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推演北原,我成了乱世屯王 > 第6章 屯粮初成,暗流涌动引猜疑

晨光落在安粥棚的竹竿上,粥锅刚揭盖,腾起的白气被风扯成细缕。
陈砚舟站在棚口,看着领粥者有序地排着队,按工分领取口粮,一切井然有序。
尽管秩序已初步建立,但昨日捕捉到的异常信息仍让他心中隐隐不安。
他不动声色,将一枚新签递出,目光扫过人群眼角的倦意与指缝的泥垢。
秩序初立,但信任的根基仍浮于表层,稍有外力便可能裂开。
赵老栓提着空锅从棚后转出,低声说:“粮囤封条没动,豆袋照数堆着。”
陈砚舟点头:“准备账册,按昨日排布陈列。”
“差役真会来?”
“昨夜西街茶肆有人问‘安屯粮几石’,今日清晨又传‘豆价将翻倍’。”他右手指节再敲,“这不是流民能编的。”
话音未落,田界小道扬起尘烟。
两名差役牵马而至,皂靴踩进田埂湿土,一人抬手抖开卷纸:“县令有令,查屯粮实数与用工明细,不得阻拦。”
陈砚舟迎上前,袖口星图微动。
他早已料到这一日。
“账册在破庙前。”他侧身引路,“粮囤封条完好,可当场查验。”
差役互视一眼,冷笑着跟上。
破庙前,三张木桌并列:左桌摆着豆种留样与称量记录,中桌陈列工分竹签与记工簿,右桌摊开一张田亩草图,标注“首收区”与“灌溉规划”。
差役翻看账本,眉头越皱越紧:“十亩收十七石五斗?哪来的肥田能出这数?”
“豆株密植,腐土培根,人工轮作。”陈砚舟答,“可带您验粮。”
他亲自启封粮囤,倒出一袋豆子。
金粒倾落木盘,无杂无霉。
差役抓起几粒咬开,断面紧实。
另一人冷声道:“百姓传言你囤粮不售,致市价飞涨,可有此事?”
“粮未售一粒。”陈砚舟指向安粥棚,“每日放粥三锅,工分换粮,账目公开。若有人饿死,可来问责。”
差役语塞,翻账本的手顿了顿。
“有人报你藏粮图谋不轨。”他低声补了一句,重音落在“人”字上。
陈砚舟不动声色:“若查无实据,还请县令澄清流言,免伤民心。”
差役收起卷纸,冷哼一声,翻身上马离去。
赵老栓从庙角走出,压低嗓音:“他们走时,往西市方向去了。”
陈砚舟望着尘烟远去的方向,心中推演刷新:
查访动机:非例行巡查,实为施压
信息源头:县城粮商利益受损
传播路径:茶肆→流民→市集,三级扩散
谣言目标:瓦解“劳动换粮”信用l系
他转身走向安粥棚,脚步未停。
“明日放粥加倍。”他对赵老栓说,“工分照记,但不提前告知。”
三日后,晨雾未散,西街茶肆已坐记闲人。
“听说安屯要卖粮了?”
“卖?他巴不得饿死人好抬价!”
“昨儿我亲眼见,两个汉子为一签工分差点打起来,说‘全是骗人的’。”
陈砚舟坐在茶肆对面的杂货摊后,扮作收账小厮,耳听八方。
一名老妇端着粗碗走近,低声道:“陈公子,西市米行刘掌柜,前日与县衙师爷通饮,席间说‘该让他吐出来’。”
她顿了顿,“今早,他又让伙计去各棚传话,说‘安屯的粮,迟早要抢’。”
陈砚舟指尖轻敲桌面,推演启动:
信息节点:刘掌柜为中枢
传播模式:官商互通,借民口传谣
目的:制造恐慌,逼迫开仓低价售粮
他起身,将一枚铜钱塞入老妇手中:“辛苦了。”
老妇摇头:“我孙儿在您那记了五天工,活下来了。这不算报恩。”
陈砚舟回屯时,安粥棚前已聚起骚动。
两名新来流民扭打在地,一人夺过竹签怒吼:“你们都吃他的糖,我宁饿死也不受嗟来之食!”
围观者退开一圈,目光游移。
陈砚舟走入人群,未喝止。
他命人抬来一口豆袋,当场割开。
混合着野菜碎屑的口粮倾泻而出,灰黄粗糙。
“这是今日的粥。”他舀起一勺,分给周围流民,“你想饿死,我偏让你活着——活着看这地如何养活三百人。”
人群静默。
他抬手一挥:“即日起,粮账日晒于庙前木板,工分可随时核对。谁想查,现在就去。”
木板立于破庙前,炭笔写下当日收支:
收工分:87签
放粥:三锅,耗米四斗二升
库存余粮:十六石三斗
角落一行小字:“亩产推演:18石→目标20石”
流民们挤上前,手指抚过数字,有人低声念出声。
那争执者站在外围,盯着木板,嘴唇紧抿。
赵老栓低声问:“真让他们看账?”
“账不怕看。”陈砚舟盯着西市方向,“怕的是,有人不想让人看。”
当晚,陈砚舟独坐破庙,油灯下摊开一张草纸。
他以炭笔画出信息传播网,节点逐一标注:
西市米行→茶肆说书人→拾柴组头目→流民群l
县衙师爷→差役→查访
右手指节轻敲,推演浮现:
反制策略:切断二级传播链
执行方案:扶植独立信源(如老妇类人物)
风险点:若官商勾结深化,可能升级为“私藏兵器”指控
他吹灯,推门而出。
月光下,安粥棚的竹竿影子斜划过木板,那行小字“目标20石”被光影拉长,像一道刻进地里的线。
次日清晨,陈砚舟立于木板前,见一名流民蹲下,
用炭块在泥地上描摹账目。
旁边孩童跟着画,歪歪扭扭写下“工一”。
赵老栓走来,递上一碗凉粥:“西市米行今早降价三成。”
陈砚舟接过,未喝。
“他们怕了。”
“不是怕。”他盯着西街方向,“是换招。”
正说话间,一名差役匆匆赶来,不是昨日那两人。
他递上一张纸条,字迹非公文l,内容简短:
“刘掌柜昨夜闭门谢客,其子携银出城,走北驿道。”
陈砚舟捏着纸条,指节发白。
这不是县衙的作风。
是有人主动递消息。
他抬头问差役:“谁让你送的?”
差役摇头:“一个蒙面人,塞钱给门房,只说‘陈砚舟看了便知’。”
“你见过他?”
“身形瘦,左手有疤,说话带西疆口音。”
陈砚舟心中推演瞬间刷新:
信息源变更:出现第三方势力介入
特征匹配:西疆口音→黑市商路关联
左手疤痕:可能为旧伤,非战斗型
动机推测:破坏官商勾结,或另有所图。
若是破坏官商勾结,此举能搅乱当前局势,让官商相互猜忌;若是另有所图,或许想趁机在混乱中分一杯羹
他将纸条收入怀中,转身走向粮囤。
赵老栓跟上:“要追吗?”
“不。”他停步,望着粮袋堆叠的阴影,“让他们以为消息送到了。”
“可这是敌是友?”
陈砚舟右手缓缓敲击大腿,三下。
推演界面浮现:
未知变量权重:+05
应对策略:设饵反溯,以账目为引
他低声说:“从今日起,账板末尾加一行虚数——‘备用粮三石,藏于东沟旧窑’。”
赵老栓一惊:“那地方早塌了!”
“就怕有人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