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的心沉了下去。
他立刻叫上林秀和负责仓库的大周,火速赶往永星制药厂。
在永星制药厂的质检科,周厂长的脸色阴沉得可怕,桌上摊开的正是那批问题柴胡,肉眼可见一些霉点和草屑。
“李经理!我信任你们东威的质量,才把这么重要的订单交给你们!这就是你们给我的回报?霉变的药材入药,这是要出人命的!你知道这有多严重吗?”
周厂长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李卫东连连道歉:“周厂长,万分抱歉!这绝对是我们的重大失误!我们立刻将这批次所有药材全部召回,无条件退货退款!并且,我们愿意承担由此给您厂里造成的一切损失!”
林秀在一旁,看着丈夫低声下气地道歉,看着对方毫不留情的指责,脸色苍白,手指紧紧绞在一起。
“损失?不仅仅是损失的问题!是我们的生产计划被打乱,是我们的信誉可能受到影响!”
周厂长痛心疾首,“李卫东,我一直觉得你是个做实事的人,但管理跟不上,质量就是空中楼阁!这次的事情,太让我失望了!”
李卫东好说歹说,并承诺立刻从其他合格批次调货应急,并接受罚款,才勉强平息了周厂长的怒火,保住了合作资格,但永星方面也明确表示,后续订单会削减,并加强检验频次。
回公司的路上,车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这次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近万元,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打击。
李卫东靠在摩托车后座上,闭着眼,疲惫揉着眉心。
他不是心疼钱,而是后怕,如果这批问题药材没有被及时发现,真的流入生产线后果不堪设想。
他意识到,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内部管理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赵二牛忠诚肯干,但管理仓库、协调采收验货,需要的是细致和流程,光靠责任心不够。
林秀聪明好学,但财务和初步的行政管理已经让她疲于应付,更别提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新招的业务员只会拉单,对后端流程一窍不通。
他们公司缺乏一个能系统性管理内部运营、建立标准流程的专业人才。
“秀秀。”
李卫东睁开眼,声音有些沙哑,“我们的管理出大问题了。光靠我们几个,不行了。”
林秀担忧地看着他:“那怎么办?再招人?可招来的人,能信得过吗?能立刻上手吗?”
李卫东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投向车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脑海中却飞快地闪过一个身影,永星制药厂采购科的副科长,周伟国。
上次去永星处理天河公司那件事后的后续合作细节时,他与这位周科长打过几次交道。
此人约莫三十五、六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说话条理清晰,做事极为严谨规范。
李卫东曾无意中听永星的人闲聊提起,周伟国是大学毕业生,专业就是企业管理。
在永星干了十几年,从基层做起,对采购、仓储、质量管控、生产协调等流程极为熟稔,是厂里的业务骨干。
但据说因为性格耿直,不懂也不屑于溜须拍马,一直被打压,屈居副职,抱负难以施展,过得并不如意。
很快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李卫东心中升起。
要是能把周伟国给挖过来的话,那他们公司在管理上的问题就能够完美的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