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主位上,周副主任终于开口了。
他摘下眼镜,用力拍着桌子,看着宋秋锦,目光里满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激动。
“说得太好了!量化标准,联合评估,制度保障!”
他激动地站起身来,指着宋秋锦,“小宋同志,你的这个‘动态评估机制’,不仅是对报告内容的补充,更是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创新思路!”
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对身边的秘书大声说道:“记下来!把小宋同志刚才说的这几点,原原本本地记下来!”
“这是我们这次研讨会,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这一下,会议室里的气氛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大家对宋秋锦还只是“惊讶”的话,那么现在,就是彻彻底底的“佩服”了。
这个年轻的女同志,不仅专业能力过硬,更有超越她年龄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
接下来的讨论,几乎变成了宋秋锦的个人舞台。
“宋同志,关于报告里提到的离岸金融中心模式,你觉得我们现阶段是否具备可行性?”一位专家急切地问道,身体前倾,眼神专注。
“宋同志,你对特区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另一位领导也紧跟着问道,手里的笔已经准备好记录。
一个个问题,不断地抛向她。
而宋秋锦,对答如流,神态自若。她将自己那几天写下的思考,与报告的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
从宏观的国际经济形势,到微观的企业管理模式,从价格双轨制可能带来的投机风险,到发展服务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宋秋锦侃侃而谈,手势自然流畅,展现出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深度,让在座的所有专家都为之侧目。
她已经完全不是什么“第一解释人”了。她成了这场顶级研讨会,最耀眼的核心。
会议结束时,周副主任亲自从主位上走下来,大步流星地径直走到宋秋锦面前,紧紧握住她的手,用力摇晃着。
“小宋同志,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他的眼睛里闪闪发光,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你不仅仅只是一个翻译,你是一个真正的经济人才!”
他转头,对同样满脸激动的王主任大声说道:“老王啊,你们总参真是藏龙卧虎!这样的人才,我们计委可要跟你们抢了啊!”
这句玩笑话,分量却重如泰山。
周副主任又拍了拍宋秋锦的手,语气变得语重心长,眼神深邃而坚定。
“小宋同志,你放心。你的才华,国家看到了,组织也看到了。”
“任何问题,都只是暂时的。我们绝不会让一个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同志,被那些没有定论的‘历史问题’埋没!”
“你只管做好你的研究,剩下的事情,组织会给你一个公道!”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在会议室里炸响。
所有人都听懂了。
这是周副主任,在用他的身份和地位,为宋秋锦公开站台,为她背书!
宋秋锦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她用力咬着嘴唇,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她赢了。靠着自己的实力,她堂堂正正地,赢得了最高层领导的认可和保护。
她走出会议室的时候,腿还有点软。
不是累的,而是激动。
脑子里嗡嗡地响,全是周副主任最后说的那几句话。
“组织会给你一个公道!”
这句话,比任何承诺都让她觉得心安。
为了这句话,她之前所有的担惊受怕,所有的委屈,都值了。
王主任跟在她身边,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一边走一边激动地搓着手,嘴里一个劲儿地念叨:“好样的,秋锦,你今天真是给我们总参,给我老王长脸了!太长脸了!”
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不停地拍着宋秋锦的胳膊,力道大得让人生疼。
宋秋锦被他拍得胳膊都疼了,却也跟着笑,眼角还带着刚才激动留下的泪痕。
她知道,王主任是真心为她高兴。
这份知遇之恩,她一辈子都不会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