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靠在吧台上,看着铁盒里满满当当的铜钱,心里却有点乱。
祭天仪式,州里的大人,兵丁
还有郎中的提醒。
看来,那天确实不能开门。
第二天中午,李承明准时来了,背着他的电脑包,还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两个肉包子。
“林老板,我带了早饭,一起吃点?”
林晚正趴在吧台上看手机,闻言抬头。
“都中午了,还早饭。”
“嘿嘿,起晚了。”李承明把包子放在吧台上,“刚出锅的,还热乎着。”
林晚也确实饿了,拿起一个咬了一大口,肉汁溅到嘴角,香得她眯起眼睛。
“你昨天说的,要帮我分析安唐的事,还算数不?”她含糊不清地问。
“算数啊。”李承明眼睛一亮,“你有啥想知道的?”
“就
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林晚想了想,“比如他们一天吃几顿饭,平时都干啥,还有”
她顿了顿,“当官的是不是都特别贪?”
李承明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
“我查了些资料,安唐的普通百姓,一般一天两顿饭,早上喝稀粥,晚上吃点杂粮饼,能吃上肉的都是富户。平时男的种地或者做手艺,女的织布做饭,孩子要是家里条件好,能去村里的私塾认几个字,大多数还是在家帮忙干活。”
他指着笔记。
“至于当官的,安唐后期确实贪腐严重,史料里虽然没细说,但从出土的文书看,苛捐杂税特别多,老百姓负担很重,这也是后来民变的原因之一。”
林晚点点头,这和她看到的差不多。
她突然想起王大柱说的,州里的大人后天就到。
“李承明。”她抬头,“你说,要是一个地方大旱了一年,老百姓都快饿死了,当官的却还在修戏台、搞仪式,会怎么样?”
李承明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
“那肯定会民怨沸腾啊。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都是因为天灾加上人祸,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才会反抗。”
林晚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
街上车水马龙,阳光正好,和那个干旱的古代,仿佛是两个世界。
但她知道,那不是故事,是活生生的现实。
晚七点半,奶茶店准时切换到古代。
林晚拉开门,外面依旧排着队,石头和柱子还是最前面,看到她就喊。
“林晚姐姐!”
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却又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
林晚笑了笑,侧身让他们进来。
“今天换啥?”
“珍珠仙露!”
俩小子异口同声,声音响亮,在寂静的荒野里,传出很远。
风还在刮,沙砾打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但店里暖黄的灯光下,奶茶的甜香弥漫开来,盖过了外面的尘土味。
林晚拿起杯子,开始冲奶茶。
不管后面会发生什么,至少今晚,她还能给这些人递上一杯热水,一杯甜浆。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