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不管是埋在宫中的钉子,还是隐在外面的暗桩,通通被拔干净了。
翌日早朝,皇帝未至,只有太监宣旨。
“大熙皇帝令,昨日寿宴,慎亲王父子勾结宋家旧部,伙同鲁王、淮王、纪王三脉宗室,于万华殿发动宫变,屠戮宗亲十七人,罪证确凿,天地不容。”
“危难之际,幸得嘉安公主与平郡王护驾,护朕周全,功不可没。”
“兹念二人护驾有功,特擢升平郡王府为平亲王府,由世子袭王位,加封嘉安公主为太子少师。”
朝臣们震惊。
平郡王府封为亲王府倒是寻常。
可太子少师竟加封在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公主身上,皇帝是昭告天下人,谁也不能动摇凤藻阁在朝中的地位。
谋逆之事发生的太过突然,几位老臣也云里雾里。
便只能去问参与其中的平亲王和活下来的宗亲。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避开了曲凌。
结果,问到的话和圣旨里所说的一样。
众人的口径出奇的一致。
百姓们热议了几日,发现都是宗室之间的内斗。
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便也渐渐淡忘了,把目光放在并州,唯恐真的开战。
半月后,活着的几位王爷要离京了。
吴王临走前,特意去公主府,“那时遇见一位姑娘,给了我些碎银,她一片好心,该落在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请公主将银子归还,代我谢过。”
曲凌笑道,“好,本宫会还给她。”
又问,“王爷回封地后,有何打算?”
“我要去并州。”吴王热血沸腾。
“男儿志在四方,我要参军报国,与太子一同打下北燕,完成先辈们没有完成的使命。”
朝廷有军报,太子从云南率兵五万已抵达并州。
无数有志青年已投军,尤子音号召商贾捐粮捐衣,以备寒冬来临,熙朝上下一心,只盼太子得胜归来。
吴王走后,尤子音某一日到公主府,才知道原来她施舍了王爷。
“我每日身上都带着碎银,遇到那些实在困难的,随手撒一些,倒不曾想,有一天撒到姓赵的头上了。”
她哈哈大笑。
“还我这点银子哪里够,听说陛下赏了不少金银给离京的宗亲,他该多还我一些。”
笑过之后,此事就不再放心上了。
这一年的除夕夜,并州开战了。
急报送到京城,曲凌正和池渊陪着皇帝吃饭。
她接了军报,直接念给皇帝听。
杳无音信的裴景明终于露面了。
他早在皇帝刚登基时,就派人潜入北燕。
北燕的军情被他刺探得明明白白。
这次更是亲入北燕,偷了军机图。
赵元容等他回并州后,主动出军,攻打北燕。
北燕当年被先帝打得只剩下一口气了,这么多年休养生息,也远远回不到从前。
又有裴景明的帮助,并州一战势如破竹。
交锋了几个回合,北燕便开国门,递降书了。
皇帝大悦,在金銮殿上都不知道该怎么夸太子好。
“你们总说朕的太子是个姑娘,这也不行,那里不好,可你们看看,谁家的儿子比得过朕的女儿?”
朝臣们不说话,皇帝就点名,“鸿胪寺卿,听说你儿子在京郊跑马摔断了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