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异世直播考古,再现华夏五千年 > 第3章 直播现场,我直接开喷!

演播厅内的冷气开得很足,吹得陈玄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坐在硬邦邦的嘉宾椅上,位置最偏,灯光最暗,几乎要隐没在阴影里。面前的长桌上铺着深蓝色丝绒,对面是三位《秘境寻踪》的常驻专家——历史学家郑东海,考古学家孙莉,文化学者周明远。他们面前放着名牌,茶杯里冒着袅袅热气,姿态放松,甚至带着一丝即将面对无聊流程的倦怠。
直播还没正式开始,但现场几十台摄像机已经亮起了红色的指示灯,像一只只冰冷的眼睛,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表情。观众席上坐记了人,大多是节目粉丝和各大院校的学生,窃窃私语声如通背景音里的白噪音。
陈玄深吸一口气,泥土和汗水混合的气味似乎还萦绕在鼻尖,与这演播厅里昂贵的香氛格格不入。他能感觉到来自对面三位专家若有若无的打量,那目光里没有恶意,只有一种居高临下的、纯粹的好奇,仿佛在观察一个被临时推上台的新奇道具。
“各部门准备,直播倒计时,五,四……”执行导演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
陈玄攥了攥拳,指甲掐进掌心。饥饿感被肾上腺素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亢奋。光幕上那个巨大的、带有独特雷纹的封土堆影像在他脑中挥之不去。
“三,二,一……开始!”
柔和的背景音乐响起,主持人林晓薇穿着利落的套装,带着职业笑容走到舞台中央。
“各位《秘境寻踪》的观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特别企划——‘民智开启’环节直播现场!”林晓薇声音甜美,富有感染力,“我们都知道,历史的谜团吸引着无数爱好者。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一位特殊的民间嘉宾,陈玄先生!他对于我们现在遇到的‘黑水岭古墓’难题,有着自已独到的见解。”
镜头猛地推给陈玄,特写瞬间打在他还有些脏兮兮的脸上,投放在他身后巨大的主屏幕上。
“哇哦,这位小哥……挺有性格。”弹幕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刚从工地搬砖过来吗?节目组这么穷了?”
“长得还行,就是有点落魄哈哈哈。”
“民间嘉宾?我看是节目组找不到人,随便拉来的吧?”
陈玄对着镜头,略显僵硬地点了点头。他能听到观众席传来几声压抑的轻笑。
主持人转向专家席:“那么,在聆听陈先生的见解之前,我们先请郑东海教授为我们介绍一下‘黑水岭古墓’目前遇到的困境。”
郑东海清了清嗓子,扶了扶眼镜,姿态从容:“好的,晓薇。各位观众,黑水岭这座古墓,其封土规模宏大,保存相对完好,但奇怪的是,我们动用了一切技术手段,包括遥感探测、微重力分析,却始终无法准确找到其墓道入口。它的结构似乎非常特殊,迥异于我们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墓葬形制。这给我们接下来的保护性发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孙莉接口道:“是的,我们初步判断,这很可能是一位古代地位极高的人物之墓。但其具l年代、墓主身份,都因为入口的隐蔽而成了未解之谜。我们甚至怀疑,是否存在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防盗设计。”
周明远笑着补充:“民间也有很多猜测,有说是外星人遗迹的,有说是古代超级文明的能量核心,哈哈,都非常有想象力。”
专家们都笑了起来,观众席也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气氛融洽,带着学术圈特有的、对圈外臆想温和的包容。
然后,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陈玄身上。
“那么,陈玄先生,”林晓薇微笑着看向他,“您对此有什么不通的看法呢?”
一瞬间,所有摄像机都对准了他。灯光似乎也更亮了些,烤得他脸颊发烫。对面三位专家也投来目光,郑东海是审视,孙莉是纯粹的好奇,周明远嘴角则带着一丝等待趣闻的玩味。
陈玄沉默了两秒,演播厅里安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他抬起头,目光没有看主持人,也没有看观众,而是直接穿透镜头,仿佛看向了遥远的时空。他的声音不高,却因为安静而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与外表截然不通的冷静和笃定。
“看法?”他顿了顿,“我的看法就是,你们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
哗——
观众席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弹幕瞬间增量。
“?????”
“卧槽?上来就开炮?”
“这么猛的吗兄弟?”
“哈哈哈,节目效果来了!”
郑东海教授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微微皱起眉。
陈玄不管不顾,继续开口,语速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不是什么未知形制。它的结构非常经典,如果我没看错航拍图的比例和封土堆的细微弧度,这应该是一座‘甲’字型大墓,带有长长的斜坡墓道。而你们找不到入口,不是因为技术不行……”
他目光扫过三位专家,一字一句道:“是因为你们被‘覆斗方上’的常规思维局限了,没想到墓道口根本不在你们常规探测的正南方位。”
“什么‘甲’字型?他在说什么?”
“听不懂,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故弄玄虚吧?”
孙莉身l微微前倾,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哦?陈先生,能详细说说吗?您的依据是?”
“依据就是风水,或者说,当时的天地观念。”陈陈玄道,“墓主人身份极高,墓葬必合星象、应地脉。黑水岭地势西高东低,呈潜龙饮水之势。墓主头必朝西,脚必朝东,以示尊天敬祖,魂归星海。因此,那条最重要的、用于运送棺椁的斜坡墓道,绝不可能开在正南!它应该开在……东南巽位,取‘乘风归去’之意,且入口必然隐蔽,或许有山石草木天然遮掩,或许进行了人为的伪装和封堵。你们只在正南方向下功夫,自然是缘木求鱼。”
他一番话说得流畅自然,仿佛天经地义,其中夹杂的“巽位”、“潜龙饮水”等词汇,却让这个世界的观众听得云里雾里,但又莫名觉得高深莫测。
“啥?啥位?”
“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好有文化!”
“风水?那不是迷信吗?”
“哈哈哈专家脸都绿了!”
郑东海教授的眉头彻底锁紧了,他打断道:“陈先生!考古是一门科学!要讲证据!你说的这些‘风水’、‘星象’,太过虚无缥缈,缺乏实证支持!我们怎么可能凭借这些……这些臆测,就去调整勘探方向?这简直是儿戏!”
周明远也笑着摇头:“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但历史研究要严谨,不能把民间传说和幻想当真啊。”
场面一时有些僵持。主持人林晓薇试图打圆场:“啊,看来陈先生的观点确实非常……独特。那么……”
陈玄却不等她说完,目光锐利地看向郑东海:“科学?郑教授,如果现有的科学无法解释,那是科学的局限性,还是古人智慧的优越性?你们找不到,不代表它不存在。只相信仪器探测到的,而不相信逻辑和规律推演出的,这难道不是另一种迷信?”
他这话如通一点火星,瞬间掉进了油锅。
“牛逼!!!”
“怼得好!科学教也是迷信!”
“这小子疯了吧?敢这么跟郑教授说话?”
“刺激刺激!打起来打起来!”
郑东海脸色彻底沉了下来,显然动了真怒:“你!强词夺理!我们的勘探是经过严密计算的!”
“计算是基于已知模型。如果模型本身就是错的呢?”陈玄毫不退让,他抬手直接指向身后大屏幕上那张巨大的封土堆航拍图,“郑教授,孙教授,你们都是资深专家,请你们仔细看!抛开你们固有的认知,用眼睛去看!这封土堆的形态,尤其是西北角的塌陷痕迹和东南侧植被的异常茂盛!西北为乾,为天,塌陷或许对应某种天象变故或墓主遗憾;东南为巽,为风,为入,植被深绿,地下必有湿气水分差异,暗示其下有通道结构与外界存在微弱能量交换!这就是证据!大自然留下的证据!你们看不见吗?!”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手指坚定地指着屏幕上的细节。那一瞬间,他不再是那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仿佛真的是一位洞悉了天地奥秘的宗师。
全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顺着他的手指看向大屏幕。那处西北角的细微塌陷,那东南角似乎确实更为浓郁的绿色……以前从未有人注意,或者说,注意到了也从未有人将它们如此联系起来。
专家席上,孙莉猛地凑近了屏幕,眼睛瞪得极大,喃喃道:“等等……这个植被分布……确实……之前的地下水纹探测好像显示那边有极其微弱的异常……但我们以为是岩层裂缝……”
郑东海也愣住了,紧紧盯着屏幕,脸色变幻不定。
周明远张着嘴,忘了合上。
弹幕出现了短暂的空白,随即彻底爆炸!
“我草!我草!我好像被说服了!”
“他说的好有道理啊!那些细节真的存在!”
“孙教授好像动摇了?!”
“妈呀,这是剧本吗?剧本都不敢这么写吧!”
“神仙打架!这才是我想看的!”
“黑水岭古墓神秘民间嘉宾
风水考古
热搜预定了!”
主持人林晓薇彻底懵了,耳返里传来导演激动到破音的声音:“稳住!稳住!流量爆了!让他说!让他继续说!”
陈玄缓缓放下手,语气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击致命的力度:“所以,并非无据可考。只是你们用来‘考’的尺子,量不了这件事。换一把尺子,或许豁然开朗。”
他看向脸色铁青的郑东海,又加了一句:“教授,科学的精神是怀疑与探索,而不是固执和守旧。您说呢?”
这一记补刀,恰到好处。
郑东海嘴唇哆嗦着,想反驳,却发现一时间竟找不到任何有力的言辞。对方指出的自然细节是真实存在的,对方的逻辑链条虽然匪夷所思,却自成一l。他只能憋出一句:“荒谬!牵强附会!毫无科学严谨性!”
但他的色厉内荏,几乎每个人都看出来了。
“哈哈哈郑教授没词了!”
“破防了破防了!”
“虽然听不懂,但我觉得小哥哥帅炸了!”
“这脸打得太响了!”
直播间的人气指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飙升,弹幕密集到几乎完全覆盖了屏幕!
导演在后台激动地挥舞着拳头:“快!给他镜头特写!给专家表情特写!冲突!对!就要这个!这陈玄是个天才!不!他是个宝贝!”
直播现场,气氛彻底被点燃。所有观众都伸长了脖子,期待着接下来的发展。这个横空出世的年轻人,只用了几分钟,一番听起来像天书却又莫名唬人的话,就把一档严肃的学术科普综艺,变成了充记火药味和戏剧张力的巅峰对决现场。
陈玄感受着全场目光的聚焦,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了一些。
第一步,成了。
他不仅喷了,还喷得有理有据,喷得全网瞩目。
接下来,就该是验证的时侯了。他知道,节目组只要不傻,一定会去尝试。
而他,只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