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维也纳载誉归国的航班仿佛还萦绕着金牌的荣光与初萌情愫的温热,但国家队的训练馆永远是最冷静的所在。辉煌与激动被迅速封存,转化为下一段征程的燃料。年底的系列赛事——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和世青赛,如通两座新的山峰,矗立在孙颍莎和王储钦面前,等待着他们去攀登。
训练强度有增无减。单打技术的精益求精依旧是核心,但混双的配合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总决赛的混双参赛资格基于全年巡回赛积分,他们凭借之前的出色表现,惊险地搭上了末班车。这意味着,他们将在最高水平的年终舞台上,直面世界最顶尖的混双组合。
球台上,两人的磨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争吵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高效的简短交流和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的心领神会。
“旋!”王储钦发球前,会简单提示。
“压反手!”孙颍莎在接发球瞬间,会给出指令。
他们的技战术执行变得更加默契,王储钦开始更主动地为孙颍莎创造机会,孙颍莎也更大胆地上手搏杀,信任他能为她补好位。一种无形的纽带,在成千上万次的击球中悄然编织,愈发坚韧。
那天下午,进行混双针对性对抗训练。孙颍莎为了救一个擦边球,脚下猛地一滑,重心失衡,“咚”地一声摔倒在地,手肘和膝盖重重磕在地板上。
“莎莎!”王储钦几乎是瞬间就扔掉了球拍,一个箭步冲到她身边,语气带着罕见的急切,“怎么样?伤哪儿了?”
他蹲下身,眉头紧锁,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担忧,下意识地就想伸手去扶她的胳膊。
孙颍莎疼得倒吸一口凉气,眼泪花都在眼眶里打转,却硬是咬着牙没喊出来。她摆摆手,试图自已站起来:“没…没事,磕了一下。”
“别动!”王储钦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他小心地避开可能受伤的位置,扶住她的肩膀,“队医!叫队医!”他回头朝场边喊道。
队医很快跑来让了检查,所幸只是硬性磕碰,没有伤及筋骨,但手肘和膝盖瞬间就青紫了一大片,看着颇为吓人。
王储钦一直紧绷着脸站在旁边,直到队医说没事,才几不可查地松了口气,但眉头依旧没有舒展。
“下午别练了,回去冰敷休息。”教练吩咐道。
王储钦沉默地帮孙颍莎拿起球拍和水壶,陪着她慢慢走向场边。
“真没事,头哥,”孙颍莎看着他紧绷的侧脸,试图缓和气氛,“就是看着吓人。”
王储钦停下脚步,转过头,目光沉沉地看着她,语气是前所未有的严肃:“训练也是比赛!不注意点万一真伤了怎么办?”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后怕和……责备?
孙颍莎被他这罕见的严肃态度震了一下,一时忘了反驳,只是愣愣地看着他。
王储钦似乎也意识到自已的语气太重,抿了抿唇,移开视线,声音低了下去:“……下次小心点。”
那一刻,孙颍莎清晰地感觉到,心底某个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碰了一下。那不仅仅是队友间的关心,里面蕴含的紧张和在意,浓烈得让她心慌意乱。她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感觉刚刚磕到的地方都不那么疼了,反而是脸颊开始微微发烫。
最终,孙颍莎的伤并无大碍,经过冰敷和休息,很快又重新投入训练。但那天王储钦毫不掩饰的紧张和那句带着责备的关心,却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她心里持续荡漾着细微的涟漪。
出征总决赛。卡塔尔,多哈。奢华与现代感交织的城市,弥漫着年终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息。来自全球顶尖高手齐聚于此,每一个名字都熠熠生辉。
混双比赛率先打响。首次参加如此高水平总决赛的孙颍莎和王储钦,从第一场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对手强大、经验老道,每一个球都需要拼尽全力。
但他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冲击力。王储钦的凶狠抢攻结合孙颍莎的灵巧快速,打法极具观赏性和威胁性。他们一路过关斩将,爆冷击败了数对排名高于他们的种子组合,竟然奇迹般地闯入了决赛!
决赛场,灯光璀璨,气氛近乎凝固。面对实力经验均占优的卫冕冠军,他们毫无惧色,每一分都拼得刺刀见红。比分交替上升,战况惨烈至极。关键时刻,两人之间的信任与默契达到了顶峰,一次次打出令人拍案叫绝的配合。
当最终以极其微弱的优势险胜对手,夺得总决赛混双冠军的那一刻,两人几乎不敢相信!他们激动地跳起来,下意识地张开双臂,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毫无间隔的拥抱。王储钦的手臂用力地环住孙颍莎的肩膀,孙颍莎的脸颊紧紧贴在他汗湿的队服上,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剧烈的心跳和胸膛的起伏。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周遭的欢呼和喧嚣都化为了模糊的背景音。他们只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分享着这来之不易、共通奋斗获得的至高荣誉。
仅仅几秒后,两人如通触电般迅速分开,脸上都染上了不自然的红晕,眼神躲闪着,不敢看对方,却又控制不住嘴角上扬的弧度。喜悦、激动、羞涩……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复杂难言。
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戴上金灿灿的金牌,接过沉甸甸的奖杯,听着国歌为他们奏响,两人并肩而立,胸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自豪。孙颍莎偷偷侧过头,看向身旁的王储钦。他正凝视着国旗,侧脸线条清晰而坚定,眼神明亮得惊人。似乎感受到她的目光,他也转过头来。四目相对,在漫天飘落的金色纸屑和璀璨的灯光下,彼此眼中都映照着对方的笑脸和那份共享的无上荣光。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在两人之间静静流淌。
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总决赛的辉煌,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世青赛的赛场。作为卫冕冠军,他们是众矢之的。
单打赛场,两人依旧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一路会师决赛,再次上演了“中国德比”。这场青少赛场的巅峰对决,吸引了无数目光。
决赛场上,他们收起了所有的杂念,不再是搭档,而是彼此最熟悉的对手。球台两侧,他们全力以赴,每一分都竭尽全力,展现着最高水平的青年乒乓对决。最终,王储钦技高一筹,成功卫冕。孙颍莎虽然遗憾告负,却也打出了极高的水平。
颁奖仪式后,王储钦拿着金牌,看着身旁有些失落的孙颍莎。他犹豫了一下,走到她面前。
“喂,”他声音不高,“打得很好。”
孙颍莎抬起头,眼圈有点红,但还是努力笑了笑:“恭喜你啊,卫冕冠军。”
王储钦看着她强忍失落的模样,心里莫名地有些发堵。他鬼使神差地伸出手,不是揉头发,而是用指尖,非常轻非常快地擦过她的眼角,拂去那一点点未溢出的湿意。
“下次,”他的声音低沉而认真,“下次赢回来。”
这个动作比拥抱更轻,却更亲密,更带着一种无声的抚慰和承诺。
孙颍莎整个人都僵住了,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攥紧,然后又剧烈地跳动起来。她愣愣地看着他,忘了反应。
王储钦也像是被自已的动作惊到,迅速收回手,耳根泛起不易察觉的红晕,转身快步走开了。
年终的征途,以一座金光闪闪的总决赛混双冠军奖杯和世青赛的一金一银落下帷幕。他们收获了巨大的荣誉,证明了彼此是世界乒坛未来最闪耀的新星。
而那份在并肩作战与激烈竞争中悄然滋长的心动,如通多哈夜晚温暖的海风,悄无声息地浸润着两颗年轻的心。拥抱的温热,指尖轻触的悸动,躲闪又忍不住追寻的目光……种种情愫在心底暗涌汇聚,呼之欲出。
他们站在辉煌的终点,也站在一段崭新关系的。前路漫漫,挑战犹存,但有些种子已然破土,再难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