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珩舟眼神柔和下来,瞧着他们单薄的小身板,和蔼道,“有没有好好吃饭啊?”
宋川和宋月齐齐点头,“有,我们喜欢吃饭。”
以前他们想吃吃不饱。
现在他们每天能吃饱饭,还可以吃好多好吃的。
姜瑶听得辛酸,又哭笑不得。
无意间对上男人看过来的眼神,她嘴角抽了抽,鬼使神差道,“我也喜欢吃饭。”
霍珩舟唇角忍不住上翘,目光掠过她看向孩子,沉声道,“真棒!乖乖吃饭,才能长得又高又壮!”
姜瑶脸一红,转头看向窗外。
六月天干物燥,山上禁明火,纸钱这些不能买。
途径花店的时候,姜瑶下车买了两束菊花。
外公外婆葬在雁鸣山的公墓区。
道路两旁树木繁茂,汽车沿着山路盘旋而上,最后停在墓园门口。
姜瑶下了车,看到墓园工作人员,正要询问外公外婆葬的位置。
“三排15和16号。”男人抱起两个孩子越过她,往后面走。
姜瑶顿了下,连忙跟上。
她望着眼前的男人,心里复杂,“你来过这里?”
“你外公外婆的后事,是我托人操办的。”
霍珩舟说完,没听到动静,转头看到她迷茫的表情,挑眉道,“你不会没收到我的信吧!”
姜瑶抿着唇,没吱声。
当初下乡,他给她寄的信,她看都没看,就扔了。
后来,就没收到他的信了。
外公外婆去世,还是陈婶寄信告诉她的。
姜瑶看着他,“陈婶说外公外婆的后事是他学生操办的。”
霍珩舟眼尾一挑,在第三排15号停下脚步,“我不是你外公外婆的学生?”
男人看向她,高大的身形把女人衬托的越发秀美。
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细碎的光影落在两人脸上。
一排排的墓碑静静矗立在墓园,四周是茂密的山林,安静肃穆。
姜瑶愣了下,转而望向墓碑上的外公。
这样说,倒也没错。
外公外婆教了他很多东西。
霍珩舟把两个孩子放下来,望着两位恩师的照片,鞠了一躬,沉声道,“老师,姜瑶回来了。”
姜瑶注视着墓碑上的外公外婆,听到他这样说,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她把两束菊花恭敬放到两个墓碑前,而后又带着小月小川站在他们面前,鼻音很重,“外公,外婆,我回来了。”
说着,对着墓碑深深鞠了一躬。
又对两个孩子道,“叫人。”
宋月和宋川看到妈妈无声的流泪,也严肃起来,朝着墓碑上慈眉善目的爷爷奶奶鞠了一躬,喊道,“太外公、太外婆。”
姜瑶擦了擦眼泪,拉着宋月宋川,看了眼不远处的王大力,还没开口,霍珩舟就知道她要干什么。
“小月,小川,跟叔叔去那边玩,让你妈妈和长辈们说说话。”霍珩舟和两小只说话时,凌厉的五官变得柔和起来。
宋月宋川点点头,“好。”
姜瑶想说他多嘴,但想到他帮忙安葬了外公外婆,又把话憋了回去。
霍珩舟一左一右牵着宋川宋月,朝远处走去。
空气中飘着泥土和草木混合的清苦味。
姜瑶收回视线,见墓碑地面的缝隙里有小草冒出来,她蹲下来一颗一颗清理。
“外公,外婆,”她抬头看了眼墓碑上的两个老人,揪着草,语气沉闷,“结婚的时候,我给你们写过信,是开心的。”
她顿了下,用力扯出扎在石缝里韧性的草根,“现在我要离婚了,也是开心的。”
山林的风吹过来,带来一丝凉意,鸟鸣放大了四周的幽静。
姜瑶把墓碑四周的野草拔光后,站起身,“外公外婆,过段时间,我要去汎县,你们一定要保佑我找到他们。”
汎县在西北地区,是姜家1966年下放的地方。
姜瑶下乡前二年,就跟爸妈他们失去了联系。
如今10年过去了,寄过去的信依然石沉大海。
所以,她要亲自去找爸妈和哥哥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