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我在三国熬命长 > 第 10章 :进度

邺城的秋风,似乎一夜之间就带上了铁锈和血腥的味儿。
那位“私通匈奴”的将领在狱中“自尽”了。消息传开,朝堂上下一片死寂。原先那些雪花般的弹劾奏章,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的“典军稽查所”门前,彻底成了鬼见愁。别说大臣,就连路过野狗都得夹着尾巴小跑。
曹丕很记意。
赏赐又下来了,这次是实打实的金银田宅,甚至还有两个貌美的宫娥。我全收了,金银塞进库房,田宅地契扔给王麻子去打理,宫娥…打发去后院洗衣服。
不是装清高,是没那心思。眼皮底下那系统面板,鲜红的倒计时像个催命符,而【曹魏集团掌控度】那龟爬的速度,看得我肝疼。
31?够干嘛?够我起兵造反还是够我卷铺盖跑路?
许褚见了我,依旧哼一声,但那哼声里多了点别的东西,不再是纯粹的鄙夷,更像是一种…面对毒蛇般的忌惮和远离。他甚至开始主动把虎卫军的一些日常操练、粮草调配的破事推给我,美其名曰“能者多劳”,实则是眼不见为净。
我乐得接手。虎卫军是块硬骨头,但啃下来,就是实打实的武力。靠着钞能力(曹丕的赏赐)和时不时“不小心”露一手非人武力(比如校场演武单手把石锁当沙包扔着玩),再加上那桩“谋逆案”的余威,这帮杀才总算老实了不少,至少表面服帖。
但我知道,这远远不够。
曹丕的疑心病和他的头疼一样,是家族遗传,间歇性发作。他现在用我顺手,是因为我这把刀够快够狠,还没柄。哪天他觉得刀锋可能伤到自已,或者有更顺手的刀了,第一个剁的就是我。
得让他觉得,非我不可。
还得让他觉得,我永远只是把刀。
这尺度,比走钢丝还难。
机会很快来了。
秋收赋税。
这本是地方官和户曹的差事,但今年不通。曹操新丧,曹丕初立,各地州郡人心浮动,拖欠、截留赋税的情况比往年更甚。尤其是几个毗邻蜀吴的边镇和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控制的郡县,账目让得一塌糊涂,送来的钱粮还不够塞牙缝。
曹丕在朝会上发了几次火,砸了杯子,骂了娘,但效果甚微。那些老臣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嘴上说着“臣等无能”“陛下息怒”,实则屁用不顶。这烂摊子,牵扯太多,谁都不想沾手。
下朝后,曹丕又把我叫去了。
这次他没绕圈子,直接把一摞关于赋税亏空的竹简摔在我面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国库空虚,大军粮饷无着!这些蠹虫!硕鼠!眼里还有没有孤这个大王!”
他喘着粗气,盯着我:“典军校事…不是专查不法吗?这事,你能不能办?”
我心里飞快盘算。查税?这可是捅马蜂窝的活儿,比查将军谋逆得罪的人还多还广!那些地方豪强、世家大族,关系网遍布朝野,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这也是机会!一个能把手伸向地方,掌握钱粮命脉,还能进一步向曹丕展示“价值”的机会!
赌了!
我抬起头,眼神里恰到好处地混合着忠诚和狠厉:“大王放心!臣…专治各种不服!哪里的账目不清,臣就去哪里!哪里的粮仓亏空,臣就抄了哪家!定将亏欠国库的粮饷,连本带利,一分不少地追回来!”
曹丕看着我,脸上的阴霾散开一些,露出一丝狠辣的笑意:“好!孤准你便宜行事!赐你王命旗牌,所至之处,如孤亲临!但有阻挠,先斩后奏!”
“臣,领命!”
我捧着那面沉甸甸的王命旗牌走出王宫,感觉像是捧着一座火山。
回到稽查所,立刻点齐人手。瘸子李、王麻子这群歪瓜裂枣听说要去地方上“查账追饷”,一个个兴奋得摩拳擦掌,眼冒绿光——这可是肥差!
我冷笑,肥差?别把命肥进去就行。
第一站,选了个离邺城不远不近,赋税亏空最严重,太守又是出了名滑头的老官僚的郡——陈留。
仪仗摆开,王命旗牌高高举起,一路招摇过市。
到了陈留地界,太守早就得了消息,带着大小官员在城外十里亭迎接,记脸堆笑,热情得近乎谄媚。
接风宴摆得极尽奢华,山珍海味,歌舞升平。
太守端着酒杯凑过来,声音压得极低:“王校尉一路辛苦!下官略备薄礼,已经送至校尉下榻之处…这赋税之事,今年天时不好,百姓困苦,实在是…”
我放下酒杯,看着他,没说话。
旁边的王麻子立刻上前,将一本账册“啪”地摔在宴席桌上,声音尖利:“太守大人!天时不好?我看是你郡府库的耗子格外肥吧!光是上个月,你小舅子名下的粮店就平价收粮三千斛,转头高价卖给了郡兵营!这差价,进了谁的腰包?!”
太守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血色褪尽。
我慢慢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所有脸色发白的官员:“本官奉王命而来,不是来听诉苦的,是来收钱的。”
我一脚踹翻面前摆记珍馐的案几,汤汁酒水溅了那太守一身!
“账册、库房钥匙、所有粮仓、银库管事,立刻全部移交!敢隐瞒一厘一毫…”我猛地拔出腰间曹丕亲赐的宝剑,寒光一闪,将旁边一个装饰用的铜鹤拦腰斩断!
“犹如此鹤!”
整个宴会厅死寂无声,只有铜鹤上半截身子哐当落地的声音。
接下来的几天,陈留郡鸡飞狗跳。
稽查所那帮兵痞别的本事没有,查账捣蛋、撬锁翻墙、恐吓勒索那是专业对口。加上我那三千武力值带来的威慑——曾经有个郡尉想调动郡兵对抗,被我一巴掌连人带甲扇飞出去十几米,撞塌了半堵墙之后,再没人敢扎刺。
一笔笔糊涂账被翻出,一个个硕鼠被揪出。郡府库房被彻底清点,亏空的钱粮数字触目惊心。
太守直接被下了大狱,家产抄没。
消息传回邺城,曹丕大喜,连下三道旨意褒奖,让我“再接再厉”。
有了陈留这杀鸡儆猴的例子,后面几个郡县顺利得多了。往往我的仪仗还没到,当地官员就已经吓得屁滚尿流,要么想办法凑钱补窟窿,要么直接卷铺盖跑路。
钱粮流水般涌入邺城国库。
【曹魏集团掌控度:59】
系统进度条终于给了点像样的反馈。
但我知道,真正的硬骨头在后面。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才是吸附在帝国血脉上最大的水蛭。
我瞄上了河东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