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拿着许科长的条子,心中稍定。
但他知道,光有医院的承诺还不够,必须尽快找到新的、稳定的货源,否则依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把条子给了林晓梅后,李卫东就立刻行动起来,他的目光也不再局限于王家村,而是在本村还有附近的几个邻村也开始收购药材。
然而,现实比他想象的更严峻。
王建明的动作比他更快,他让栓子带人提前到各个村子放话,以每斤比李卫东之前收购价高一到两毛钱的价格现金收购各类药材,并且放出风去,谁敢把药材卖给李卫东,就是跟他王建明过不去。
许多村民既畏惧王建明在乡里的势力,又难以抗拒更高价格的诱惑,纷纷将药材卖给了王建明派来的人。
李卫东跑了大半天,磨破了嘴皮子,也只零星收到二三十斤品质参差不齐的药材,远远不够医院的需求量。
眼看天色渐晚,李卫东也是心急如焚,许科长那边催得急,医院等药救人。
无奈之下,李卫东只得从县药材市场收购了一批药材给医院送过去,但因为最近流感横行的原因,药材市场药材的价格都比之前贵了不少。
各种药材的价格比直接从村民手中收购要高出一大截,板蓝根的批发价已经涨到了一块五一斤,金银花更是要两块左右。
贵也没有办法,李卫东只能咬牙从药材市场采购了一批质量尚可的板蓝根和金银花,勉强凑够了一百斤。
这一进一出,利润被压缩得极薄,每天只能赚几十到一百块钱左右。
但他顾不上这些了,保住信誉和医院的渠道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有得赚总比没的赚强。
好在靠着从药材市场收购药送往医院,暂时稳定下来。
就这么过了五六天的时间。
李卫东咬牙从药材市场高价进货,勉强维持着对县医院的供应。
利润虽然微薄,但每天几十块的进账,至少让家里的米缸没有见底,也让林秀眼中的忧虑稍稍减轻了一些。
林秀甚至开始试着在李卫东晚归时,锅里会留一碗热乎的粥。
然而,李卫东频繁往返县城药材市场的举动,终究没能瞒过王建明那双时刻窥探的眼睛。
王建明有些不太明白,附近几个村子的药材明明都已经被他给收购了,李卫东为什么还能赚到钱?
于是就喊来栓子。
栓子来了后便问道:“叔,啥事?”
王建明当即吩咐道:“栓子,你去偷偷跟着李卫东,看看他最近是不是又从什么地方收到药材了。”
“没问题,交给我,你就放心吧叔!”
栓子当即就屁颠屁颠的从王建明家出来前往李卫东家。
从李卫东一大早出门开始,栓子就偷偷跟在他身后,一直到李卫东从药材市场购买药材然后卖到县医院。
弄清楚李卫东的行程后,栓子也是快速回到村子找到王建明去向他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