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来了,我这几天还念叨着呢。”
张琪凑到书架前,小心翼翼地看着上面的文物模型,小声跟林晚说。
“这也太厉害了,跟博物馆似的。”
陈雅丽听到了,笑着说:“随便看,别客气。”
她转向林晚:“东西呢?快拿出来我瞧瞧。”
林晚把纸箱放在长桌上,打开盖子,小心翼翼地把里面的陶碗陶罐一个个拿出来摆在衬布上。
李承明也把文件夹打开,拿出整理好的资料。
“陈姐,这是我查的安唐民间陶器资料,上面有常见的纹饰和制作工艺,您可以参考一下。”
陈雅丽先拿起一份资料看了看,点点头。
“不错,整理得很详细,你有心了。”
说着,她拿起一个老石匠做的陶碗,用手指摸了摸碗底的“石”字,又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碗壁的纹路。
“这是典型的安唐民间手工陶,你看这指印的痕迹,还有烧制时留下的火痕,都是当时的工艺特征,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物件,但很有生活气息。”
林晚松了口气:“那就好。”
“这种原汁原味的老物件,现在可不好找。”
陈雅丽放下陶碗,又拿起一个黑褐色的陶罐。
就是那个老汉拿来换水的老陶罐,她刚看了一眼,眼睛就亮了。
赶紧拿起放大镜凑近了看,手指在罐底的模糊印记上轻轻摩挲。
“这个不一样!你们看这印记,虽然模糊,但能看出是‘永熙年制’的字样,永熙是安唐中期的年号,这罐子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了!”
林晚和李承明皆倒吸一口冷气。
张琪凑过来,好奇地问。
“陈姐,这罐子很值钱吗?”
“这已经不是值不值钱的问题。”
陈雅丽的声音都有点激动。
“安唐中期的民间陶器存世量很少,尤其是这种能看清年号印记的,对研究当时的制陶工艺和民生情况很有价值,进博物馆的民俗展厅都绰绰有余!”
三人都愣了。
他们之前只觉得这罐子看着旧,没想到这么有价值。
李承明赶紧拿出资料,翻到安唐中期陶器的部分,对比着看。
“您这么一说,还真像!您看这罐身的弧度和纹饰,跟资料里记载的永熙年间民间陶罐特征完全吻合!”
陈雅丽点点头,又拿起一个缺了口的白底蓝花瓷碗,看了一会儿,也忍不住赞叹。
“这个也不错,是安唐后期的民窑瓷碗,虽然有缺口,但釉色保存得很好,蓝花的图案是当时常见的缠枝纹,也有收藏价值。”
她越看越兴奋。
把桌上的陶碗陶罐一个个拿起来仔细检查,时不时跟李承明的资料对比,嘴里还念叨着。
“这个是安唐晚期的粗陶碗,这个是民间仿官窑的陶罐,还有这个”
她拿起一个小小的陶杯,杯身上刻着简单的花纹。
“这个更少见,是安唐民间用来喝茶的小杯,你看这杯口的设计,很符合当时的饮茶习惯,之前博物馆还向我打听有没有类似的物件呢!”
张琪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小声跟林晚说。
“原来你从古代弄回来的这些破碗破罐,这么厉害啊,我之前还以为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儿呢。”
林晚也有点意外。
“我也没想到,早知道这样,当时就多留意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