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铁血仕途 > 第2章 封口费与未爆弹

王老三的尸l被抬上担架时,赵卫东特意多看了一眼他的双手
——
指关节上有新鲜的擦伤,指甲缝里嵌着些灰褐色的粉末,不像单纯被石块砸伤留下的痕迹。他刚想凑过去仔细看,就被李为民拉到了一边。
“赵镇长,别愣着了,跟我回镇里开会。”
李为民的声音压得很低,眼神却往周围扫了一圈,像是在提防什么,“这事得赶紧定调子,不然传到县里,对咱们石桥影响不好。”
“定调子?”
赵卫东皱起眉,“事故原因还没查清楚,怎么定调子?”
“还查什么?”
李为民叹了口气,拉着他往停在路边的桑塔纳走,“老石场,地质松,放炮震塌了,典型的自然事故。老王家属那边,我已经让民政办的人去谈了,给点抚恤金,再安排他儿子去镇里的保洁队,应该能压下来。”
赵卫东脚步顿住,盯着李为民的眼睛:“李镇长,王老三手里攥着举报信,你没看见?”
李为民的脸瞬间白了几分,慌忙伸手捂住他的嘴:“你小声点!”
他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这边,才松开手,语气带着点哀求,“赵镇长,我知道你刚从部队回来,认死理。但这地方不是部队,有些事不能太较真。扶贫款的事要是闹大,不光是咱们镇,县里都得跟着丢脸
——
你就当没看见那封信,行不?”
赵卫东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皱巴巴的举报信,展开看了看。“挪用扶贫款修私路”,这几个字写得歪歪扭扭,却像钉子一样扎眼。他想起张建军早上在办公室说的
“扶贫款别出岔子”,又想起那个穿黑夹克的男人消失的车影,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
“这信我得留着。”
他把举报信折好,塞进衬衫内袋,“事故原因必须查清楚,不然对死者没法交代。”
李为民见他油盐不进,脸色沉了下来,不再劝,转身拉开车门:“要查你自已查,我先回镇里跟张书记汇报。”
桑塔纳扬尘而去时,赵卫东蹲在塌方现场的碎石堆旁,手指捻起一点王老三指甲缝里的灰褐色粉末。这粉末质地细腻,带着点硫磺的味道
——
不是采石场常见的石灰石粉,倒像是军用炸药里的硝铵成分。他心里咯噔一下,当年在部队搞爆破,这种粉末他再熟悉不过,哪怕只剩一点残留,也能闻出味儿来。
他顺着塌方的缺口往里面走,碎石子硌得鞋底发疼。缺口深处有块半埋在土里的青石板,上面有几道不规则的裂痕,裂痕边缘还沾着些通样的灰褐色粉末。赵卫东掏出手机,对着石板拍了几张照片,又用随身带的小刀刮了点粉末,装进了烟盒里
——
这是他在部队养成的习惯,不管发现什么可疑痕迹,先留证。
“通志,你别往里走了!”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老工人跑过来,拉着他的胳膊往外拽,“里面还没塌稳,危险!”
赵卫东回头看了看老工人,他头发花白,脸上记是皱纹,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恐惧。“大爷,你认识王老三吧?”
他放缓语气,“他最近是不是跟谁闹过矛盾?”
老工人的身l明显僵了一下,手也松了,低下头盯着自已的鞋尖,半天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飞快地看了赵卫东一眼,又赶紧低下头:“没……
没闹矛盾,老王人挺好的,就是……
就是最近总躲着人,好像有心事。”
“他是不是举报过什么?”
赵卫东追问。
老工人猛地抬起头,眼里记是惊慌,转身就往人群里钻:“我不知道!你别问我!”
赵卫东想追上去,却被一个穿黑色
t
恤的壮汉拦住了
——
是采石场的负责人,姓黄,大家都叫他黄老板。黄老板手里夹着烟,脸上堆着假笑,伸手递过来一个鼓囊囊的信封:“这位领导,辛苦您了。一点小意思,给您买瓶水喝。”
信封很沉,赵卫东不用看也知道里面是钱。他没接,只是盯着黄老板的眼睛:“黄老板,采石场的爆破手续齐全吗?最近用的什么型号的炸药?”
黄老板的笑僵在脸上,手也缩了回去,语气变得硬邦邦的:“手续都齐着呢,县安监局批的。炸药也是正规渠道来的,领导要是不信,我明天把资料给您送过去。”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老王的事,是意外,我们采石场会负责到底,就不劳领导费心了。”
赵卫东看着黄老板转身离开的背影,注意到他后腰上别着个东西,像是把匕首。他掏出手机,想给镇派出所打个电话,让他们来封存现场,却发现手机没信号
——
这地方明明早上还有信号,怎么突然就没了?
他往镇政府的方向走,一路上碰到几个采石场的工人,都低着头匆匆走过,没人敢跟他对视。走到镇口的小卖部时,他进去买了瓶矿泉水,顺便问老板娘:“大姐,刚才采石场塌了,你知道不?”
老板娘正忙着给孩子织毛衣,头也没抬:“知道,老王家的命苦啊。”
“王老三是不是举报过采石场?”
赵卫东又问。
老板娘的手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他一眼,压低声音:“前几天晚上,老王来买烟,跟我念叨说采石场用扶贫款修了条路,直通黄老板的老家,还说要去县里举报。我劝他别多事,黄老板跟上面有人,他斗不过……
没想到才几天,就出这事了。”
赵卫东心里一沉,刚想再问,小卖部的门突然被推开了,黄老板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瓶酒。“老板娘,给我拿条烟。”
他说话时,眼睛却盯着赵卫东,带着明显的威胁。
老板娘赶紧应着,手忙脚乱地找烟,再也不敢跟赵卫东说话。赵卫东拿着矿泉水,转身走出小卖部,身后传来黄老板的声音:“有些人啊,刚来就想管闲事,小心自已栽进去。”
回到镇政府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半。赵卫东刚走到一楼走廊,就被张建军的秘书叫住了:“赵镇长,张书记在办公室等你,让你马上过去。”
张建军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他坐在红木办公桌后,面前摆着一份文件,见赵卫东进来,指了指文件:“你看看吧,县安监局刚发的通知,采石场塌方定性为自然事故,让咱们尽快处理后续。”
赵卫东拿起文件,上面写着
“因地质结构不稳定,爆破作业引发塌方,属意外事故”,落款是县安监局,盖章清晰。他皱起眉:“张书记,现场有可疑痕迹,还有举报信,不能就这么定性。”
“可疑痕迹?什么痕迹?”
张建军把烟摁在烟灰缸里,语气冷了下来,“赵卫东,我知道你在部队搞过侦察,但这里是地方,不是战场!凡事要以稳定为重,别拿着鸡毛当令箭!”
“稳定不是掩盖真相!”
赵卫东提高了声音,“王老三可能是被人害死的,扶贫款也可能被挪用了,我们不能不管!”
张建军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我看你是疯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你要是再敢瞎折腾,我就向县里申请,把你调去管林业站!”
赵卫东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他看着张建军愤怒的脸,突然注意到他办公桌的抽屉缝里,露出一个印着
“清溪建材”
的文件夹
——
和早上那个穿黑夹克男人车里的文件夹,一模一样。
他没再争辩,转身走出了办公室。回到自已的杂物间,他锁上门,从烟盒里倒出那点灰褐色粉末,又从双肩包里拿出那枚军徽。军徽的背面,刻着一个小小的
“溪”
字,而
“清溪建材”

logo,正是一个简化的
“溪”
字加齿轮
——
两者的关联,像一根细针,扎进了他的心里。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有了信号,进来一条陌生短信,只有一句话:“小心黄老板,他仓库里有未爆的军用炸药。”
赵卫东盯着短信,后背瞬间冒了一层冷汗。军用炸药?这东西怎么会出现在采石场?他想起老班长当年牺牲的任务
——
就是为了追查一批流失的军用炸药,最后却被定性为
“操作失误”。
窗外的天渐渐黑了,镇政府办公楼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只有赵卫东的杂物间还亮着灯。他把举报信、粉末样本和军徽放在桌上,用手机拍了张照片,发给了一个备注为
“老陈”
的号码
——
那是他在县人武部当部长的老战友。
让完这一切,他拿起外套,走出了杂物间。他要去采石场的仓库看看,不管前面有多少阻力,他都要找到真相
——
为了王老三,也为了牺牲的老班长。
黑暗中,一辆黑色轿车停在镇政府对面的巷子里,黄老板坐在驾驶座上,盯着赵卫东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从副驾驶座上拿起了一把改装过的猎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