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晗丫头五日后就要及笄了,我大姐姐特意派了身边的得力妈妈送请帖来,请您务必赏脸。”
晗丫头,卫如晗——太常寺卿卫彦章的掌上明珠,母亲正是姚祭酒的嫡女。
萧锦瑟听到这个名字,接请帖的手指微顿,是啊,她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这卫如晗,三年后就没了,死的时候还不到十八岁呢!
那是小说里很容易被忽略的一段情节——
女主成了四皇子妃后,第一次承办的京中赏菊宴。宴前,几位夫人闲聊——
“卫夫人又没来?”
“哎,可不是,她好不容易生了个女儿,嫁到韩家还不到两年就没了命。”
“我听说韩夫人都在张罗新的儿媳了,卫家人这也能忍?这才过去两个月!”
“能不忍么?唯一的外孙女还在人家手里呢。”
说到这里,原书笔锋一转,女主就在一段冗长的描绘里,闪亮出场了。
而卫家母女的遭遇,被轻描淡写地埋在了字缝里。
萧锦瑟抬眼,慢吞吞地问:“你大姐姐,是不是已经给你外甥女定了人家?”
姚氏笑着点头:“老夫人您也听说了?我大姐姐还没找到机会跟我说,不过我瞅着,这事八九不离十了。”
萧锦瑟眼皮一垂,心口像被拍了一闷棍:完了,看来晚了点!
她不死心,声音压得更低:“你大姐姐挑中的,可是姓韩的?”
姚氏像捡了什么笑话似的,“对啊!就是礼部韩侍郎他们家!”
萧锦瑟闭上眼——好了,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姚氏却又压低嗓子,眉毛拧着说:“不过呢,也不知是哪张烂嘴巴,眼下两家庚帖八成还没换,就闹得满城风声。我大姐姐那谨慎的性子,怕是要不高兴了”
还没换庚帖,还好还好。
萧锦瑟原本垂到谷底的心,忽然“噌”地蹦回半空——
没换庚帖?哎哟,哪还有转圜的余地啊!
萧锦瑟穿来之后,京中不少贵妇都避威远侯府如瘟神,唯独卫夫人两次雪中送炭。
一次是正和永宁侯府闹休夫的关键时期,翰林世家这么要脸面的人家,不仅没有让姚氏扯府中的后腿,还给慈安堂送来了不少银子。
另一次是萧锦瑟前些日子亲自推销卫生棉的时候,当众帮她怼了嘴臭的余夫人,更别提,她之前还好几次在京中宴席上帮威远侯府说话了。
卫如晗那小丫头对原主也不错,原主重病在床的时候,自己身子都不好,还特意去帮原主求过平安符。
林知砚出事的时候,旁人特别是还未出阁的女子都避之不及,她却还特意来过一趟,看着林知砚说:“林表姐,你受委屈了。”
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当时也着实给了林知砚很多的勇气。
想到这样的母女俩却没有个好结局,萧锦瑟眉头越夹越深,看来这不幸的根源都是从卫如晗嫁入韩家开始的。
只是这卫、韩两家是书中的配角中的配角,萧锦瑟实在不知具体的走向,就算想救也不知如何着手。
更何况,自己这亲戚隔得也不亲近,上去就对人闺女的婚事指手画脚,也不合适。
于是决定亲自去及笄礼,想必那韩夫人肯定会来,先怎么回看看事,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