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忠勤伯期翼的目光下,素来疼爱自家“耀祖”的白氏自然也只能应下。
只是嘴上答应得爽快,心里却早就打好了算盘——第二天一早就装病,躺床上哼哼两声,装作下不了床,没想到,却郑浩源却送来了这么个好消息。
一听萧锦瑟都不在庄子上了,白氏立马从床上一骨碌坐起来,连假咳都省了。
人都走了,那还怕什么?
那几个村妇若是敢当街辱骂她一个伯府老夫人一句,她立马让人把她们全撅进衙门里去,看她们还有多少牙能骂!
为了稳妥起见,白氏甚至还让人把白氏生的那几个儿子闺女全都召了回来,除了远嫁的那个,她就不信,父母还能扭得过子女!
忠勤伯也一改昨日的颓废,甚至都在心里臆想,宜欢郡主这是不是故意在给自己台阶下,要不自己昨儿才当众说出了她的“心思”,她今儿就急吼吼地回京了?
越想越有这个可能,忠勤伯干脆连昨儿那记耳光都大方原谅了——
也难怪她狗急跳墙,毕竟他当时把她多年未曾宣之于口的情意一语道破,换谁脸上都挂不住。
这几日,周家人无论走到哪儿都遭人指指点点。
一听说今日是去接吴氏回家,倒没人反对,反而个个都憋着一口气——觉得自己母亲气性也太大了些,父亲三顾茅庐都不肯露面,传出去多难听。
就在众人上马车前,脸上的伤刚结痂的安姨娘,还不忘出来刷一波存在感。
圣上既然已经下了旨,她做不了正室,那她便要让吴氏心头扎上一根刺,让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她安氏还在这伯府一日,吴氏就别想高枕无忧。
不得不说,安姨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什么“老夫人的马车我让人多添了个暖炉”,
什么“二小姐自幼身子娇,记得驾慢些”,
什么“夫人心里怕是还有气,你们做儿女的,多顺着些,都是一家人嘛,没什么过不去的”
一通话说得滴水不漏,里头全是替大家细心着想的体贴话,听得人心暖暖的。
一直抿着唇的周谨言闻言后,心里更是憋着一肚子闷火——
瞧瞧,连一个姨娘都知道进退分寸、面面俱到,他亲娘倒像个拧不过来的牛角尖,死要面子活受罪。
周谨庭看着安姨娘这通做派,连敷衍的神色都懒得给,直接打断道:“祖母,爹,咱们是不是该出发了?”
忠勤伯如何看不出安姨娘那点小把戏?
但他本就对安姨娘没什么要求,只要她帮自己把郑家巴结好,只要她不要再把府中的笑话闹出去,他就谢天谢地了。
至于她今日这点当众刷脸的小心思他看在眼里,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为了伯府,他可以哄着她、陪着演。
于是他轻咳两声,勉强做出几句安慰的话,语气虚虚的,却好歹算是给足了她面子。
说罢,他抬手理了理衣襟,终于迈步走向马车。
忠勤伯府一行人,五辆马车浩浩荡荡地赶到庄子门口,前呼后拥、气势汹汹,结果刚一停稳,就被告知:吴氏不在。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
不在?没想到吴氏居然还敢如此欺骗于他们!
但他们也不是没准备——自从上次萧锦瑟在伯府“一战成名”,他们就深刻认识到一个道理:
嗓门大的,不一定讲理,但一定管用。
为了防止是萧锦瑟从中作梗,确保吴氏一定知晓他们的到来,这次他们专门带了好几个嗓门大的。
白氏甚至提前设计好了“魔法对冲”战术:要是真有人敢跳出来骂她,她就让人齐嗓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