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小院。
这几天的气氛,既压抑又透着一股小心翼翼的暖意。
自从沈砺峰在总参办公室里那番惊天动地的宣告之后,大院里的风言风语虽然没有立刻停止。
但明面上,再没人敢当着沈家人的面指指点点。
周婉琴心疼宋秋锦,变着法儿地给她做好吃的,每天炖的汤就没断过。
她不说那些烦心事,只是一个劲儿地往宋秋锦碗里夹菜,嘴里念叨着:“秋锦啊,多吃点,看你都瘦了。养好身体,才有力气跟那些坏人坏事斗。”
沈振国话不多,但他会默默地把当天的报纸放在宋秋锦的书桌上,上面圈出了几篇关于国家政策新动向的文章。
这是一种无声的支持,告诉她,不要被眼前的困境困住,眼光要放长远。
宋秋锦心里都明白。她把这些温暖一一收好,化作自己对抗外界风雨的力量。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饭,几乎不出房门。
沈砺峰给她的那个小房间,成了她的避风港,也是她的战场。
那份她亲手翻译的报告底稿,已经被她翻得起了毛边。
她不仅要记住里面的每一个字,更要吃透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推演出报告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
她知道,这可能是她唯一的机会,她必须抓住。
沈砺峰这几天也异常沉默。他每天照常去部队,但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早。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回来就进书房或者去院子里练拳,而是经常一言不发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目光时不时地,会投向宋秋锦紧闭的房门。
他心里那股火,还在烧。
那天在办公室里,看到宋秋锦那副孤立无援,却依然挺直脊梁的模样,他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刺了一下,又疼又怒。
他想把所有伤害她的人都揪出来,一个个收拾干净。
但他又知道,这件事牵扯到“成分”问题,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光靠拳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而更让他心烦意乱的,是另一件事。
那天从办公室回来后,他脑子里就总是莫名其妙地闪过一些零碎的画面。
很模糊,抓不住,像隔着一层毛玻璃。
他越是想看清楚,头就越疼,像有根针在里面搅。
这天晚上,宋秋锦终于从房间里出来了。她揉着有些发酸的眼睛,手里拿着一个空了的暖水瓶,准备去厨房倒点热水。
客厅里只开了一盏昏暗的落地灯,沈砺峰就坐在灯下的阴影里,手里夹着一根没点燃的烟,不知道在想什么。
“还没睡?”宋秋锦被他吓了一跳,小声问道。
“嗯。”沈砺峰应了一声,把烟收了起来,站起身。
“我来吧。”
他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暖水瓶,走向厨房。
宋秋锦跟在他身后,看着他高大宽厚的背影,心里流过一丝暖意。
这个男人,虽然话少,却总是在用行动表达着他的关心。
厨房里,水壶“呜呜”地响着。
沈砺峰靠在门框上,看着宋秋锦从橱柜里拿杯子。
她的侧脸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柔和,长长的睫毛垂着,像两把小扇子。
“王主任那边,有消息了吗?”他忽然开口。
“还没。”宋秋锦摇摇头。
“不过我相信王主任,他答应了的事,一定会尽力去办的。”
她的语气很平静,没有焦躁,也没有不安。
沈砺峰看着她,心里那股烦躁感又涌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