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换了一身深色的职业装,手里拿着平板电脑。
“第一批投标单位名单和初步资质材料发过来了。”
苏晚晴将平板放在张浩东桌上,点开一个文件夹。
“总共七家,我初步筛了一遍,有三家实力和口碑都不错,符合要求。”
“另外两家资质平平,但手续齐全。”
“至于最后两家…”
她修长的手指划过屏幕,点开其中两家公司的资料。
“有点意思。”
张浩东凑过去看。
“顺达建筑公司,注册地省城,法人叫赵顺。”
“公司成立三年,注册资本一千万,但查询其过往工程记录,基本集中在省城周边几个小县城,做过最大的项目是一个社区活动中心。”
“这次投标育才楼重建,标的额两千多万,超出他们以往承接能力太多。”
苏晚晴冷静分析。
“另一家‘宏远工程咨询’,名义上是咨询公司,但这次也投了施工标。”
“法人代表叫李宏,这家公司更奇怪,成立刚满半年,注册资本五百万,几乎查不到任何工程业绩。”
“但它的注册地址…”
苏晚晴放大一张模糊的图片。
“在省城cbd的一栋高级写字楼里,租了整层。”
“一个小咨询公司,不太可能有这种手笔”
张浩东眼睛微微眯起。
“顺达、宏远、赵顺、李宏”
“你调查一下这两家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和资金流水。”
“尤其是他们和清源县、甚至省城某些特定人物的关联。”
苏晚晴开口道:“已经在调查了。”
她的手指在平板上快速划动
“我通过省教育厅的关系,联系了省工商和税务系统的朋友,正在做核查”
“另外,这两家公司的投标保证金,数额巨大,来源也需要搞清楚怎么回事”
张浩东桌上的座机响了起来,打断了两人。
来电显示是清源县县长办公室。
李明远!
名单上的第二个名字!
张浩东和苏晚晴对视一眼,随后拿起电话。
“李县长,您好,我是张浩东。”
“浩东啊,听说你带伤坚持工作,精神可嘉啊!”
“龙湖镇的重建,尤其是育才楼,是县里的头等大事,市领导都高度关注。”
“你担子很重啊。”李明远道。
张浩东:“感谢县长关心,都是为群众。”
“态度很好。”
“但重建既要讲原则,也要懂方法,团结各方力量。”
李明远:“孙启明同志明天回龙湖?他是老书记,有经验,你多听听意见。”
为孙铺路?
张浩东心中冷笑:“一定学习老领导经验。”
李明远:“育才楼工程要慎重。”
“既要资质,也要考虑本地企业难处。”
“省城公司报价低,但人生地不熟,易误工期…”
他意味深长:“反倒是本地知根知底的企业,更顾全大局”
张浩东眼神冰冷:“县长的指教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