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露锋芒:光明顶前夜的布局
武当山的晨雾总带着几分仙气,尤其是卯时刚过,薄雾缠绕着青灰色的殿宇飞檐,连空气里都飘着松针与草药混合的清香。宋青书提着剑从后山练剑归来时,裤脚还沾着露水,刚转过三清殿的转角,就见师弟清风急匆匆跑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信纸,脸上满是兴奋与紧张。
师兄!师兄!山下传来消息,六大门派要去西域围攻明教的光明顶了!
清风跑得气喘吁吁,把信纸递过来时,指尖还在微微发抖,听说这次少林、峨眉、崆峒都要去,连师父们都在前厅议事呢!
宋青书接过信纸,指尖触到粗糙的麻纸,心里却没有半分原身该有的躁动。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已近三年,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如今早已适应
武当三代大师兄
的身份。他清楚记得原著里光明顶之战的结局
——
六大门派损兵折将,明教差点覆灭,最后却让张无忌捡了便宜,而真正的渔翁,却是坐镇大都的汝阳王府。
知道了,
宋青书把信纸叠好,塞进腰间的荷包,语气平静得让清风有些意外,我先去见二师叔,你把这消息告知其他师弟,让大家继续按课表练功,不许私自议论。
清风愣了愣,平时师兄虽沉稳,可遇到这种江湖大事,也会多问几句,今日怎么这般冷淡但他不敢多问,只点头应了声
是,转身跑开了。
宋青书沿着石阶往俞莲舟的居所走,脑子里已开始梳理思路。他记得俞莲舟性子刚直,却最看重大局,若是直接说
六大门派会吃亏,恐怕会被当成小辈胡言乱语;但若从
抗元
的角度切入,再结合武当的实际利益,或许能说动这位二师叔。
俞莲舟的居所就在藏经阁旁,是间朴素的木屋,门口挂着两串晒干的草药,屋内传来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宋青书轻轻敲门,里面传来一声低沉的
进。
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木桌,两把椅子,墙上挂着一柄长剑,桌上摊着一本《武当心法注解》。俞莲舟坐在桌后,穿着一身青布道袍,鬓角已有些花白,见宋青书进来,放下手中的毛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山下的消息你该知道了
是,弟子刚听说。
宋青书坐下,从荷包里取出那张信纸,二师叔,弟子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俞莲舟挑眉,示意他继续。
弟子以为,此次光明顶之行,武当不宜全力出击。
宋青书顿了顿,组织着语言,其一,明教虽与正派有过节,但近年来在北方多次抗击元兵,去年还在雁门关击退过一支元军精锐。若明教覆灭,北方再无势力能牵制元兵,他们很可能会集中兵力南下,到时候武当山虽地处险峻,也难独善其身。
俞莲舟端起茶杯的手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他倒是没料到,这个师侄竟会关注明教抗元的事。
其二,六大门派看似同心,实则各怀心思。少林想维持武林盟主的地位,峨眉对明教恨之入骨,崆峒派还记着当年明教夺宝之仇。真到了光明顶,一旦遇到挫折,恐怕会互相推诿,甚至背后拆台。我们若全力出击,万一被其他门派拖累,岂非得不偿失
其三,
宋青书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字条,递到俞莲舟面前,弟子前几日下山采购物资,听说大都的汝阳王府最近调动频繁,还招募了不少江湖邪派人士。他们若趁我们主力外出,偷袭武当山,后果不堪设想。
俞莲舟展开字条,上面不仅写着宋青书刚才说的三点,还画着简单的地图,标注了汝阳王府可能出兵的路线,以及武当山需要加强防守的关口。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完全不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考虑到的。
你这些想法,是何时琢磨的
俞莲舟放下字条,语气里少了几分严厉,多了几分温和。
弟子这些日子跟着二师叔处理门派产业,时常听山下的商户说起元兵的动向,也读了些前朝的兵书,才慢慢琢磨出这些。
宋青书没有隐瞒,也没有夸大,弟子知道,这些想法或许有些稚嫩,但实在担心门派安危,才斗胆向二师叔进言。
俞莲舟沉默了片刻,突然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云海:你说得有道理。我刚才在厅里,也觉得少林此次行事太过仓促,只是没你想得这么周全。你且等着,我去前厅找你师父和掌门师兄商议。
宋青书站起身,躬身行礼:弟子遵命。
半个时辰后,前厅传来消息,武当最终决定:由宋远桥带领张松溪、殷梨亭两位师叔,再加上三名弟子随行,俞莲舟留守武当,主持防务;而宋青书则以
联络沿途正派、探查元兵动向
为由,提前出发,暗中前往光明顶,若情况危急,便设法传递消息,但若事态可控,便不直接参与六大门派与明教的争斗。
出发前一夜,宋青书去了武当山的库房。库房由两位年迈的道长看管,里面存放着武当历代弟子使用过的兵器和典籍。宋青书说明来意后,老道长领着他走到库房深处,指着角落里一个落满灰尘的木箱:这里面是当年清虚道长用过的兵器,他老人家擅长软剑,可惜后来软剑在一次抗元中遗失,只剩下这柄备用的。
宋青书打开木箱,里面铺着暗红色的绒布,一柄约莫三尺长的软剑静静躺在上面。剑身呈银白色,靠近剑柄处刻着
流云
二字,剑身柔韧,轻轻一弯就能贴在手臂上。他拿起软剑,试着挥舞了几下,剑身划过空气,只发出轻微的
咻咻
声,果然适合速战速决和暗中行动。
多谢道长。
宋青书把软剑系在腰间,外面罩着长袍,丝毫看不出来。
离开库房后,他又去了自己的住处,取出一个小巧的瓷瓶,里面装着他自己研制的伤药。这伤药是他根据武当秘制金疮药改良的,加入了几种罕见的草药,不仅止血快,还能防止伤口感染。他还特意嘱咐山下的铁匠,打造了十余个小巧的信号弹,外壳是铜制的,里面装着易燃的硫磺和硝石,只要点燃引线,就能发出红色的火光,在夜里能传出去十几里。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宋青书就背着行囊,牵着一匹枣红色的马,在山门口与宋远桥告别。
青书,路上务必小心,若遇到危险,不要逞强,先保全自己。
宋远桥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担忧,联络沿途正派时,要记住武当的规矩,不卑不亢,不要轻易许诺,也不要得罪人。
师父放心,弟子记住了。
宋青书躬身行礼,师父和师叔们在光明顶也要多加小心,若遇到汝阳王府的人,一定要及时撤退。
宋远桥愣了愣,随即点了点头:好,师父知道了。你快出发吧,路上注意安全。
宋青书翻身上马,缰绳一拉,枣红马踏着晨雾,缓缓走下武当山。他回头望了一眼山顶的三清殿,心里默默念道:这一次,我不会让武当重蹈原著的覆辙,也不会让自己活成悲剧。
第二章
暗助光明顶:不抢功的破局者
从武当山到光明顶,路途遥远,宋青书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半个多月后才抵达光明顶附近的昆仑山区。此时的昆仑山区,早已没了往日的宁静,随处可见背着兵器的江湖人士,有六大门派的弟子,也有明教的探子,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宋青书没有贸然靠近光明顶,而是先在山下的一个小镇住了下来。小镇不大,只有一条主街,街上挤满了人,茶馆里、客栈里,到处都是议论光明顶之战的声音。
听说了吗少林的空智大师昨天已经到了光明顶下,今天一早就带着弟子攻上去了!
峨眉的灭绝师太也来了,还带着她的得意弟子周芷若,听说周芷若的峨眉剑法已经练得有模有样了!
明教也不是好惹的,杨逍、韦一笑、五散人都在光明顶上,还有那个金毛狮王谢逊,虽然眼瞎了,但武功还是很厉害!
data-fanqie-type=pay_tag>
宋青书坐在茶馆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众人的议论,心里大致摸清了战局的进展。他知道,按照原著的剧情,现在六大门派已经攻到了光明顶的半山腰,明教的高手死伤惨重,张无忌应该已经从密道里出来,正在疗伤。
老板,结账。
宋青书放下茶杯,付了茶钱,起身离开茶馆。他没有直接去光明顶正面,而是绕到后山。他记得原著里,成昆就是从后山的密道潜入光明顶,想趁机偷袭明教的密室,毁掉阳顶天的遗物,彻底瓦解明教的士气。
后山的山路崎岖,长满了荆棘,宋青书用软剑劈开挡路的荆棘,小心翼翼地往前摸索。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面出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洞口被藤蔓覆盖,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宋青书刚靠近山洞,就听到里面传来脚步声。他立刻躲到一棵大树后面,屏住呼吸,透过藤蔓的缝隙往里看。只见一个穿着灰布长袍的老者,手里拿着一根铁杖,正弯腰走进山洞。那老者的背影有些佝偻,但脚步沉稳,身上散发出一股阴鸷的气息
——
正是成昆!
宋青书心里一紧,握紧了腰间的软剑。他知道成昆的武功极高,尤其是
混元霹雳手,威力无穷,自己绝非对手。但他更清楚,若让成昆进入密室,毁掉阳顶天的遗物,明教弟子必定会军心大乱,到时候六大门派趁机猛攻,光明顶之战只会更加惨烈。
阁下鬼鬼祟祟,莫非是想趁火打劫
宋青书深吸一口气,从树后走出来,拔出软剑,剑尖指向成昆。
成昆没想到会有人在这里拦住自己,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武当弟子倒是没想到,武当也会派人来管明教的闲事。
我不管明教的闲事,只管有人在背后搞阴谋诡计。
宋青书握紧软剑,脚步微微移动,摆出太极剑的起手式,阁下若识相,就立刻离开,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成昆冷笑一声,举起铁杖:毛头小子,也敢在老夫面前放肆!今天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
铁杖带着呼啸的风声,朝宋青书当头砸来。宋青书不敢硬接,侧身避开,软剑如银蛇般探出,缠向成昆的手腕。成昆没想到这年轻人的剑法如此灵动,急忙收回铁杖,挡住软剑。叮
的一声脆响,软剑与铁杖相撞,宋青书只觉得手臂发麻,踉跄着后退了两步。
太极剑可惜你火候不够。
成昆步步紧逼,铁杖舞得虎虎生风,招招都指向宋青书的要害。宋青书只能勉强招架,他知道自己打不过成昆,只能尽量拖延时间
——
他记得张无忌应该很快就会来这里。
就在宋青书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住手!
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奔了过来,正是刚刚疗伤完毕的张无忌。他看到成昆,眼神里满是怒火,成昆!你害死我父母,又挑拨六大派与明教的关系,今日我定要为武林除害!
张无忌话音未落,就拔出腰间的匕首,朝成昆冲了过去。成昆见张无忌来了,心里有些忌惮,他知道张无忌学会了九阳神功,武功早已今非昔比。既然你来了,那老夫就先收拾你!
成昆放弃宋青书,转身与张无忌缠斗起来。
宋青书趁机退到一旁,收起软剑,揉了揉发麻的手臂。他看着张无忌与成昆打斗,心里没有丝毫羡慕,反而松了一口气
——
张无忌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半个时辰后,成昆渐渐体力不支,被张无忌一掌击中胸口,口吐鲜血,狼狈地逃走了。张无忌追到洞口,见成昆已经跑远,才转身回来,对着宋青书拱手:宋兄,多谢援手!若不是你及时阻拦,成昆恐怕已经闯进密室了。
我只是路过,见此人行径卑劣,才出手阻拦。
宋青书摆了摆手,从怀中取出那个装着伤药的瓷瓶,递了过去,张兄,你刚才打斗时受了伤,这是武当秘制的金疮药,你先敷上吧。
张无忌接过瓷瓶,感激地说:多谢宋兄!这份恩情,我记在心里了。
宋青书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张无忌接下来会去化解六大门派与明教的恩怨,这是他的宿命,自己不必掺和。张兄,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宋青书躬身行礼,转身离开。
张无忌看着宋青书的背影,心里有些疑惑
——
这位武当弟子,不仅武功不错,心性也这般沉稳,与传闻中那个争强好胜的宋青书,似乎有些不一样。
宋青书离开山洞后,并没有立刻下山,而是绕到光明顶的山腰。他记得原著里,崆峒派的几名弟子被明教弟子围困在山腰的一个山洞里,断水断粮,最后虽然被救了出来,但也死伤惨重。
他沿着山腰慢慢摸索,果然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听到了微弱的呼救声。他靠近山洞,看到洞口有两名明教弟子把守,手里拿着钢刀,正警惕地望着四周。
宋青书没有贸然出手,而是从行囊里取出一个小巧的布包,里面装着他自制的迷烟。他悄悄绕到两名明教弟子的身后,将迷烟点燃,轻轻吹向他们。迷烟带着淡淡的清香,两名明教弟子闻到后,很快就倒了下去。
宋青书走进山洞,里面挤满了崆峒派的弟子,大约有十几人,个个面黄肌瘦,身上还带着伤。看到宋青书进来,他们都警惕地站了起来,手里握紧了兵器。
诸位不必紧张,我是武当弟子宋青书,是来帮你们的。
宋青书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恶意,我这里有食物和水,还有伤药,你们先拿去用。
崆峒派的弟子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年长的弟子走了出来,拱手行礼:多谢宋少侠援手。只是,你为何要帮我们
眼下六大门派与明教争斗,最开心的是汝阳王府的人。
宋青书把背上的行囊取下来,打开,里面装着馒头和水袋,我们都是汉人,若自相残杀,只会让元兵有机可乘。等你们恢复体力,就尽快下山吧,光明顶的事,自有长辈们定夺。
那名年长的弟子沉默了片刻,接过宋青书递过来的馒头和水袋:宋少侠说得有道理。这份恩情,我崆峒派记下了。
宋青书看着崆峒派的弟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馒头,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又留下了一些伤药,嘱咐他们好好疗伤,然后才悄悄离开。
离开山腰后,宋青书又绕到光明顶的山下,果然看到了汝阳王府埋伏的暗哨。大约有二十多人,都穿着黑衣,手里拿着弓箭,正躲在树林里,显然是想等六大门派和明教两败俱伤后,再趁机偷袭。
宋青书没有硬拼,而是从行囊里取出信号弹,点燃了一枚。红色的火光在夜空中升起,格外醒目。躲在树林里的暗哨们看到信号弹,以为是同伴发出的警报,纷纷站起身,四处张望。
宋青书趁机绕到暗哨的身后,拔出软剑,迅速解决了两个落单的暗哨。其他暗哨听到动静,纷纷围了过来。宋青书利用地形,与他们周旋,软剑在他手中灵活自如,每一次挥舞,都能击中暗哨的要害。
半个时辰后,所有的暗哨都被宋青书解决了。他擦了擦软剑上的血迹,收起剑,转身离开。他知道,经过自己的这番操作,光明顶之战应该会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而武当也不会因为这场大战,陷入被动的局面。
第三章
智救万安寺:另辟蹊径的救援者
光明顶之战结束后,宋青书没有立刻回武当山,而是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在沿途联络正派人士,探查元兵的动向。他先后去了嵩山、华山、衡山等地,与当地的门派弟子交流,不仅传递了武当的善意,也收集到了不少关于汝阳王府的情报。
这日,宋青书抵达临安府,刚住进客栈,就听到楼下传来一阵喧哗。他走到窗边,掀开窗帘一角往下看,只见一群穿着元朝官服的人正围着客栈门口,似乎在搜查什么。客官,您还是别往外看了,
店小二端着茶水走进来,压低声音说道,这些是汝阳王府的人,听说最近在抓江湖人士,尤其是六大门派的弟子。
宋青书心里一紧,连忙问道:你知道他们为什么突然抓人吗
店小二叹了口气: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只听说前几天大都那边出了大事,好像是六大门派的高手都被汝阳王府的郡主给抓了,关在万安寺里。现在他们到处抓人,应该是怕有人去救吧。
宋青书瞳孔一缩,他知道,万安寺之困还是爆发了。按照原著的剧情,张无忌会带着明教弟子去大都救援,但过程并不顺利,不仅让赵敏逃脱,还折损了不少好手。多谢告知。
宋青书递给店小二一块碎银子,你知道最近有没有明教的人在临安府活动吗
店小二接过银子,眼睛一亮:明教的人好像有,前几天我在城西的破庙里看到过几个穿着奇怪的人,听他们说话,好像是明教的。
宋青书谢过店小二,立刻换上一身普通百姓的衣服,带着软剑和伤药,悄悄离开了客栈。他按照店小二的指引,来到城西的破庙。破庙早已荒废,屋顶漏着洞,地上满是灰尘和杂草。宋青书刚走进庙里,就听到里面传来说话声。
……
现在六大门派的高手都被关在万安寺,赵敏那妖女用十香软筋散控制了他们,若不尽快救援,恐怕他们都会有性命之忧。
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的中年男子说道,声音里满是焦急。
杨左使,我们现在人手不足,贸然去大都,恐怕不是赵敏的对手。
另一个声音说道,而且张教主还在蝴蝶谷疗伤,一时半会儿也赶不过来。
宋青书听出来了,说话的正是明教的左使杨逍。他深吸一口气,从柱子后面走出来,拱手行礼:杨左使,晚辈武当宋青书,见过各位。
杨逍和其他明教弟子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武当弟子。你是武当弟子来这里做什么
杨逍警惕地看着宋青书,手按在了腰间的佩剑上。
晚辈听说六大门派的高手被关在万安寺,特来与杨左使商议救援之事。
宋青书语气诚恳,眼下张教主不在,明教和武当若能联手,或许能救出各位前辈。
杨逍皱了皱眉:你凭什么认为我们会和武当联手光明顶之战,你们六大门派可是差点灭了我们明教。
光明顶之战已是过去,眼下最重要的是救出被困的前辈,共同对抗汝阳王府。
宋青书眼神坚定,赵敏抓了六大门派的高手,就是想瓦解江湖正派的力量,若我们自相残杀,只会让她得逞。杨左使,难道你想看着明教和武当都被汝阳王府消灭吗
杨逍沉默了片刻,他知道宋青书说得有道理。你有什么计划
杨逍问道。
我的计划是里应外合。
宋青书从怀中取出一张纸,上面画着万安寺的大致布局,我已经打听清楚,万安寺外围有重兵把守,里面还有赵敏的手下阿大、阿二、阿三坐镇。硬闯肯定不行,我们需要有人潜入寺内,配合外面的人一起行动。
谁去潜入寺内
杨逍问道。
我去。
宋青书毫不犹豫地说道,我是武当弟子,赵敏或许会对我放松警惕。我可以假装投降,趁机进入寺内,给被困的前辈传递消息,再想办法破坏寺内的防御。
杨逍有些惊讶地看着宋青书:你不怕死吗赵敏那妖女心狠手辣,若是发现你的身份,你必死无疑。
为了救出各位前辈,为了对抗元兵,晚辈不怕。
宋青书语气平静,而且我有把握,赵敏不会轻易杀我。她想利用六大门派的高手,自然也想拉拢武当。我假装投降,她或许会相信。
杨逍沉思了片刻,点了点头:好,就按你的计划行事。我会带领明教弟子,在万安寺外围接应你。你若有需要,就点燃信号弹,我们会立刻行动。
多谢杨左使信任。
宋青书拱手行礼,我明日一早就出发去大都,杨左使也尽快带领弟子赶来吧。
第二天清晨,宋青书换上一身干净的武当道袍,背着行囊,独自前往大都。一路上,他看到不少元兵在盘查过往行人,气氛十分紧张。经过三天的跋涉,他终于抵达大都。
大都城十分繁华,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来人往。但宋青书没有心思欣赏这些,他直接前往汝阳王府。王府门口守卫森严,宋青书刚靠近,就被守卫拦住了。站住!你是什么人竟敢擅闯汝阳王府!
我是武当弟子宋青书,有事求见赵敏郡主。
宋青书语气平静地说道。
守卫愣了愣,随即转身跑进王府通报。片刻后,一个穿着红色长裙的女子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几个手下。女子容貌绝美,眼神却带着几分凌厉,正是赵敏。你就是武当弟子宋青书找我有什么事
郡主,我听说六大门派的高手都被您关在万安寺,
宋青书躬身行礼,我师父宋远桥也在其中,我愿以武当心法换我师父一命。还请郡主成全。
赵敏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看着宋青书:武当心法你倒是很大方。不过,我凭什么相信你万一你是来骗我的呢
郡主若不信,可以先派人跟着我。
宋青书从容不迫地说道,我若有半句虚言,郡主可以随时杀了我。而且,我不仅能给您武当心法,还能帮您劝说其他门派的弟子投降。
赵敏沉默了片刻,她知道武当心法的价值,而且宋青书的提议对她也很有吸引力。好,我就相信你一次。
赵敏说道,不过,你得跟我去万安寺,我要亲眼看着你劝说那些人。
遵命。
宋青书点头答应。
赵敏带着宋青书来到万安寺。万安寺规模宏大,寺内守卫森严,每一层都有元兵把守。赵敏带着宋青书来到顶楼,这里关押着六大门派的掌门和高手,宋远桥也在其中。看到宋青书,宋远桥惊讶地说道:青书,你怎么来了快走!这里危险!
师父,您别担心,我是来救您的。
宋青书压低声音说道,同时悄悄给宋远桥递了一个眼神。
赵敏看在眼里,却没有点破,只是说道:宋少侠,现在可以开始劝说了吧
宋青书清了清嗓子,对着众人说道:各位前辈,眼下我们被困在这里,若不投降,恐怕都会有性命之忧。我已决定以武当心法换我师父一命,也希望各位前辈能识时务,归顺郡主。这样既能保住性命,也能为天下百姓做些实事。
众人听了,纷纷指责宋青书:宋青书!你怎么能这么没骨气!我们宁死也不会投降元兵!
宋青书没有辩解,只是在说话的同时,悄悄用手指在身后比划着,给众人传递消息。他告诉众人,明教弟子会在今晚三更时分前来救援,让他们做好准备,同时还告诉他们,寺内的塔楼地基有松动,可以从那里突破。
赵敏虽然没有看懂宋青书的手势,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宋少侠,你说得倒是挺好,不过,我怎么觉得你好像在耍什么花样
郡主多虑了,
宋青书连忙说道,我只是真心想救我师父,没有其他意思。
赵敏盯着宋青书看了片刻,没有再追问。好了,你先下去吧。我会考虑你的提议。
赵敏说道,同时示意手下把宋青书带下去。
宋青书被带到一间客房,房间外有守卫把守。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做好准备。他从行囊里取出之前准备好的炸药,这些炸药是他特意让铁匠打造的,体积小,威力却不小。他还取出信号弹,放在身边,随时准备点燃。
夜幕渐渐降临,三更时分很快就到了。宋青书悄悄来到窗边,观察着外面的动静。只见远处传来几声轻微的响动,他知道,明教弟子已经到了。他立刻点燃信号弹,红色的火光在夜空中升起。
听到信号弹的声音,寺内的元兵顿时乱作一团。赵敏连忙下令加强守卫,同时派人去查看情况。就在这时,宋青书趁机来到塔楼地基处,点燃了炸药。轰隆
一声巨响,塔楼地基受损,墙体出现了一道裂缝。
关押在顶楼的六大门派高手听到动静,立刻行动起来。宋远桥带领众人,朝着裂缝的方向冲去。寺外的杨逍也带领明教弟子发起了进攻,与元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赵敏见状,气得咬牙切齿:宋青书!你竟敢骗我!
她立刻带领手下朝着宋青书冲去。
宋青书拔出软剑,迎了上去。郡主,我也是为了天下百姓。
宋青书说道,元兵残暴,百姓苦不堪言,你若再执迷不悟,终将自食恶果。
赵敏怒极反笑:好一个为了天下百姓!今天我就让你看看,背叛我的下场!
她手持长剑,朝着宋青书刺来。
宋青书不敢大意,挥舞着软剑,与赵敏缠斗起来。赵敏的武功很高,剑法凌厉,宋青书只能勉强招架。就在这时,张无忌突然出现,加入了战局。赵姑娘,住手吧!
张无忌说道,你若再继续下去,只会伤害更多的人。
赵敏看到张无忌,眼神复杂了许多,但很快又恢复了凌厉:张无忌,这里没你的事,你快走开!
我不能看着你伤害宋兄。
张无忌说道,而且,六大门派与明教的恩怨已经化解,我们现在的敌人是元兵。你若肯放下仇恨,我们可以一起对抗元兵,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赵敏沉默了,她看着眼前的张无忌,又看了看周围混乱的战局,心里开始动摇。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元军的援军到了。不好,元军援军来了!我们快走!
杨逍大声喊道。
张无忌看了一眼赵敏,说道:赵姑娘,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说完,他带着宋青书和六大门派的高手,朝着寺外冲去。
赵敏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这次输了,不仅输了战役,还输了人心。
宋青书跟着张无忌等人冲出万安寺,与明教弟子汇合后,迅速离开了大都。路上,宋远桥拍了拍宋青书的肩膀,欣慰地说道:青书,你做得很好。这次若不是你,我们恐怕都难逃一劫。
师父,这是我应该做的。
宋青书说道。
张无忌也走上前来,拱手行礼:宋兄,多谢你这次出手相助。你的智慧和勇气,让我十分佩服。
张兄客气了。
宋青书笑了笑,我们都是为了对抗元兵,为了天下百姓。以后,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都露出了坚定的神色。他们知道,虽然这次救援成功了,但对抗元兵的路还很长,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而宋青书,也在这次救援中,彻底摆脱了原著中的悲剧命运,成为了江湖上人人敬佩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