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家和林家人都要搬到省城,住房问题自然需要解决。
在新厂附近购置房产的事宜已经提上日程,同时还要考虑孩子们的上学问题,毕竟学校离家太远也不方便。
云泽阳和宋鹏程花了三天时间实地考察,最终筛选出几处合适的房源,就等着云菀来做最后决定。
云菀还是更偏爱独门独院的平房,不仅空间宽敞,晾晒衣物被褥也更为便利。
“这座院子位于服装厂和学校之间,去哪边都很方便。而且附近就有农贸市场,日常采购也很便利。”
宋鹏程推开院门,一边领着林父林母参观,一边详细介绍。
从公婆的眼神中,云菀读出了满意。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她当即决定就买这座院子。
与京市的房价相比,省城的房价简直不要太实惠。
当然,这也得益于梧桐服装厂良好的经营状况,五万元的房价对云菀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更何况这座院子维护得相当好,连厕所和浴室都是最新装修的。
搬家可不是说搬就搬的。
新家还需要添置一些家具,做些小的改造,同时新厂的仓库也需要修建。
云菀把这些工作都交给了大哥云泽阳负责。
王国涛去接另外两位战友了,张康健已经完全熟悉了送货路线,可以独立完成任务。
老厂一切如常,只是报名去省城的都是些年轻女工,年纪稍大有家庭的工人大多选择留在老厂。
这次服装厂能够顺利落户省城,赵建国功不可没。
原本省里对云菀租赁技校办厂一事存在分歧,是赵建国直接将此事作为重点项目汇报给陈有亮书记,等上面的批示和优惠政策下来,其他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饮水思源,云菀特意带着几件亲手为赵书记家人缝制的衣服登门拜访。
“怎么还带东西来?我帮厂里是出于政策支持,可不是徇私情。”
赵建国笑着指了指云菀手中的衣服,半开玩笑的说。
“赵书记您误会了。我今天来是想向您汇报厂里的发展规划,顺便让您看看我们的服装确实很有竞争力。”
云菀笑容自然,仿佛是在拜访朋友而非领导。
说着,云菀真的拆开带来的衣服,详细介绍起梧桐系列服饰的优点。
赵建国听得认真,虽然不主管企业,但管理之道都是相通的。
他亲自将衣服拿在手上,与平时购买的成衣进行对比。
“难怪你们的衣服这么畅销,确实让人心服口服。以后我得跟家里人说,买衣服就认准梧桐服装厂的,别家的可比不上你们的质量。”赵建国由衷赞叹道。
“赵书记,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更有底气了。今天登门,是真心实意来向您道谢的。”云菀真诚的说道。
两人促膝长谈许久,临别时赵建国执意要付衣服的钱,但碍于云菀是女同志,终究没能把钞票塞进她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