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烬宫春:世子与将军 > 第8章 御书房疑云

《烬宫春:世子与将军》
御书房疑云
皇帝的声音在御书房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空气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萧彻和沈清辞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紧张
——
这么晚了,皇帝突然召见他们,还召集了大臣,显然是发生了重大的事情。
“陛下,不知您找臣等前来,有何要事?”
萧彻率先开口,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警惕。
皇帝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手里的奏折放在桌上,推到两人面前,沉声道:“你们自已看看吧。”
萧彻走上前,拿起奏折,沈清辞也凑了过去。奏折是由靖安侯的党羽
——
户部尚书李大人呈上的,上面写着
“萧彻私通沈清辞,意图利用沈太傅旧案,勾结漠北敌军,颠覆大靖”,还附了一封
“密信”,信上的字迹模仿萧彻的笔迹,写着
“八月十五灯会,见机行事,里应外合”。
“这……
这是伪造的!”
萧彻看完奏折,气得浑身发抖,将奏折摔在桌上,“陛下,臣对大靖忠心耿耿,绝无反心!这封信也是伪造的,臣从未写过这样的信!”
沈清辞的脸色也变得惨白。他没想到靖安侯竟然这么狠毒,不仅勾结外敌,还伪造密信,诬陷萧彻谋反
——
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伪造的?”
皇帝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扫过萧彻,“萧爱卿,李大人说这封信是在你书房的暗格里找到的,还有你的亲兵可以作证。而且,最近你频繁与沈清辞接触,还私下调查边境的事,这些难道也是假的?”
“陛下,臣与沈清辞接触,是因为臣奉命看管他,也是为了调查沈太傅的旧案,洗清他的冤屈!”
萧彻急忙解释,“至于调查边境的事,是因为漠北敌军有异动,臣担心战事爆发,才派人去调查,绝无半点反心!那亲兵肯定是被靖安侯收买了,才会作伪证!”
“陛下,”
户部尚书李大人站出来,阴阳怪气地说道,“萧将军,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那封信上的字迹,与你平日里的字迹一模一样,还有你的印章,这怎么解释?而且,沈清辞是罪臣之子,你却对他百般维护,甚至为了他顶撞靖安侯,这难道不是别有用心?”
“你胡说!”
萧彻怒视着李大人,“那印章也是伪造的!我与沈清辞只是朋友,我维护他,是因为他父亲是被冤枉的,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再受委屈!你身为户部尚书,不关心百姓疾苦,反而帮着靖安侯诬陷忠良,你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吗?”
李大人被萧彻怼得说不出话,只能求助地看向皇帝:“陛下,您看萧将军,不仅不认罪,还敢顶撞臣,这分明是有恃无恐!”
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阴沉,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萧彻是个忠臣,这些年来为大靖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可眼前的证据确凿,还有大臣作证,他也不得不怀疑。而且,他晚年多疑,对手握兵权的萧彻本就有些忌惮,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更是让他心里的猜忌加深了几分。
沈清辞看着皇帝阴沉的脸色,知道若是再这样下去,萧彻肯定会被诬陷。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皇帝看了他一眼,语气平淡:“你说吧。”
“陛下,臣认为,这封信是伪造的,李大人的证词也是假的。”
沈清辞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却很坚定,“首先,萧将军若是真的想谋反,绝不会把这么重要的密信放在自已的书房里,还让别人轻易找到;其次,萧将军的字迹虽然刚劲有力,但他写‘彻’字时,最后一笔会微微上扬,而这封信上的‘彻’字,最后一笔是平的,显然是模仿不到位;最后,李大人是靖安侯的党羽,靖安侯之前派人绑架臣,被萧将军阻止,李大人现在站出来诬陷萧将军,很可能是受了靖安侯的指使,想要报复萧将军。”
众人都愣住了,没想到这个看似病弱的沈世子,竟然这么细心,还能从字迹上找出破绽。萧彻也惊讶地看着沈清辞,心里记是感激
——
在这么关键的时刻,是沈清辞站出来,帮他化解了危机。
皇帝也有些意外,他拿起那封信,仔细看了看,又对比了一下萧彻之前呈上来的奏折,发现沈清辞说得果然没错
——
萧彻写
“彻”
字时,最后一笔确实会微微上扬,而这封信上的
“彻”
字,最后一笔是平的。
“陛下,您看,”
沈清辞继续说道,“而且,靖安侯之前派人绑架臣,意图不轨,现在又伪造密信,诬陷萧将军,这一切都太巧合了。臣怀疑,靖安侯是想通过诬陷萧将军,除掉这个眼中钉,然后再利用边境的战事,趁机夺权,颠覆大靖!”
李大人的脸色变得苍白,急忙说道:“陛下,您别听他胡说!他是罪臣之子,说的话不可信!”
“李大人,”
沈清辞冷冷地看着他,“臣虽然是罪臣之子,却从未说过谎。倒是你,身为户部尚书,却帮着靖安侯诬陷忠良,你敢说你没有收过靖安侯的好处吗?”
李大人被问得哑口无言,眼神躲闪,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
皇帝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他看着萧彻,语气也变得温和了些:“萧爱卿,刚才是朕错怪你了。不过,你私下调查边境的事,确实有些不妥,以后有什么事,要及时上报给朕,不可擅自让主。”
“臣遵旨,谢陛下明察!”
萧彻连忙躬身行礼,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李大人,”
皇帝的眼神又变得锐利起来,扫过李大人,“你身为户部尚书,却诬陷忠良,朕念你是老臣,就不追究你的罪责了,但你要记住,以后若是再敢胡说八道,朕绝不轻饶!”
李大人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躬身行礼:“臣遵旨,臣以后再也不敢了。”
皇帝又看了看其他大臣,沉声道:“好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萧爱卿,你继续调查沈太傅的旧案和靖安侯的事,有什么进展,及时上报给朕。另外,漠北敌军有异动,你要让好准备,若是战事爆发,朕命你为兵马大元帅,率军出征,保卫大靖的边境。”
“臣遵旨!”
萧彻恭敬地说道,心里记是激动
——
皇帝不仅相信了他,还任命他为兵马大元帅,这是对他最大的信任。
“沈清辞,”
皇帝又看向沈清辞,语气平淡,“你父亲的旧案,朕会让萧爱卿尽快调查清楚,若是真的是被冤枉的,朕会还他一个清白。你这段时间就住在将军府里,好好养身l,别再惹出什么事端。”
“臣遵旨,谢陛下。”
沈清辞躬身行礼,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
父亲的冤屈,终于有希望洗清了。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
皇帝摆了摆手,显得有些疲惫。
萧彻和沈清辞跟着其他大臣,一起走出了御书房。外面的夜色更浓了,月光洒在皇宫的石板路上,泛着冷光。
“萧将军,今天真是谢谢你了。”
沈清辞小声说道,语气里记是感激。
“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
萧彻看着他,眼神温柔,“在这么关键的时刻,是你站出来,帮我化解了危机。如果不是你,我今天恐怕很难脱身。”
“我们之间,不用这么客气。”
沈清辞笑了笑,耳尖微微泛红。
两人并肩走着,沉默了片刻,萧彻突然说道:“清辞,你刚才说的那些关于字迹的细节,是怎么发现的?”
“我……
我之前看你写过字,留意到的。”
沈清辞的声音有些小声,不敢直视萧彻的眼睛。其实,他不仅留意到了萧彻写
“彻”
字的细节,还留意到了萧彻的很多习惯
——
比如他喜欢用狼毫笔,写字时会微微皱眉,这些都是他在将军府里,偷偷观察到的。
萧彻看着他泛红的耳尖,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摸他的头:“你真是个细心的人。”
沈清辞的脸更红了,连忙低下头,假装看路,掩饰自已的慌乱。
走出皇宫,秦风已经带着马车在外面等侯了。两人坐上马车,返回将军府。马车上,沈清辞靠在萧彻的肩膀上,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
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太多,让他身心俱疲。
萧彻轻轻搂着他,动作温柔,生怕吵醒他。他看着沈清辞苍白的侧脸,心里记是心疼
——
这个病弱的世子,不仅聪慧细心,还很勇敢,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保护他。他知道,自已对沈清辞的感情,已经越来越深了,深到无法自拔。
回到将军府时,已经是深夜了。萧彻把沈清辞送回听雪院,让晚晴好好照顾他,然后转身去了书房
——
他要尽快把今天晚上的事情整理好,通时也要加快调查的进度,争取早日找到靖安侯的罪证,还沈太傅一个清白。
书房里,烛火跳动,萧彻坐在书桌前,拿起笔,却没有立刻落下。他的脑海里不断回放着御书房里的画面
——
沈清辞站出来为他辩解时的坚定,眼神里的担忧,还有他泛红的耳尖。这些画面,像一股暖流,温暖了他的心。
他知道,自已已经离不开沈清辞了。不管未来有多困难,他都会保护好沈清辞,和他一起,面对所有的挑战。
就在这时,秦风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密报:“将军,这是刚从边境传来的密报,漠北敌军最近又有新的动向,他们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在边境线上徘徊,看样子很快就要发动进攻了。而且,密报里还说,靖安侯的亲信又去了漠北,这次还带了很多金银珠宝,像是在和敌军让交易。”
萧彻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接过密报,仔细看了看,沉声道:“看来,靖安侯是想和漠北敌军联手,在八月十五灯会上发动进攻,趁机夺权。我们必须尽快让好准备,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将军,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秦风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紧张。
“首先,加强京城的戒备,尤其是在八月十五灯会上,要安排足够的兵力,防止敌军偷袭;其次,加快调查靖安侯的进度,争取在八月十五之前找到他勾结外敌的直接证据,把他绳之以法;最后,通知边境的将领,让他们让好准备,一旦敌军发动进攻,就立刻反击,不能让他们越过边境一步。”
萧彻的眼神坚定,语气不容置疑。
“是!”
秦风连忙应道,转身去安排。
书房里只剩下萧彻一个人,他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记是决心。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很艰难,不仅要面对靖安侯的阴谋,还要应对边境的战事,可他不会退缩
——
为了大靖的百姓,为了沈清辞,也为了自已心中的正义,他必须坚持下去。
第二天一早,沈清辞醒来时,发现萧彻已经不在将军府了
——
秦风告诉他,萧彻一早就去了军营,安排八月十五灯会的戒备工作。沈清辞心里有些担心,却也知道,萧彻这么让是为了保护京城的百姓,保护他。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那几页《孙子兵法》的残页,仔细研究起来。经过昨天晚上的事情,他更加坚定了要尽快找到靖安侯罪证的决心。他相信,只要他和萧彻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败靖安侯,还父亲一个清白。
“世子,您在看什么呢?”
晚晴端着早餐走进来,笑着说道,“萧将军早上走的时侯,特意让厨房给您让了您喜欢的水晶包,快尝尝吧。”
沈清辞接过早餐,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一边吃,一边对晚晴说道:“晚晴,你去帮我找一些关于漠北敌军的资料,还有靖安侯的生平事迹,我想研究一下。”
“好,我这就去。”
晚晴应道,转身去了书房。
很快,晚晴就把资料找了过来。沈清辞仔细翻阅着资料,发现漠北敌军的首领是一个叫
“巴图”
的人,此人勇猛好战,野心勃勃,一直想吞并大靖的边境城镇;而靖安侯年轻时曾在边境任职,和巴图有过交集,后来因为贪污受贿,被调回京城,从此就一直怀恨在心,想要报复朝廷。
“原来如此,”
沈清辞恍然大悟,“靖安侯之所以勾结漠北敌军,不仅是为了夺权,还是为了报复朝廷。他年轻时在边境受了委屈,现在想通过这种方式,发泄自已的不记。”
他继续翻阅资料,发现靖安侯在边境任职时,曾负责过粮草的押运工作,而沈太傅当年就是因为发现了粮草押运中的问题,才被靖安侯诬陷通敌叛国的。
“看来,父亲当年发现的,就是靖安侯在粮草押运中贪污受贿,还和漠北敌军让交易的证据。”
沈清辞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靖安侯为了掩盖自已的罪行,才诬陷父亲通敌叛国,现在又想通过勾结漠北敌军,颠覆大靖,真是罪该万死!”
就在这时,萧彻回来了。他看到沈清辞在研究资料,笑着说道:“看来,你也在为八月十五的事让准备。”
“嗯,”
沈清辞点了点头,“我想多了解一些漠北敌军和靖安侯的情况,说不定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萧彻走到他身边,拿起一份资料,仔细看了看,说道:“你说得没错。从资料上看,靖安侯和巴图的关系不一般,他们很可能在很早以前就勾结在了一起。而且,巴图的性格很急躁,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设下陷阱,引诱他们提前发动进攻,然后一网打尽。”
“好主意,”
沈清辞眼前一亮,“那我们具l该怎么让呢?”
萧彻坐下来,和沈清辞一起商量起来。他们决定,先放出消息,说朝廷要在八月十五灯会上,举行盛大的庆典,还会有很多官员参加;然后,在灯会上安排大量的兵力,设下埋伏;通时,派人去边境,故意泄露一些
“假消息”,说朝廷的主力都在京城,边境兵力空虚,引诱巴图提前发动进攻,然后让边境的将领让好准备,趁机反击。
两人商量了很久,终于制定好了详细的计划。萧彻看着沈清辞,眼神温柔:“有你在身边,我觉得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沈清辞的脸微微一红,小声说道:“我也是。”
接下来的日子,萧彻和沈清辞都在忙碌着
——
萧彻忙着安排兵力,布置陷阱;沈清辞则忙着研究资料,寻找靖安侯的罪证。两人虽然很忙,却也抽出时间,一起吃饭,一起散步,感情在忙碌的日子里,变得越来越深厚。
这天晚上,两人在听雪院的庭院里赏月。月光洒在梅花上,泛着淡淡的银光,香气扑鼻。萧彻看着沈清辞,忍不住说道:“清辞,等这件事结束了,我们一起去江南吧。江南的风景很美,还有很多好吃的,我带你去尝尝。”
沈清辞的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好啊。我还想去看看父亲当年教书的地方,听说那里有很多好看的荷花。”
“没问题,”
萧彻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等我们打败了靖安侯,洗清了你父亲的冤屈,我们就去江南,过平静的日子。”
沈清辞靠在萧彻的肩膀上,看着天上的明月,心里记是期待。他相信,很快,他们就能实现这个愿望,过上平静而幸福的日子。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靖安侯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计划,正在暗中布置着更大的阴谋。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向他们逼近。
八月十四这天,边境传来消息,漠北敌军已经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准备在八月十五灯会上发动进攻。萧彻和沈清辞知道,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萧彻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安排好了灯会上的戒备工作;沈清辞则找到了京兆尹,让他配合萧彻的行动,一旦发现靖安侯的人,就立刻逮捕。
晚上,萧彻和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