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唐的茶叶主要是蒸青绿茶,做法简单,但讲究新鲜。你看这记载,‘江南茶佳,江北次之,安唐多野茶,采之即炒,味涩而清’,跟这纸包里的茶叶特征对上了。”
林晚拿起纸包闻了闻,确实带着股清涩的草木香,不像现代茶叶那么醇厚。
“看来这位文官还挺懂行。”她把茶叶收好。
接下来的几天,现代的奶茶店生意虽然依旧冷清。
不过林晚和李承明把那些老物件摆得更像样了,还在网上发了些照片,竟真吸引了几个喜欢古风的顾客,卖出去不少东西。
“照这样下去,说不定现代的生意还有救。”
林晚看着微信到账提醒,心里松了点。
而古代那边,那位文官的小厮成了常客。
每隔两三天就来一次,有时用几文铜钱换水,有时用一小包茶叶换几块曲奇,从不赊账,也不多话,却总在临走时留下点“小东西”。
有时是半张写过字的废纸,有时是一小把晒干的野菊花。
这天傍晚,小厮又来换了十块沙琪玛,临走时犹豫了一下,说:“我家大人问,上次那方砚台,姑娘还喜欢吗?”
林晚正在给村民装水,闻言愣了一下。
“挺喜欢的,砚台很好。”
“大人说,要是姑娘喜欢,他书房里还有几块旧墨,下次让小人带来。”小厮说完,又补充了一句,“最近州府那边查得紧,王大人前儿个把府里的戏台都拆了,说是要‘节俭度日’,估计是怕京里的督查挑错处。”
林晚心里了然,这是在透露消息呢。
她笑着点头:“劳烦大人费心了,墨就不用了,我这儿也用不上。”
小厮没再多说,转身走了。
没多会,商人背着包袱快步进来,脸上带着少见的喜色。
“林姑娘,好消息!”他把包袱往吧台上一放,“京里下旨了,给咱们县拨了一批赈灾粮和药材,说是皇帝亲笔批的,要求‘优先给灾民,不得截留’!”
排队的村民们都停下了动作,眼睛里满是不敢信。
“真的?”有个老汉颤巍巍地问,“皇帝还管俺们这穷地方?”
“千真万确!”商人拍着胸脯,“我今早去镇上送货,亲眼看见驿卒带着亲兵卸货,刘里正跟在后面点头哈腰,连大气都不敢喘,听说这次的督查是皇帝身边的人,眼睛毒得很,谁要是敢动手脚,直接绑去京城问罪!”
店里顿时热闹起来,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有人说要去镇上看看,有人说希望这次的粮食能干净点,还有人念叨着“皇帝是个明君”。
林晚给商人续了杯热水,看着他被村民围住七嘴八舌地问东问西,脸上始终挂着笑。
等人群渐渐散开,商人才端起杯子喝了口,抹了把汗。
“这下刘里正可没空找你麻烦了。”他往吧台上一靠,“光是清点那些赈灾粮和药材就够他忙的。”
林晚正往杯子里舀珍珠,闻言笑了笑。
“他不找我麻烦,我也能清静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