼睛打了个盹,梦里都是浮漂下沉的场景。
下午一点多,王宁醒了,揉了揉眼睛,拿起鱼竿,准备继续钓。
他重新揉了团饵料,挂在钩上,抛进水里。
浮漂刚落稳,他就觉得手里传来一阵轻微的拉扯感,他心里一动,以为是小鱼咬钩。
可还没等他提竿,浮漂突然猛地往下一沉,整个漂尾都没进了水里,鱼竿也瞬间弯成了一个大弓,差点从他手里脱出去。
好家伙!
王宁心里一紧,赶紧双手握住鱼竿,往回拉。
手里传来的力道特别大,鱼竿被拉得嗡嗡作响,好像随时都会断。
他不敢用力过猛,只能一点点往回卸力,跟水里的鱼周旋。
旁边的钓友听见动静,都围了过来,有人喊:老王,这鱼不小啊!
稳住,别慌!
还有人给他支招,慢慢遛,别让它跑了!
王宁点点头,额头上瞬间冒出了汗。
他能感觉到水里的鱼在拼命挣扎,一会儿往左边游,一会儿往右边游,有时候还会猛地往深水区冲,他只能跟着鱼的方向调整姿势,手臂很快就酸了。
他想起老周跟他说过,钓大鱼的时候,不能跟鱼硬拼,要顺着鱼的力道来,等鱼累了,再慢慢拉上岸。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呼吸,双手紧紧握住鱼竿,眼睛盯着水面,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它跑了。
水里的鱼挣扎了大概有十几分钟,力道慢慢小了下来。
王宁趁机一点点往回拉,水面上终于露出了一个黑色的影子,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
是条草鱼,身子长长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的天,这么大!
旁边的钓友惊呼起来,少说也有一米长!
王宁的心跳得飞快,他赶紧拿出抄网,在钓友的帮忙下,小心翼翼地把鱼抄了上来。
鱼被抄上岸的时候,还在拼命扑腾,溅了他一身的水,可他一点也不在乎,只是盯着那条鱼,笑得合不拢嘴。
他拿出卷尺,量了一下,一米二长,估摸着得有二十多斤。
这是他钓鱼这么久以来,钓到的最大的一条鱼,比他之前钓到的所有鱼加起来都重。
他把鱼放进鱼桶里,鱼桶都快装不下了,鱼的尾巴还露在外面,时不时地扑腾一下。
旁边的钓友都围过来看,有的拿出手机拍照,有的跟他打听钓饵的配方,还有的说要跟他学习钓鱼技巧。
王宁一一应着,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老王,你这运气也太好了吧!
有个钓友说,我在这钓了半年了,也没钓到这么大的鱼。
可能是今天鱼口好,也可能是我这饵料配得好。
王宁笑着说,其实他知道,更多的是运气,可他就是忍不住想炫耀。
玩了一会儿,太阳开始往西斜了,王宁看了看时间,快四点了,该回家了。
他收拾好装备,把鱼桶放在电动车前面的筐里,鱼桶有点沉,电动车都有点歪了。
他小心翼翼地骑着车,往家的方向去,一路上,他都忍不住低头看一眼鱼桶里的鱼,心里美滋滋的。
第三章
小区里的
迷路
王宁住的小区是个老小区,叫幸福里小区,里面住的大多是老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家有个事儿,很快就能传遍整个小区。
小区门口有个小卖部,是张大爷开的,张大爷退休前是单位的工会主席,爱打听事儿,也爱传播事儿,小区里的消息,十有八九都是从他这儿传出去的。
王宁骑着电动车,快到小区门口的时候,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么大的鱼,要是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带回家,也太可惜了。
他想让邻居们都知道,他王宁钓到大鱼了。
他骑着车,在小区门口绕了个圈,没进去,而是往小卖部的方向骑去。
张大爷正坐在小卖部门口的椅子上,跟几个老太太聊天,看见王宁过来,跟他打招呼:老王,钓鱼回来了今天钓了多少
王宁停下车,故意把鱼桶往前面挪了挪,让张大爷能清楚地看见里面的鱼。
张大爷,您看看,今天运气好,钓了条大鱼。
张大爷凑过来看了一眼,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我的乖乖,这么大的鱼!这得有一米长吧
是啊,一米二,二十多斤呢。
王宁故意提高了声音,让旁边的老太太也能听见。
这么大!
老太太们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老王,你可真厉害,这鱼在哪儿钓的啊
用的什么饵料啊回头我让我们家老头子也去试试。
这么大的鱼,够吃好几天了吧
王宁一一回答着,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他跟张大爷和老太太们聊了大概有十分钟,眼看小区里下班的人越来越多,他才说:张大爷,我先回家了,改天再跟您聊。
好,好,快回去吧,这么大的鱼,赶紧收拾了。
张大爷笑着说,眼睛还盯着鱼桶里的鱼。
王宁骑着车,往小区里走。
小区里的路不宽,两边停满了车,他骑得很慢,眼睛四处张望,希望能遇到更多的邻居。
刚骑到小区的第一个拐角,就遇到了李姐。
李姐是小区里的热心肠,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她都乐意帮忙,平时也爱跟邻居们聊天。
李姐正提着菜篮子往家走,看见王宁,跟他打招呼:老王,回来了这桶里装的啥啊这么沉。
王宁赶紧停下车,把鱼桶盖打开一点,让李姐看:李姐,您看,今天钓了条大鱼。
李姐凑过来看了一眼,惊讶地说:我的天,这么大的草鱼!老王,你可真有本事!这鱼得不少钱吧
不是买的,是自己钓的。
王宁得意地说,在郊区的水库钓的,钓了快一天了,才钓上来这么一条。
厉害,厉害!
李姐不停地夸他,我们家那口子也爱钓鱼,可每次都钓些小鱼小虾,跟你比差远了。回头我得让他跟你学学。
行啊,下次有时间,一起去。
王宁笑着说,跟李姐又聊了几句,才继续往前走。
他骑着车,在小区里慢慢地逛着。
平时他回家也就五分钟的路,可今天,他故意绕来绕去,一会儿往东边的楼走,一会儿往西边的楼走,遇到认识的邻居,就停下来聊几句,故意把鱼桶露出来,让大家看他的大鱼。
遇到了住在三楼的老陈,老陈是个退休教师,平时也爱钓鱼,跟王宁算是半个钓友。
老陈看见鱼桶里的鱼,眼睛都直了:老王,你这鱼也太大了!我钓了这么多年鱼,也没钓过这么大的。你用的什么钓位啊饵料怎么配的
王宁跟老陈详细地说了自己的钓位和饵料配方,老陈听得特别认真,还拿出手机记了下来,说下次也要去试试。
遇到了住在五楼的小王,小王是个年轻人,刚结婚没多久,平时跟王宁不怎么熟。
小王看见鱼桶里的鱼,惊讶地说:叔,您这鱼也太大了吧!这要是做成烤鱼,肯定特别香。
王宁笑着说:是啊,回头给你们家送点尝尝。
不用,不用,叔,您自己留着吃吧。
小王赶紧说,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容。
王宁又遇到了住在一楼的张阿姨,张阿姨平时爱养花,看见王宁的大鱼,不停地夸他能干,还说要跟他学钓鱼,打发时间。
就这样,王宁在小区里绕来绕去,迷路
了一次又一次。
他心里清楚,自己根本就没迷路,可他就是想多跟邻居们聊几句,让大家都知道他钓到大鱼了。
每次看到邻居们惊讶的表情,听到大家的夸奖,他心里就特别开心,比钓到大鱼的时候还开心。
太阳慢慢落山了,小区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照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王宁看了看时间,都快六点了,他已经在小区里
迷路
了快一个小时了,估计小区里大部分邻居都知道他钓到大鱼了,才骑着车,慢悠悠地往自己家的楼走去。
他家住在二楼,刚走到楼下,就看见老婆站在单元门口等他。
老婆看见他,皱着眉说:你怎么才回来啊我还以为你出什么事儿了,给你打电话也不接。
王宁这才想起,刚才跟邻居们聊天,把手机调成静音了,没听见老婆的电话。
他赶紧拿出手机,跟老婆道歉:不好意思,刚才跟邻居们聊得太投入了,没听见。
老婆的目光落在他的鱼桶上,惊讶地说:这桶里装的啥啊这么大
王宁赶紧把鱼桶提下来,打开盖子,让老婆看:你看,今天运气好,钓了条大鱼,一米二长,二十多斤呢。
老婆凑过来看了一眼,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我的天,这么大的鱼!你可真厉害!
她之前还觉得王宁钓鱼是瞎折腾,可看到这么大的鱼,也忍不住夸起他来。
那可不,也不看看是谁钓的。
王宁得意地说,心里像吃了蜜似的。
老婆帮着他把鱼桶提上楼,楼道里的邻居看见,又围过来议论了一会儿,王宁一一应着,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回到家,王宁把鱼从桶里拿出来,放在水池里。
鱼太大了,水池都快装不下了。
他看着那条鱼,心里美滋滋的,今天这一天,虽然累,可太值了。
他拿出手机,给老周发了张鱼的照片,还发了条朋友圈,配文:今天运气爆棚,钓到大鱼一条,一米二,二十多斤,开心!
没过几分钟,老周就回复了:好家伙!你这运气也太好了吧!下次带我一起去!
朋友圈里也有很多人点赞评论,有同事,有朋友,还有小区里的邻居,大家都在夸他厉害。
王宁看着手机,笑得合不拢嘴,中年人的快乐,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第四章
大鱼的后续
晚上,王宁和老婆一起收拾那条大鱼。
鱼太大了,家里的菜刀都不够长,王宁只好找了把剪刀,一点一点地把鱼剪开。
老婆负责刮鱼鳞,鱼鳞特别大,刮了满满一盆,手上都沾满了鱼腥味,可她一点也不在乎,嘴里还不停地跟王宁说:这么大的鱼,得好好收拾,不然浪费了。
他们把鱼分成了好几部分:鱼头用来熬汤,鱼身切成块,一部分用来红烧,一部分用来做鱼丸,还有一部分用盐腌起来,挂在阳台上晾干,留着以后吃。
收拾完鱼,已经快九点了,两个人都累得满头大汗,可看着收拾好的鱼,心里都特别满足。
第二天早上,王宁起得很早,把鱼头洗干净,放进锅里,加了点姜片、葱段、料酒,开始熬鱼汤。
汤熬了一个多小时,厨房里弥漫着浓浓的鱼香味,闻着就让人直流口水。
老婆起床的时候,闻到香味,忍不住说:这鱼汤也太香了吧!
早餐,他们喝了鱼汤,吃了馒头。
鱼汤熬得奶白,味道特别鲜,老婆喝了两碗,还说:比饭店里的鱼汤还好喝。
王宁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上午,王宁把昨天切好的鱼肉拿出来,准备做鱼丸。
他把鱼肉剁成泥,加了点淀粉、蛋清、盐、胡椒粉,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然后用手挤出一个个小丸子,放进水里煮。
鱼丸煮好后,浮在水面上,白白嫩嫩的,看着就有食欲。
他尝了一个,味道特别鲜,比买的鱼丸好吃多了。
中午,他做了红烧鱼块和鱼丸汤,还炒了两个青菜。
吃饭的时候,他给老婆夹了块红烧鱼,说:你尝尝,这鱼的肉特别嫩。
老婆尝了一口,点点头说:嗯,好吃,比平时买的鱼好吃多了。
下午,王宁想起昨天跟小区里的邻居说要送鱼,就把腌好的鱼肉拿了一块,切成小块,装在塑料袋里,给住在三楼的老陈送了过去。
老陈正在家里看电视,看见王宁送来的鱼,特别高兴,连忙说:老王,你太客气了,还特意给我送鱼来。
没什么,鱼太大了,我们也吃不完,给你送点尝尝。
王宁笑着说。
老陈留王宁在家里坐了一会儿,两个人又聊起了钓鱼的事儿。
老陈说:我昨天按照你说的钓位和饵料配方,去水库钓了一天,虽然没钓到你那么大的鱼,但是也钓了几条三斤多的鲤鱼,比以前好多了。
那就好,钓鱼这事儿,得多练,慢慢就有经验了。
王宁说。
从老陈家出来,王宁又给住在一楼的张阿姨送了点鱼丸。
张阿姨正在家里浇花,看见王宁送来的鱼丸,特别开心,还拿出自己种的月季花,送给王宁一盆,说:这花是我自己种的,开得特别好看,给你放家里,美化环境。
王宁接过花,心里暖暖的,说:谢谢张阿姨,您太客气了。
接下来的几天,王宁家的餐桌上,顿顿都有鱼:今天是红烧鱼,明天是鱼丸汤,后天是清蒸鱼。
老婆还把晾干的鱼肉拿出来,用油炸了一下,味道特别香,当成零食吃。
有时候,他们还会邀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做上一桌鱼宴,朋友们吃了,都夸王宁的鱼钓得好,做得也好吃。
王宁的朋友圈也变得热闹起来,他每天都会发一些吃鱼的照片,有时候是鱼汤,有时候是红烧鱼,有时候是鱼丸。
老周还在评论里开玩笑说:老王,你这是要把鱼吃遍所有做法啊!
王宁看着朋友圈里的评论,心里特别开心。
他觉得,钓到大鱼这件事,不仅让他自己开心,也给身边的人带来了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
有一天,王宁在小区里遇到了张大爷,张大爷跟他说:老王,你钓到大鱼的事儿,现在整个小区都知道了,大家都夸你厉害呢。
王宁笑着说:都是运气,运气好而已。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嘛。
张大爷说,你现在可是咱们小区的‘钓鱼高手’了,好多人都想跟你学钓鱼呢。
王宁听了,心里有点不好意思,可更多的是得意。
他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爱好,竟然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
从那以后,王宁还是每周都去钓鱼,有时候鱼获好,有时候鱼获差,可他依旧乐此不疲。
每次钓鱼回来,他都会在小区里
迷路
一会儿,跟邻居们聊聊天,分享自己的钓鱼经历。
小区里的邻居们也都愿意听他说,有时候还会跟他讨教钓鱼技巧。
王宁觉得,中年的生活虽然平淡,可也有很多小快乐。
钓鱼不仅让他打发了时间,还让他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感受到了邻里之间的温暖。
他想,以后他还会继续钓鱼,继续在小区里
迷路,继续享受这种简单而又真实的快乐。
第五章
钓鱼的意义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冬天。
冬天的水库特别冷,水面上结了层薄冰,钓友们都不怎么去钓鱼了,可王宁还是坚持每周去一次。
他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戴上帽子和手套,坐在小马扎上,虽然冻得手脚发麻,可他依旧专注地看着浮漂。
冬天的鱼口特别差,有时候坐一整天,也钓不到一条鱼,可王宁一点也不沮丧。
他说:冬天钓鱼,钓的不是鱼,是心境。坐在水边,看着冰面,心里特别平静。
有一次,他在水库边钓鱼,遇到了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也是个钓鱼爱好者,看王宁在这么冷的天还坚持钓鱼,特别佩服,跟他聊了起来。
年轻人说:叔,这么冷的天,您还来钓鱼,不怕冷吗
王宁笑着说:习惯了,冬天钓鱼有冬天的乐趣。你看,这冰面多干净,周围也没人,特别安静,能让人静下心来。
年轻人说:我平时工作压力太大了,总觉得心里特别烦躁,想出来钓钓鱼,放松一下,可每次都钓不到鱼,就觉得特别沮丧。
王宁说:钓鱼这事儿,不能太急功近利。你得慢慢等,享受钓鱼的过程,而不是只看重结果。有时候,钓不到鱼,坐在水边吹吹风,看看风景,也是一种收获。
年轻人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叔,您说得对。我以前总觉得,钓鱼就是为了钓到鱼,现在才明白,原来钓鱼还有这么多意义。
王宁说:是啊,每个人钓鱼的意义都不一样。对我来说,钓鱼是一种消遣,也是一种放松。中年人的生活,有太多的压力和烦恼,工作、家庭、孩子,有时候觉得喘不过气来。可只要坐在水边,看着浮漂,所有的烦恼好像都消失了。
年轻人说:叔,您说得太有道理了。以后我也要像您一样,享受钓鱼的过程,不管能不能钓到鱼,都要开心。
那天,王宁和年轻人聊了很久,从钓鱼技巧聊到生活感悟,两个人都觉得收获满满。
临走的时候,年轻人跟王宁说:叔,下次有时间,我还来跟您一起钓鱼,跟您学习学习。
王宁笑着说:好啊,随时欢迎。
从那以后,年轻人经常来跟王宁一起钓鱼,两个人成了忘年交。
王宁也把自己的钓鱼技巧毫无保留地教给年轻人,年轻人的钓鱼技术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喜欢钓鱼。
有一次,年轻人钓上了一条一斤多的鲫鱼,特别开心,跟王宁说:叔,我终于钓到鱼了!谢谢您,要是没有您,我可能早就放弃钓鱼了。
王宁看着年轻人开心的样子,心里也特别高兴。
他觉得,钓鱼不仅能让自己快乐,还能帮助别人找到快乐,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冬天很快就过去了,春天来了。
水库里的冰融化了,柳树发了芽,小草也从地里钻了出来,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
钓友们又开始去水库钓鱼了,水库边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王宁依旧每周都去钓鱼,他的钓位还是在西北角的老柳树下。
有时候,老周会来跟他一起钓;有时候,年轻人会来跟他一起钓;还有时候,小区里的邻居也会来跟他一起钓。
大家坐在水边,一边钓鱼,一边聊天,说说笑笑,特别开心。
有一次,王宁又钓上了一条大鱼,虽然没有上次的大,可也有十几斤重。
他骑着电动车回家,在小区里又
迷路
了一会儿,邻居们看见他的大鱼,依旧像上次一样惊讶和开心,不停地夸他厉害。
王宁看着邻居们开心的样子,心里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年人的快乐,其实很简单。
不一定是要有多大的成就,也不一定是要有多少钱,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爱好,一次意外的惊喜,一句邻居的夸奖,就能让人开心很久。
钓鱼对王宁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爱好了,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情感寄托。
在钓鱼的过程中,他不仅放松了自己,还认识了很多朋友,感受到了邻里之间的温暖,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他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生活应该充满激情和挑战,可到了中年才明白,平淡的生活也有它的美好。
就像钓鱼一样,不需要太多的波澜,只需要静静地等待,享受过程,就能收获快乐。
王宁坐在水库边的柳树下,看着水面上的浮漂,心里特别平静。
以后的日子里,他还会继续钓鱼,继续在小区里
迷路,继续享受这种简单而又真实的快乐。
因为他明白,这就是他想要的中年生活,平淡而又充实,简单而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