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东回到办公室,把文件一摞摞翻开,把那几张施工资料重新整理了一遍,最后把“嘉恒建设”那张表用红笔划了一个圈。
镇里项目组的早会刚开,技术组那边突然打电话来,说材料库的对账清单找不到了。
张浩东皱了眉:“什么叫找不到?”
对面语气带着急:“书记,那张清单昨天下午还锁在档案柜里,今天早上开门就发现不见了,钥匙没人动过,柜门没撬痕,但纸就是没了。”
张浩东挂了电话,直接去了项目办公室。
门口已经站了几个人,苏晚晴也在,她手里拿着文件夹,站在仓库前,脸色冷得不像话。
张浩东看了她一眼:“昨晚你几点走的?”
“九点多,最后一份调拨单我亲自盖的章,然后把钥匙交到保卫室。”
“录像调了吗?”
“调了,但关键时间段——七点半到八点的监控没了。”
“整个楼?”
“只有这间。”
张浩东一句话没说,转身让山猫去调那晚整个楼层的电源箱记录,同时让信息办查系统操作日志。
十分钟后,山猫回来:“书记,电源箱是晚上七点五十一分被人动了主控开关,断电两分钟,然后自动重启。”
“计划好的。”
“是。”
张浩东看着屋里被翻动过的文件柜,目光落在最角落那张标签掉了一半的文件盒上。
那张标签写着“项目施工材料价格比对表”。
这玩意看起来不起眼,实则是后期审计时候最关键的一环,少了它,就等于让整条采购链无法“对标”。
这要真落到外人手里,不光能洗账,连责任都能推干净。
张浩东冷着嗓子说:“锁门那人是谁?”
苏晚晴翻出值班表:“昨天负责封库的是杨伟,项目材料小组的实习生。”
“哪来的?”
“镇招的临时合同工,供职不到三周,填的住址是本地,但暂住证在邻镇。”
张浩东吩咐山猫:“人呢?”
“刚才说请假了,手机关机。”
张浩东沉了三秒,拨通县委办电话:“立刻通报协查,杨伟,身份证号我马上发过去。这人很可能携带核心证据潜逃。”
刚放下电话,苏晚晴递过一张纸:“我刚从旧纸堆里翻出来的,这是昨天杨伟交上来的入库签收单,有一张签名是假的。”
张浩东接过来看了一眼,签名写着“李翔”,但镇材料库没有这个人。
苏晚晴低声说:“李翔是嘉恒建设财务主管。”
张浩东站直了:“那就对上了。”
整件事已经很清楚:
嘉恒安排人混进项目组,趁值班时段制造断电,盗走对账清单,然后准备销毁或伪造,下一步就是在市里提交“更合理版本”,通过审计流程。
“他们这是想洗账了。”
“而且是连夜洗。”
张浩东盯着地上的灰尘脚印:“把仓库全封了,进出名单重新登记,所有钥匙换锁。”
“我去安排。”
苏晚晴转身走前,脚步顿了下:“他们是冲你来的。”
“我知道。”
“那你打算怎么办?”
“先把这事守住。”
她没再说什么,走得很快。
张浩东盯着她背影看了两秒,转身出了门。
刚下楼,白薇发来一条微信:【我弟学校让家长签个表,要你签一下,说是你是‘保障联系人’。你忙完能过来一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