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绿盾工程:沙漠腾起的新丝路 > 第80章  文秀的奶茶——弄巧成拙

文秀一番“人们祖先基因编辑驯服水稻”的言论,让本来炸了锅的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看着眼前这朴实的姑娘一番慷慨言辞,那些对于基因作物持反对意见的人,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毕竟他们知识有限,真的不知道如何反驳。
可是这个时候心里直接犯嘀咕——我连麦穗容易折断的水稻都没有见过呢?怎么知道她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估计是看出了众人的疑虑,文秀继续说:“你们看看,虽然我们的祖先他们并不懂得dna,他们的生物工程技术也一点不发达。但他们通过最朴素的人工选择,其实就在无意中完成了一次对作物基因的编辑和优化!”
下面的人开始嘀咕了:“有吗?”
“那么神吗?”
此时,文秀继续说:“其实,这千年来,我们不仅仅驯服了野马,狼,我们的祖先也驯服了小麦、水稻、马铃薯,其实,它们不仅仅从口感的来说,哪怕是从基因来说,跟它们的祖先其实都大不一样了。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有意无意中做的基因编辑的结果。”
一番慷慨言辞后,文秀回到了自己的初衷,她要维护自己的老师,于是她指着自己的老师说:“如今我的老师,他也不是要挑战上帝,也不是要做什么科学怪人,他只不过就是想让我们的作物,能适应我们的土地而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其实做的事情,跟我们的祖先是一样的,正如我们收割水稻的祖先那般,他们看不习惯那麦穗容易折断的水稻撒了一地,他们就动脑子,想办法,从万千水稻中选择了那些麦穗不容易折断的品种,加大力度种植,如今我们做的也是一样的事,如果说我们有什么不同的话,我们仅仅是用科学的工具加快了这个过程而已。”
文秀说完,微微鞠了一躬。
食堂里一片寂静,但先前那种强烈的排斥和质疑的气氛,明显松动了不少。
林教授的眼眶有点湿润,他的学生正在用他教授过的知识,维护着他,传播着他们学科领域的知识,更加重要的是,文秀正试图用农民们都了解的知识在说服他们。
然而,这个关于转基因的作物的大会,还是这样散了。
没有人敢拍板答应。
第二天关于“转基因”的种种猜测和恐惧,就像戈壁滩上的风,无孔不入地吹遍了兵团农场的各个角落。
人们口口相传,仿佛在讨论一场瘟疫。
“听说了吗?兵团农场新来的那个教授,还有他带来的那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要在咱们的地里种‘妖怪麦子’!”
语言不通加快了流言的传播。
“啥样妖怪的麦子?”
“那妖怪的麦子,有一个专业的拗口的名字——就叫转基因麦子,听说,它那魂里掺杂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
“杂种?”
“比杂种还要复杂很多。”
“哎呦喂!可不敢乱说!真的假的?”
“人能吃吗?”
”昨天那大会上,一听说那老教授要在咱的田里实验这种古怪的麦子,就连兵团的老政委都一拍桌子反对走人了。他可是种了一辈子地的人了,什么大场面没有见过,他都反对的东西,能是什么好东西吗?”
“说是吃了那麦子磨的面,人要绝后哩!牲口都不吃!”
“我原本看着那姑娘水灵灵娇滴滴的,挺可爱的,没想到是城里人安了坏心肠,专门打着抗盐碱化的旗号,来祸害咱的田呢。”
谣言在口耳相传中不断扭曲、放大,变得光怪陆离。
“转基因”这三个字,在人们朴素的认知里,成了比盐碱化更可怕的毒瘤。
林教授和文秀一夜之间,也从专家变成了居心剖测之人。人们街上、食堂上看着他们师徒两都纷纷避让。
之前兵团的大婶阿姨们看着文秀这个来自江南的小姑娘,总要多看上两眼,要是家里有个未婚的儿子,那就巴不得撮合撮合的。
如今,自从林教授抛出“转基因种子”后,文秀跟她的老师仿佛被打上了一个标签:“城里人带着毒种子打着试验的名号来荼毒我们了。”
文秀和林教授成了兵团农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存在,就连在集体食堂打饭,连颠勺的阿姨都看这两人不太顺眼。
跟林教授忙着来回于新疆大学实验室和兵团农场不同,文秀有的闲工夫比较多,也更能敏感地察觉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
迎着那些躲闪的身影、怀疑和不安的眼神,其实文秀的心里更多的是委屈:“明明我和老师千里迢迢过来,就是要跟你们讨论盐碱化土地的治理方案的,哪怕我们提出的方案不称心,也不能这样吧。”
可是看着这些老实巴结的村民,文秀更多感觉到一种无力感。
他们是土地里刨食的村民,很多人终身没有跨出过村子一步,更不用说踏进实验室了。
“尔之蜜糖,彼之砒霜。”大抵如此。
每每迎着这些异样的目光,文秀便想起林教授的叮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观念非一日之功,咱们作为先锋者,需要耐心,也需要时间,更需要真诚。”
“真诚?”文秀仿佛找到了秘诀,她来这儿之处,感触最大的便是真诚了。那种质朴的真诚。
每个人几乎都是掏着心窝子,去对待她和林教授这么一位客人的。
于是,文秀便琢磨着如何去融入他们。
“该怎么融入吗?”
“没错了,从饮食开始。”
记得,巴太送他们来时,迎客的那碗热气腾腾、咸香滚烫的奶茶,那看上去是一种饮料,何尝不是代表着一种接纳和温暖呢?
“请大家喝奶茶,而且是我亲手煮的!”这几乎是这个还没有离开象牙塔的姑娘想到的最能融入大家的方式了。
于是她买来了砖茶、鲜牛奶;就差将自己老师深夜提神的茶叶给薅没了。
小小奶茶,看我的!
这对于平日里捣鼓各种试剂的姑娘而言,也太容易了。
先把砖茶捣碎,加水煮开,熬出浓酽的茶汤,然后倒入一大桶鲜牛奶。虽然食堂的大灶台给她增加了点难度。
茶的甘醇配合着牛奶的淳厚,奶茶简直就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光是闻着这味道,文秀就觉得这把,自己准了。
对于自己泡茶工艺踌躇满志的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在调味料上翻车。
“奶茶吗?谁没有喝过,没见过猪跑,难道还没有吃过猪肉吗?”
文秀本能性的加入了足足三大勺白糖,用力搅拌均匀;闻着那浓郁的奶茶香气,文秀深深的呼吸一口气:“完美——”
午饭时间,文秀就红着脸,将自己烧的那一大锅的奶茶端到了集体饭堂,还鲜有的招呼大家:“各位叔叔们,婶婶阿姨们,我——我煮了奶茶,你们都来尝尝吧。”
许叔等兵团老人虽然对于林教授转基因的方案不接纳,可是打心底里喜欢文秀这姑娘。
许叔第一个将奶茶碗给接过来,看了一眼茶色便夸赞说:“哎呀,我只知道林教授的学生聪明而已,没想到居然能下厨房,真的是心灵手巧。”
既然许叔捧场了,其他人也不冷场,“我来尝尝。”
“正好解解腻。”
最先围过来的是几位早年从上海、江苏等地支边来的老兵团职工。他们一看这浓香的奶茶,乐呵呵地拿起碗。
一位上海口音的阿姨笑着接过一碗,喝了一口,“嗯!甜的!好喝!跟我们小时候喝的奶茶差不多嘛,又香又滑,真不错!”
另一位江苏来的老师傅也点头:“是啊,真好喝,暖胃。”
几位本地的哈萨克族职工围了上来,画风骤变。
一个老伙计,习惯性地舀起一大碗,看都没看就喝了一大口,下一秒,表情瞬间愣住:“这啥味儿?怎么是甜的?”
看着他那难受的模样,仿佛是咽下去也不是,吐出来也不是。
“老天爷,奶茶放糖?”
“这味道太怪了!”
“舌头都麻了。”
文秀的奶茶对于本地的职工和口味本地化的老人,简直就是黑暗料理。
最后,那些本地的员工看着那甜奶茶都摆摆手,避之唯恐不及。
文秀不禁叹了一口气,心里充满了弄巧成拙的无奈:“原来,在这片土地上,哪怕是表达善意,也得尊重这里根深蒂固的传统,她如此,林教授的转基因技术也是如此。”
这个“失败”的奶茶事件之后,文秀和林教授身上的“外来者”似乎贴得更劳了,在人们的心里形成一个观念——看,他们连奶茶都煮不好,搞出来的新麦子,能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