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其实也正常,在陈书义那个年代,男孩确实和女孩不同,不光是传宗接代的问题,很多时候在农村,一个家族的男孩够多,才能越有话语权和更多的生存空间。
以前的农村宗族是真要械斗的,自然是更需要男孩。
只不过现在时代变了而已,但时代变化是难以改变老一辈人心里的根深蒂固的想法。
这个时候,屋子里专门负责照顾陈书义的保姆赶忙拿了两张凳子过来给陈文兄妹两人,又赶紧去端水。
陈文坐了下来,问着:“三爷爷,您最近身体还好吧?”
陈书义点点头:“挺好,应该还有个几年的活头。”
稍顿,陈书义又问:“小文啊,你在学校处对象没有啊?”
“没有。”陈文笑着应道。
“那可得抓紧了,咱们老陈家要从有记载以来算起的话,你们是第二十二代子孙,我还想看到第二十三代的长孙生出来了再安心入土。”陈书义伸手拍了拍陈文,话语里还真是相当期待。
陈沛这个时候嘀咕了句:“什么第二十三代长孙,现在没有这个说法了。”
“哼。”陈书义听到了这话,不满地哼了声:“不管有没有这个说法,我们老陈家的事情,你个女娃娃就不要多说了。”
陈沛年岁不大,肯定还是有些叛逆的,老人家呢也是越活越回去,不然为什么有老小孩的说法呢。
所以陈沛和陈书义还真能拌嘴。
陈沛又道:“三爷爷,我也姓陈好不好,我也是陈家人啊。”
陈书义:“以后你嫁人了就不是了。”
陈沛气笑了:“三爷爷,现在不冠夫姓了,我嫁人了也姓陈啊。”
“那也是你夫家的人了。”陈书义也说得吹胡子瞪眼的。
陈文拉了下还有不服的陈沛,顺势转移了话题:“对了三爷爷,您对咱们陈家以前的事情了解多少啊?”
“那些以前的事情?”陈书义对陈文就露出了和蔼的笑容,问着。
陈文想了想,问:“就是咱们家祖宗的事情,之前我们学校有个课题。”他把之前和陈同勇的那套说法拿了出来。
陈书义听完后也没怀疑,缓缓说着:“我小的时候啊听我父亲说过咱们老陈家祖上的事情。”
“要说我们陈家发迹,那还要追溯到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永乐时期,那也是我们陈家有族谱记载发迹的开始。”
“真是永乐年间?”陈文确认似的问着。
陈书义点点头:“当然是,咱们老陈家的族谱就是从明朝永乐年间记录到现在的。”
换而言之,陈文他们家这支陈姓的祖宗至少到明朝永乐年间的时候已经没落成最底层老百姓了,差不多都没办法修订族谱了,而是在当时有人重新发迹后,才开始以他为祖来重新修订族谱。
陈文问:“那三爷爷,咱们的一世祖是何等人物啊?”
陈书义显然对这事儿比较熟悉,直接应道:“咱们一世祖叫陈柏,字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