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辰哥是谁
凌晨一点,别墅二楼的卧室还亮着盏小夜灯。林晚坐在梳妆台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大理石台面,镜中映出她眼底的疲惫——结婚两年,她早已习惯了独守空房的夜晚。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顾晏辰发来的消息:今晚有酒局,不回了。
没有多余的解释,甚至没问她是否睡了。林晚盯着屏幕,手指悬在输入框上,最终还是放下了手机。这两年,她从那个在画室里能待一整天的插画师,变成了顾太太的代名词。顾晏辰给了她顶配的生活,却没收了她的画笔和梦想,夫妻间的交流,只剩下这种程式化的通知。
她赤脚走到客厅,柔软的地毯没能隔绝地板的凉意。偌大的别墅空旷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墙上的结婚照刺眼——照片里的她穿着婚纱,笑容却有些牵强;顾晏辰站在身边,一身笔挺的西装,眉眼间是化不开的冷峻。
突然,门铃响了。林晚透过猫眼,看到张特助正搀扶着醉醺醺的顾晏辰。她打开门,张特助连忙将人递过来:顾总喝多了,林小姐您好好照顾。
林晚费力地把顾晏辰扶到沙发上,刚想伸手探他的额头温度,他却突然皱紧眉头,含糊不清地呓语:……辰哥……等我……
林晚的手顿在半空。辰哥这个名字她从未听过。顾晏辰的社交圈她虽不常接触,但重要的人她都有印象,从未有过叫辰哥的人。她蹲在沙发边,看着顾晏辰醉酒后卸下防备的脸,心里像被投入一颗石子,泛起圈圈疑惑——这个陌生的名字,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
第二章
一鸣惊人
天刚亮,林晚就被客厅的动静吵醒。顾晏辰正背对着她换西装,衬衫领口的纽扣扣到最上面一颗,依旧是那副一丝不苟的模样。醒了他语气平淡,张特助十点会来接你,去商场添几件换季的衣服。
林晚看着他梳理领带的手,昨晚那句辰哥又在耳边响起,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她早已习惯了不追问。顾晏辰见她没回应,拿起公文包就往门口走:上午有个跨国会议,先走了。
门关上的瞬间,林晚起身走向储藏室。推开积满灰尘的门,角落里堆着她的画板、颜料,还有一本没完成的画稿——那是她结婚前准备参加城市光影插画展的作品,后来因为顾晏辰一句顾太太不需要抛头露面,她就默默放弃了。
她翻出手机,找到通讯录里备注陈姐的人。陈姐是她入行时的引路人,也是光影画廊的负责人。电话接通,陈姐的声音带着惊喜:晚晚你终于肯联系我了!
陈姐,今年‘城市光影’插画展还能报名吗林晚的声音有些发颤。
巧了!报名截止到今天下午五点,你赶紧把作品发我邮箱!陈姐顿了顿,对了,最近有个大投资人赵曼在找插画师做‘城市温暖’系列,你的风格很合适,要是能赶上展期,说不定能被她看中!
林晚挂了电话,拖出画板,坐在地板上开始创作。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来,落在画纸上,她握着画笔的手渐渐有了力气。三个小时后,一幅名为《夜归》的插画完成了——安静的街道上,路灯拉长行人的影子,街角的便利店亮着暖黄色的灯,一个背着画板的女孩正朝灯光走去。
她把画扫描进电脑,发给陈姐,刚想起身,张特助的电话打了过来:林小姐,车已经在门口了,顾总让您……
我不去商场。林晚打断他,你送我去创意园的‘光影画廊’,我要见陈姐。
张特助愣了一下,还是应了下来。在光影画廊,陈姐和工作人员围着《夜归》赞不绝口,林晚正说着创作思路,一个穿着红色西装的女人走了进来,气场强大。这画是谁画的女人指着《夜归》,眼神发亮。
赵总,这是林晚,我们画廊的潜力新人。陈姐连忙介绍。
赵曼走到林晚面前,笑着伸出手:我是赵曼,‘城市温暖’品牌的创始人。你的《夜归》把‘温暖’画活了,我想请你做我们品牌的独家插画师,合作‘城市温暖’系列联名产品,怎么样
林晚看着赵曼真诚的眼神,用力点头:我愿意!
就在这时,顾晏辰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带着不耐:你在哪赶紧从创意园回来,晚上有个重要的晚宴,你必须出席。
我不回去。林晚深吸一口气,我报名了插画展,还和赵总签了合作,今晚要留在画廊讨论创作细节。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顾晏辰的声音瞬间冷了下来:林晚,你别忘了自己是顾太太!
我首先是林晚,然后才是顾太太。林晚说完,挂断了电话。
远在顾氏集团的顾晏辰盯着黑屏的手机,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让张特助立刻查林晚在创意园的动向,手指紧紧攥着手机——他一直以为林晚是温顺的金丝雀,却没想到,她早已悄悄长出了翅膀。
第三章
她竟藏着这样的本事
顾晏辰在办公室坐立难安,林晚那句我首先是林晚像根刺扎在心上。他习惯了掌控一切,从结婚那天起,就默认林晚会永远待在他打造的金丝笼里,可现在,她却要挣脱了。
张特助敲门递上资料:顾总,林小姐的《夜归》被‘城市光影’插画展列为重点推荐作品,她还和赵曼签了‘城市温暖’系列独家合作协议。
顾晏辰猛地抬头,眼神震惊。他知道林晚喜欢画画,却一直以为只是小打小闹,从未想过能入赵曼的眼——赵曼在圈内以眼光挑剔闻名,能被她选中的,无一不是业内顶尖创作者。
还有,张特助补充,林小姐两年前本是该展热门选手,作品《巷口》已通过初审,后来因‘家里人不支持’退赛。
顾晏辰的心脏猛地一缩。两年前正是他们新婚,他记得自己随口说过顾太太不需要抛头露面,林晚当时没反驳,只是默默收了画具。原来,她当年放弃的,是离梦想最近的机会。
这时秘书进来:顾总,赵曼助理发来消息,希望下周三您出席双方对接会——她说这是林小姐的第一个大合作,盼您能亲自到场支持。
顾晏辰看着赵曼的名字,手指敲击桌面。他既恼掌控欲被打破,又好奇林晚的本事。最终,他在日程表上圈下周三对接会——这个娶了两年的女人,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他要亲自去看看。
第四章
他竟也会来这种地方
周三清晨,林晚翻出婚前常穿的牛仔外套,赶往创意园。刚到光影画廊,陈姐就说:顾氏会派人旁听对接会,后续联名产品要进他们商场。
推开门,林晚愣住——顾晏辰竟亲自来了。他穿深灰西装,没打领带,气场依旧强大,会议室里的人都下意识坐直了身体。
对接会开始,赵曼的设计总监介绍城市温暖理念后,林晚走到投影幕前:我理解的温暖,是藏在细节里的小确幸——深夜便利店的灯、公交站共享的伞、老巷早餐摊的烟火气。她指着草图,比如这张《钟楼相守》,画老夫妻牵手散步;《大桥灯火》,画年轻人桥上视频通话,都是城市里的归属感。
众人赞不绝口,顾晏辰看着林晚眼里的光,想起她婚前在画室专注的模样。突然,他开口:顾氏商场下月周年庆,插画需提前三天交付,方便制作物料。
赵曼皱眉:时间太赶了。林晚却抬头迎上顾晏辰的目光:没问题,下周五交初稿。
会后,顾晏辰叫住她:穿成这样见客户,像话吗赵曼找你,说不定是冲‘顾太太’的身份。
我靠的是作品。林晚反驳,顾晏辰,我画画不是玩票,是事业。说完转身就走。
顾晏辰让张特助查林晚行程,还让助理整理钟楼、大桥资料。看着林晚的背影,他心里竟有些慌乱——这个女人,好像真的要飞远了。
林晚没打车,坐公交去钟楼采风。刚在长椅上动笔,一个穿白衬衫的摄影师走过来:你画的钟楼,很有生活气息。
男人叫陆泽,说自己喜欢拍城市人文风景,两人聊得投机,发现创作思路不谋而合,互加了微信。夕阳西下时,林晚背着画夹回家,心情轻快。
到家时顾晏辰已在,把整理好的资料放客厅。林晚却晃了晃手机:陆泽帮我拍了素材,资料我用不上啦。
接下来几天,林晚早出晚归采风,顾晏辰默默在家等她。周五,林晚把初稿发给赵曼,很快收到回复:顾总也夸了,说很符合商场定位!
顾晏辰趁机邀请她吃饭庆祝,席间林晚收到陆泽发来的大桥夜景照,忍不住笑了。顾晏辰瞥见备注陆泽,脸色沉下来:他是谁
采风认识的摄影师,帮了我很多。林晚如实说。顾晏辰却冷嘲:别和陌生男人走太近,忘了自己是顾太太
林晚放下筷子:我们是夫妻,不是上下级。你要是看不惯,那我们……
那我们什么顾晏辰盯着她,眼神威胁。林晚把离婚咽回去,起身:我累了,回房画稿。
顾晏辰看着她的背影,拿出手机让张特助查陆泽底细——他不允许任何人带坏林晚。
第五章
他竟会吃摄影师的醋
接下来几天,林晚依旧早出晚归,陆泽偶尔陪她采风,帮她拍素材、找灵感。顾晏辰每天在家等她,却没再提陆泽,只是默默观察——他看到林晚回来时带着笑,画稿一点点完善,心里竟有些羡慕陆泽能陪在她身边。
周五,林晚完成初稿发给赵曼,赵曼很快回复:顾总也夸了!晚上有庆功宴,一起过来吧。
顾晏辰敲门进来,手里拿件礼服:一起去,就当为了你的合作。林晚犹豫片刻,点头同意。
庆功宴上,赵曼拉着林晚介绍嘉宾,众人都夸她年轻有为。陆泽也来了,举着相机朝她挥手。顾晏辰见状,不动声色地走到林晚身边,搂住她的腰,宣示主权。
林晚尴尬想推开,却被攥得更紧。陆泽识趣转身,林晚小声问:你干什么
你是我妻子,我搂你不是很正常吗顾晏辰语气别扭。林晚心里一动——他好像在吃醋
宴后回家,林晚刚坐下,顾晏辰就递来一杯热牛奶:陆泽……只是普通朋友吧
不然呢林晚挑眉。顾晏辰别过脸:没什么,就是提醒你,别被人利用了。
林晚看着他泛红的耳根,忍不住笑了——这个一向冷峻的男人,吃醋的样子竟有些可爱。
第六章
苏晴的挑衅,海边照片藏着秘密
庆功宴后第二天,林晚去画廊改画稿,刚进门就被一个穿粉裙的女人拦住:你就是林晚果然是靠顾太太身份上位,长得也就一般。
我是苏晴,顾晏辰的表妹。女人拿出一张照片,上周六,晏辰陪我去海边散心,他很少陪女人去海边的。你以为他真支持你工作他心里到底有谁,你还不知道吧
照片里,顾晏辰穿休闲装,苏晴挽着他的胳膊,两人笑得亲密。林晚的心跳猛地加快——上周六顾晏辰说在公司加班。
还有,苏晴凑近,你知道他醉酒喊的‘辰哥’是谁吗那是他心里最重要的人,你永远都比不上。说完转身就走。
林晚攥着画稿,指尖冰凉。中午,她约陆泽去江边散心,把苏晴的话和照片说了。陆泽皱眉:苏晴以前追过顾总,被拒后总找他身边人的麻烦。‘辰哥’可能是顾总的朋友,你别胡思乱想。
林晚点头,却还是不安。傍晚回家,她问顾晏辰:上周六你没加班,是陪苏晴去海边了
顾晏辰愣了一下:苏晴失恋了,让我陪她散心。
那‘辰哥’是谁林晚追问。顾晏辰脸色苍白,躲闪着说:就是普通朋友,苏晴故意挑拨,你别信。
林晚看着他的眼神,心里的疑虑更深了——他在撒谎,辰哥和海边照片,一定藏着秘密。
第七章
深夜未归的他,手机里藏着谁的照片
顾晏辰躲进书房,林晚走到床头柜前,翻出一个旧相册——是结婚前顾晏辰随手放的。里面突然出现一张合影:少年顾晏辰身边站着个高半头的男生,穿同款球衣,照片背面写着致辰哥,毕业快乐。
data-fanqie-type=pay_tag>
林晚心跳加快,难道苏晴说的心里的人,就是这个男生这时楼下传来动静,她透过门缝看到顾晏辰拿着手机,嘴角带着温柔笑意,低声说:……最近还好吗……下次回来聚。
那语气,比对她温柔百倍。接下来几天,顾晏辰早出晚归,总躲在书房打电话,手机也换了密码,不再是她的生日。
周五晚上,顾晏辰没回来。林晚等到凌晨一点,才见他醉醺醺进门,手机从口袋滑落。屏幕亮起,锁屏弹出一条微信,发信人备注辰:照片收到了,谢了,下次我请你喝酒。
林晚捡起手机,试着用生日解锁,提示错误。顾晏辰突然抢过手机,眼神警惕:你干什么
‘辰’是谁你给他发了什么照片林晚追问。
顾晏辰踉跄后退:不关你的事……林晚,我们之间能不能有点信任
信任林晚笑了,眼泪差点掉下来,你醉酒喊‘辰哥’,陪苏晴去海边,深夜给‘辰’发照片,你让我怎么信任你
顾晏辰脸色苍白,张了张嘴,突然眼前一黑倒了下去。林晚赶紧扶住他,却发现他已醉得不省人事。
第二天一早,林晚留张纸条去了创意园。顾晏辰醒来看到纸条,心里慌乱,走进书房打开加密文件夹——里面全是他和辰哥的合影,还有一张最新的海边日落照,备注致辰哥,等你回来一起看。
顾晏辰盯着照片,眼神复杂。辰哥是他发小,也是救命恩人——当年他溺水,是辰哥跳下去救他,自己却落下病根,后来全家移民国外。上周陪苏晴去海边,其实是想拍日落发给辰哥,没想到被苏晴误会。
他不是故意瞒林晚,只是辰哥的事太沉重,怕她担心,也怕苏晴挑拨。可现在,隐瞒反而让误会更深。顾晏辰拨通张特助电话:查一下‘辰哥’什么时候回国。他知道,再瞒下去,他和林晚就完了。
第八章
苏晴造谣引风波,顾晏辰的笨拙澄清
创意园里,林晚对着画稿发呆,满脑子都是顾晏辰和辰的消息。陆泽递来热牛奶:别想了,顾总要是在意你,肯定会说清楚。
刚说完,陈姐慌慌张张跑来:晚晚,你快看网上!
林晚打开手机,顾氏总裁夫人靠关系抢资源,婚内与摄影师暧昧的新闻冲上热搜。里面配着她和陆泽江边采风的照片,角度刁钻像亲密依偎;还有苏晴的匿名采访,说‘城市温暖’本是我推荐的,林晚仗身份截胡。
评论区骂声一片,林晚的手攥得发白。她想给顾晏辰打电话,却提示正在通话中——他又在跟辰联系吗
别慌!陆泽安慰,我们找媒体澄清!
就在这时,顾晏辰气喘吁吁跑进来,手里拿着澄清声明:晚晚,我已经让张特助发声明了,苏晴也被我骂了,她会公开道歉的。
林晚看着他:道歉就够了我的名声怎么办
我已经联系了权威媒体,下午开记者会。顾晏辰拿出文件,这是顾氏公告,宣布插画展在顾氏商场举办,会公开你的创作过程,证明你靠的是实力。
林晚看着文件上的公章,心里复杂。顾晏辰又说:我刚才打电话给‘辰哥’,是问他回国时间,想尽快跟你说清楚。‘辰哥’是我发小,也是救命恩人,当年他救我落下病根,移民国外了。上周陪苏晴去海边,是想拍日落给他……
林晚愣住,原来辰哥的事是这样。她看着顾晏辰真诚的眼神,气消了一半,却还是委屈:那你为什么不早点说
是我不好,以后什么都不瞒你。顾晏辰伸手抱住她,动作笨拙却坚定,下午记者会我陪你去,谁也不能欺负你。
下午记者会上,顾晏辰牵着林晚的手,拿出她的创作手稿、采风照片,还有赵曼的证词,证明合作是林晚靠实力拿下的。他还播放了苏晴承认造谣的录音,宣布解除和苏晴公司的所有合作。
风波平息后,林晚看着顾晏辰:没想到你还有这么霸道的一面。
顾晏辰挠挠头:我只是不想让你受委屈。对了,‘辰哥’下周回国,他想跟我们见一面。
林晚点头:好啊,我也想认识他。
第九章
辰哥回国初见,他竟与陆泽是旧识
一周后,机场出口,一个穿浅灰风衣的男人走出来,身形挺拔,眉眼温和——正是陆辰,顾晏辰的辰哥。
辰哥!顾晏辰快步上前,又拉过林晚,这是我妻子林晚。晚晚,这是陆辰。
林晚笑着伸手:陆大哥,您好。
陆辰握住她的手:早听晏辰提起你,说你画画很厉害。
三人刚走出机场,林晚的手机响了,是陆泽:晚晚,我把大桥素材给你送过去吧
我在去餐厅的路上,你也过来一起吃吧。林晚说。
到了餐厅,陆泽推门进来,看到陆辰愣了:哥你怎么回来了
陆辰也愣了:小泽你怎么在这
林晚和顾晏辰都懵了——陆泽竟是陆辰的弟弟
哥,你不是说下个月回国吗陆泽坐下问。
公司急事,提前回来了。陆辰解释,你怎么认识林晚和顾总
林晚是我朋友,帮她拍过素材。顾总我在商业活动上见过。陆泽说。
顾晏辰笑着:真没想到,世界这么小。
饭局上,陆辰聊起国外做摄影的经历,林晚听得认真,气氛融洽。饭后,陆辰说没找好住处,陆泽邀请他去自己家暂住。
回去的路上,林晚说:陆大哥人真好,很温和。
顾晏辰点头:他一直这样,小时候总照顾我。
林晚看着他:以后我们常和他们兄弟聚聚吧,多热闹。
顾晏辰握住她的手:好,都听你的。
第十章
插画展前夕,苏晴的最后反扑
距离城市温暖插画展还有三天,林晚在顾氏商场布置展区。赵曼笑着:你的画很有感染力,这次肯定能成功。
突然,苏晴的声音响起:林晚,你别想顺利举办插画展。
林晚转身,看到苏晴脸色憔悴,眼神不甘:你抢我合作,毁我名声,我不会让你好过。我已经把你的设计图发给竞争对手,他们会在你展期当天推出一模一样的产品,到时候大家都会说你抄袭!
林晚心跳加快:你怎么有我的设计图
我在你去创意园时偷偷复印的。苏晴得意地说,你就等着身败名裂吧!说完转身就走。
林晚赶紧给顾晏辰打电话,顾晏辰很快赶来,陆辰和陆泽也一起过来了。
别慌,陆辰说,苏晴手里的可能不是最终版,我们现在修改插画,让对手的产品失去价值。
陆泽也点头:我帮你拍新素材,你根据素材改画。
林晚看着他们,心里有了底气:好,我们现在就开始!
接下来两天,林晚和陆泽去采风拍新素材,顾晏辰调查竞争对手,陆辰帮忙出谋划策。插画展当天,林晚修改后的作品惊艳全场——《钟楼相守》里加了老夫妻手中的旧照片,《大桥灯火》里添了年轻人带的家乡特产,细节满满。
而苏晴所说的竞争对手,推出的产品和林晚修改后的插画完全不符,被质疑抄袭,名声扫地。苏晴气得浑身发抖,却无能为力。
插画展圆满成功,晚上庆祝时,顾晏辰举杯:为了晚晚的成功,也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林晚看着身边的人,心里暖暖的——只要有支持的人,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第十一章
插画集筹备启动,背后竟有神秘推手
插画展结束后,赵曼找到林晚,笑着递过一份出版社合作意向书:你的《城市温暖》系列太受欢迎了,观众都在问能不能买画集,出版社已经主动联系我,我们一起把画集做出来吧。
林晚看着意向书上《城市温暖》插画集出版计划的字样,指尖微微发颤——出版画集是她从高中开始的梦想,如今终于要实现了。我当然愿意!她用力点头,眼眶泛红。
接下来的日子,工作室成了三人的战场:林晚白天整理插画原稿,晚上坐在电脑前写每幅画背后的故事,比如《夜归》里的便利店老板,其实是她小时候认识的邻居;顾晏辰利用人脉联系了业内顶尖的装帧设计师,每天下班就来帮她筛选封面素材;陆辰则负责文字润色,他总能精准地把林晚想表达却没说出口的情绪,转化成细腻的文字。
就在一切按部就班推进时,林晚发现了不对劲——她的画集还没官宣,就有好几家主流艺术媒体发文推荐,标题全是年度最值得期待的温暖系插画集;连从不推荐新人的艺术评论家李建明教授,都在微博上提到林晚的作品,让城市有了温度。
赵总,是您帮我联系的媒体吗林晚忍不住问。
赵曼摇头:出版社只做了基础宣传,这些推荐都是自发的。我还以为是顾总安排的。
林晚又问顾晏辰,他也否认:我只帮你对接了设计师,没联系媒体。一旁的陆泽也说:我就发了条朋友圈推荐,没这么大影响力。
几人面面相觑,到底是谁在背后帮她林晚心里疑惑,却也没再多想——不管是谁,这份善意都让她更有动力,她只想把画集做好,不辜负这份期待。
几天后,林晚去出版社对接排版,编辑笑着说:林老师,您人脉真广啊,连李教授都主动问我们画集的上市时间,说要给您写序言。
林晚更惊讶了,她根本不认识李教授。回家后,她翻出陆辰帮她整理的资料,突然看到一张旧报纸——上面有篇李教授的采访,提到十年前曾受一位姓陆的摄影师启发,才开始关注民间艺术。
她猛地抬头看向正在帮她校对文字的陆辰:陆大哥,您认识李建明教授吗
陆辰愣了一下,笑着点头:以前在国外办摄影展时认识的,算是忘年交。我跟他提过你的画,说你能把城市里的小温暖画活,没想到他真的关注了。
林晚这才明白,原来神秘推手是陆辰。她心里满是感激,却没说破——有些善意,默默记在心里就好。
第十二章
插画集爆火后,突然找上门的恩师是谁
《城市温暖》插画集上市当天,林晚在书店签售,队伍从三楼排到一楼。她握着笔,认真地在每本画集上签名,偶尔抬头和读者聊两句,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签售会进行到一半,助理走过来轻声说:林老师,有位自称‘周明远’的老先生找您,说是您的大学恩师。
林晚愣了一下——周明远是她大三时的代课老师,只教过一个学期,后来听说出国深造了,毕业后就断了联系。请他到休息区等我吧。
签售结束后,林晚快步走到休息区,看到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老人,手里拿着一本《城市温暖》,封面上写满了批注。周教授
周明远抬头,笑着起身:晚晚,好久不见,还记得我啊。
当然记得,您当年还夸过我的《巷口》呢。林晚让座,递过一杯水。
周明远接过水杯,翻到画集里《巷口》的复刻版,叹了口气:当年那幅画,本该拿奖的。
林晚愣住了——大三那年,她的《巷口》系列入围了全国插画大赛,却最终没收到任何消息,老师只说未通过初审。
其实你当年拿了二等奖。周明远从包里拿出一份泛黄的获奖证书,推到她面前,是我把你的证书扣下了。
林晚的手猛地攥紧,指尖泛白:您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年大赛的赞助商是我老同学,他想让自己的侄女拿奖,找我帮忙。周明远的声音带着愧疚,我当时鬼迷心窍,想着能帮学院争取更多资源,就把你的作品换成了他侄女的。这些年在国外,我一直良心不安,这次回来看到你的画集,实在忍不住想跟你道歉。
林晚看着证书上二等奖的字样,心里五味杂陈。大三那年,她靠兼职攒画具,满心期待获奖能让父母骄傲,结果等来的却是失望。
您现在说这些,还有意义吗林晚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知道道歉晚了,但我想弥补。周明远拿出一张银行卡,这里面是当年的奖金和我的补偿,你收下。另外,我已经联系了大赛组委会,他们愿意补发证书,还想请你当明年的评委。
林晚把银行卡推回去:奖金和补偿我不能要,证书也不用补发了。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我现在很好。评委的事,我会考虑。
送走周明远后,林晚坐在休息区,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顾晏辰走过来,握住她的手:别难过,那些错过的,现在都用更好的方式回来了。
林晚点头,看着窗外的阳光——是啊,当年的遗憾,早已被现在的成就填满。她拿起画集,翻开扉页,在空白处写下:所有经历,都是成长的养分。
第十三章
陆辰的反常举动,他的身体藏着秘密
插画集爆火后,林晚的工作室忙得不可开交,陆辰和陆泽成了常驻嘉宾——陆辰帮她整理后续合作的资料,陆泽帮她拍摄插画的细节照片,用于衍生品开发。
可林晚渐渐发现,陆辰最近有些不对劲。上次陪她去麦田采风,他走了没几步就捂着胸口停下,额头上冒冷汗;昨天在工作室校对文字,他突然咳嗽起来,咳得很厉害,脸色瞬间苍白。
陆大哥,你是不是感冒了林晚递过水杯,满眼担忧。
陆辰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勉强笑了笑:没事,老毛病了,过两天就好。他故意转移话题,你那幅《麦田守望》的配色,再调亮点会更有生机。
林晚没再多问,心里却记挂着。晚上,她跟顾晏辰提起这事,顾晏辰的脸色沉了下来:其实……辰哥当年救我时,呛了很多水,落下了肺炎的病根,这些年在国外一直没治好,天气一冷就容易犯。他不想让我们担心,所以一直瞒着。
林晚心里一紧:那我们带他去医院检查啊!不能让他硬扛。
我劝过他很多次,他总说没事。顾晏辰叹了口气,明天我以‘谈合作’为由,拉他去医院,不管怎么样,都得让他做个体检。
第二天,顾晏辰果然把陆辰骗到了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把顾晏辰叫到办公室,脸色凝重:病人的肺部感染加重了,还有并发症,必须尽快住院治疗,不能再拖了。
顾晏辰拿着化验单,手都在抖。他走出办公室,看到陆辰坐在走廊的椅子上,正看着窗外的树发呆,神色平静。辰哥,医生说你需要住院。
陆辰接过化验单,看了一眼,笑着说:没事,我在国外也经常住院,过几天就好了。
这不是小事!顾晏辰的声音有些激动,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我们是兄弟,你有困难应该跟我说!
陆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不想让你担心,也不想影响晚晚的工作。她现在正是关键期,不能分心。
顾晏辰没再说话,转身去办住院手续。林晚得知消息后,赶紧赶到医院,看到陆辰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心里很不是滋味:陆大哥,你放心住院,工作室的事有我和陆泽呢,你别操心。
陆辰笑着点头,从床头柜里拿出一个笔记本:这里面记了些麦田采风的建议,你看看,或许对你的新画集有帮助。
林晚翻开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有手绘的草图,心里满是感动——他都病成这样了,还在为她的画集操心。
第十四章
病房里的约定,麦田婚礼的雏形初现
陆辰住院后,林晚每天都会去医院看望他,有时带刚画好的草图,让他提意见;有时带自己做的粥,看着他喝完才放心。顾晏辰也推掉了很多应酬,每天下班就去医院,陪陆辰聊天。
这天,林晚带着《麦田新绿》的草图去医院,刚走进病房,就看到陆辰拿着相机,对着窗外的夕阳拍照。陆大哥,你身体还没好,怎么还拍照她赶紧走过去,把草图放在床边。
陆辰放下相机,笑着说:躺着也是躺着,拍点照片解闷。你这张草图不错,麦田的层次感再加强点就更好了。他拿起笔,在草图上圈了圈,这里可以画几株刚发芽的麦苗,代表希望。
林晚点点头,坐在病床边,看着陆辰认真修改草图的样子,突然说:陆大哥,等你病好了,我们去麦田办一场‘麦田画会’吧邀请喜欢插画和摄影的人一起采风,肯定很有意义。
陆辰眼睛一亮:好主意!不过……他顿了顿,看着林晚和刚进门的顾晏辰,笑着说,不如办一场‘麦田婚礼’你们结婚两年,都没办过像样的婚礼,在麦田里办一场,肯定很浪漫。
林晚愣了一下,脸瞬间红了。顾晏辰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看着陆辰:辰哥,你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陆辰笑着说,我还可以帮你们拍婚纱照,用麦田做背景,肯定好看。你们要是同意,我现在就开始策划。
林晚看着顾晏辰,顾晏辰的眼神里满是期待。她点头:好,我们就办一场麦田婚礼。
接下来的日子,陆辰在病房里开始工作——他画了婚礼现场的布置图,选了适合麦田的婚纱款式,还联系了以前认识的摄影师朋友,邀请他们来帮忙。林晚和顾晏辰则利用周末去郊区考察麦田,最终选定了一片一望无际的麦田,那里的麦子长势很好,金黄一片时肯定很美。
陆泽也忙着帮忙,他负责婚礼的宣传,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麦田婚礼的消息,没想到吸引了很多网友关注,还有一些插画师和摄影师主动联系,想参加婚礼并一起采风。
婚礼定在一个月后,那时的麦田刚好金黄。陆辰的病情也有所好转,医生说只要按时治疗,就能出院参加婚礼。
这天,林晚和顾晏辰去医院,陆辰把一本相册递给他们: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婚礼纪念册’,里面有我拍的麦田照片,还有空白页,留给你们放婚纱照和婚礼照片。
林晚接过相册,里面的照片拍得很美,阳光洒在麦穗上,像金色的海洋。她抬头看着陆辰,眼里满是感激:陆大哥,谢谢你。
陆辰笑着说:我们是朋友,不用这么客气。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们幸福。
第十五章
婚礼前夕的变故,陆辰的秘密终究藏不住
距离麦田婚礼还有三天,林晚和顾晏辰在麦田里布置现场,陆泽在调试摄影设备,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中。突然,林晚的手机响了,是医院打来的:请问是陆辰的家属吗他刚才突然咳血,病情恶化,正在抢救,请你们赶紧来医院!
林晚的手机啪地掉在地上,她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对着顾晏辰和陆泽大喊:陆大哥出事了,在医院抢救!
三人驱车赶往医院,一路上,林晚的手都在抖,眼泪止不住地掉。到了医院,抢救室的灯还亮着,陆泽蹲在走廊上,双手抱着头,肩膀不停颤抖。顾晏辰拍了拍他的肩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心里也慌得厉害。
过了很久,抢救室的灯灭了,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摇了摇头:我们已经尽力了,病人的肺部功能严重受损,还伴有其他并发症,现在情况很不稳定,能不能挺过去,就看今晚了。
林晚和顾晏辰都愣住了,陆泽忍不住哭了出来: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哥!
医生叹了口气:我们会尽力,你们做好心理准备。
晚上,三人守在病房外,谁也没说话。林晚想起陆辰在病房里帮她修改草图的样子,想起他策划婚礼时的笑容,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
凌晨一点,护士走出来说陆辰醒了,想见他们。三人赶紧走进病房,陆辰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得像纸,呼吸微弱。哥!陆泽扑到床边,眼泪掉在陆辰的手上。
陆辰睁开眼睛,看着他们,笑了笑:别……别哭,我没事。他转向林晚和顾晏辰,婚礼……还办吗
林晚点头,眼泪掉了下来:办,我们等你好了一起办。
陆辰摇了摇头:不用等我了……我知道自己的身体……婚礼明天就办吧,我想看着你们结婚。
顾晏辰蹲在病床边,握住他的手:辰哥,你别胡说,你会好起来的。
陆辰从枕头下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林晚:这是我给你们写的婚礼致辞,还有我这些年拍的照片,里面有很多麦田的照片,或许对你的新画集有帮助。他又看向陆泽,小泽,以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帮我看着晚晚和晏辰,别让他们受委屈。
陆泽点头,泣不成声。陆辰的呼吸越来越微弱,他看着林晚和顾晏辰,轻声说:你们……一定要幸福……说完,他的手垂了下去,眼睛永远地闭上了。
病房里一片寂静,只有陆泽的哭声。林晚和顾晏辰站在原地,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那个总是温和笑着的陆大哥,再也不会回来了。
第二天,他们取消了婚礼,办理了陆辰的后事。陆泽把陆辰的相机和照片交给林晚:哥说,他的照片想让你放进画集里,让更多人看到麦田的美。
林晚接过相机,心里满是悲痛,却也坚定了信念——她要完成陆辰的心愿,把他的故事和温暖,都画进画里。
第十六章
重拾画笔,以画为念延续温暖
陆辰走后的一个月,林晚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画架上蒙着布,颜料盒落了薄尘——曾经让她充满力量的画笔,如今碰一下都觉得沉重。工作室角落,陆辰留下的相机、笔记本和未完成的婚礼策划图堆在一处,阳光落在相机镜头上,折射出的光斑晃得她眼睛发疼。
顾晏辰每天下班就来工作室,不催她画画,只是默默陪她坐着,有时带她爱吃的桂花糕,有时讲公司里的趣事。陆泽也常来,抱着陆辰的旧相册翻,偶尔念几句哥哥写的摄影笔记:拍麦田要等风来,麦穗晃动时,光会跟着跳舞,就像有生命一样。
这天,顾晏辰搬来一个纸箱,里面是他和陆辰少年时的旧物——泛黄的球衣、褪色的贺卡,还有一本厚厚的影集。他翻开影集,指着一张照片:你看,这是辰哥救我那年拍的,他刚从水里上来,冻得发抖,还笑着说‘以后我罩你’。
照片里,少年陆辰浑身湿透,却把外套裹在顾晏辰身上,眉眼弯弯。林晚的手指抚过照片,眼泪掉在纸页上:他总是这样,什么都替别人着想。
所以我们更不能让他失望。顾晏辰握住她的手,辰哥说过,你的画笔能传递温暖,现在,你要把他的温暖也画进去,让更多人知道他的故事。
这时,陆泽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幅卷起来的画:这是哥在医院画的最后一张草图,他说等你想画画了,就把这个给你。
林晚展开画纸——上面是一片金黄的麦田,麦田中央有个模糊的身影,背着相机,朝着夕阳的方向走,旁边写着一行小字:晚晚,别停,继续画下去,我在风里看着你。
林晚深吸一口气,走到画架前,扯下蒙布,拿起落尘的画笔。她蘸取金色颜料,在画纸上勾勒——把陆辰的身影画得清晰些,给他添上温和的笑容;在他身后画几株刚发芽的麦苗,代表希望;天空上,画一朵像笑脸的云,就像他从未离开。
顾晏辰和陆泽看着她动笔的背影,悄悄退到门口。工作室里,画笔摩擦画纸的沙沙声,终于再次响起,伴着窗外的风声,像一场温柔的重逢。
第十七章
画集出版,麦田里的重逢
半年后,《麦田里的守望者》插画集出版。封面是林晚完成的那幅麦田图——背着相机的陆辰走向夕阳,云朵是笑脸,麦苗是新绿,下方印着一行字:致陆辰,致所有守护温暖的人。
签售会定在郊区的麦田边,临时搭建的白色帐篷前,读者排起长队。林晚穿着米白色连衣裙,胸前别着陆辰送她的麦田形状胸针,手里握着他留下的钢笔,认真地在每本画集上签名。
林老师,《风里的相机》那幅画,我看一次哭一次。一个女生递过画集,您笔下的陆辰,就像我过世的哥哥,总把好的留给别人。
林晚抬头笑了笑,在画集扉页写下:他没离开,只是换种方式陪我们。
签售到一半,一个穿浅灰风衣的男人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本画集和一台旧相机——是陆辰的主治医生张医生。林小姐,我是陆辰的医生,他去世前说,要是画集出版了,让我替他来买一本。张医生递过相机,这是他在国外用的相机,里面还有没导出的照片,他说让您看看,或许能帮到您的新创作。
林晚接过相机,指尖颤抖。她打开相机相册,里面全是她的身影——有她在麦田采风的侧影,有她在工作室改画的专注模样,最后一张是陆辰去世前一天拍的:医院窗外的夕阳,下面写着晚晚的签售会,肯定像夕阳一样暖。
他在国外时,总翻您的画集,说您是他见过最有力量的姑娘。张医生补充道,他还说,等您的画集火了,要帮您在国外办展,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的城市温暖。
林晚的眼泪掉在相机上,却笑着说:谢谢您,我会完成他的心愿。
签售会结束后,林晚、顾晏辰和陆泽带着画集去了陆辰的墓地。墓碑前,他们摆上画集和一束金黄的麦穗,林晚蹲下身,轻声说:陆大哥,画集出版了,很多人喜欢您的故事。我们还成立了‘麦田基金’,帮像您一样喜欢艺术的孩子圆梦,您放心吧。
风拂过麦田,麦穗沙沙作响,像是陆辰的回应。顾晏辰握住林晚的手,陆泽举起相机,拍下这张合影——三人站在麦田里,身后是墓碑,面前是金黄的麦浪,画集摊开在墓碑前,扉页的笑脸云朵,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第十八章
终章:温暖永不落幕
一年后,麦田艺术工坊正式落成。工坊外墙画着林晚的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全景图,陆辰的身影站在最中央,身边围着一群拿着画具和相机的孩子;院子里,陆辰留下的相机被放在玻璃展柜里,旁边贴满了孩子们的画作,每幅画里都有一朵笑脸云。
这天,工坊举办第一届小守望者写生节,三十个受麦田基金资助的孩子,在麦田里支起画架。林晚穿着牛仔裤,蹲在一个小女孩身边,教她调麦田的金色;顾晏辰帮孩子们搬画具,额头上沾着汗却笑得开心;陆泽举着相机,记录下孩子们的笑脸,镜头角度和陆辰当年一模一样。
夕阳西下时,孩子们把画摆成一排,最中间的画纸上,一个小女孩画了四个人——她、林晚、顾晏辰,还有背着相机的陆辰,天空上的云朵连成一句话:我们一起守着麦田。
林晚看着画,突然想起陆辰在病房里说的话:温暖是能传承的,就像麦田,一季又一季,生生不息。
晚上,三人坐在工坊的露台上,喝着热茶,翻着孩子们的画作。顾晏辰拿出一份文件:出版社想把孩子们的画和陆辰的照片合出一本画集,叫《小守望者的麦田》,你觉得怎么样
林晚点头:好啊,还要加上陆辰的摄影笔记,让孩子们知道,有个叫陆辰的叔叔,用相机守护了一辈子温暖。
陆泽笑着补充:我联系了张医生,他说国外的美术馆愿意帮我们办‘城市温暖’展,下个月就可以筹备了。
风里带着麦田的香气,林晚抬头看向天空,月亮挂在枝头,云朵又变成了陆辰的笑脸。她知道,这场关于温暖的故事,不会结束——陆辰的相机还在记录,她的画笔还在传递,孩子们的笑声还在麦田里回荡,而她和顾晏辰的爱,也会像麦田一样,在岁月里慢慢沉淀,长出新的希望。
陆大哥,我们会带着你的心愿,一直走下去。林晚对着天空轻声说,手里的画笔,在月光下泛着温柔的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