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唐高宗李治 > 第4章 星空的 密语

贞观三年的初冬来得猝不及防。一夜北风过后,秦王府的屋檐挂记了冰凌,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芒。李治裹着狐裘站在廊下,看仆役们清扫庭院积雪。他的呼吸在空气中凝成白雾,很快消散在凛冽的寒风里。
“小郎君仔细冻着。”郑氏将手炉塞进他怀中,“王妃今早咳得厉害,太医说需静养半月。”
李治抱紧手炉,鎏金炉身上的蟠纹硌着手心:“我想去看阿娘。”
“使不得。”乳母压低声音,“太子殿下吩咐了,谁都不许打扰。”
这话像冰碴子刺进心里。李治垂头盯着鞋尖,云头锦履上沾了雪沫,渐渐洇出深色水痕。自从母亲病重,父亲将他安置在西跨院,已经整整七日没允他进主院请安。
午后雪又下起来。李治临完三页字帖,心烦意乱地扔下笔。墨点滴在宣纸上,晕开像母亲咳出的血。他猛地起身往外跑,郑氏在身后急唤也顾不得。
穿过两道回廊,却在月洞门边撞见意想不到的景象——父亲独自站在梅树下,玄色常服肩头积了薄雪,竟似站了许久。枝头红梅开得正艳,有几瓣落在他金冠上,红得刺眼。
“阿耶?”李治怯生生唤道。
李世民转身,眼底血丝比梅花更红。他罕见地没责备幼子乱跑,反而招手:“来得正好,陪为父站会儿。”
父子俩并肩立在雪中。李治嗅到父亲身上淡淡的酒气,混合着梅香,形成一种奇异的苦涩。他看见父亲手中攥着个褪色的香囊,针脚歪斜,像是孩童的习作——那是去岁上巳节他送给母亲的礼物。
“你娘最喜欢红梅。”李世民突然开口,声音沙哑,“说它‘冰雪林中著此身,不通桃李混芳尘’。”他伸手折下一枝,动作轻柔得像在触碰婴儿,“当年在太原,她总偷折府衙的梅花插瓶,被为父逮住好几回。”
李治怔怔听着。这些往事从未有人与他提过,母亲在他心里永远是那个病弱端庄的秦王妃。
雪越下越大,李世民忽然解下大氅裹住幼子:“想知道为父为何不让你见娘亲?”他指向庭中一株病梅,“你看那棵树,树皮溃烂,太医署的人说需用烧红的铁烙烫伤口。过程痛苦,但能阻绝病灶蔓延。”
李治打了个寒颤。他见过那种疗法,受刑般的惨叫声能穿透三重院落。
“你娘现在就像那棵树。”父亲的手按在他肩上,重得几乎站不稳,“治儿,有时侯远离不是冷漠,是”他停顿良久,终于找到合适的词,“是另一种守护。”
夜幕降临时,李世民亲自送幼子回院。雪停了,墨蓝天幕上星子格外明亮。行至中庭,父亲忽然驻足:“认得北斗七星么?”
李治仰头寻找。他平素畏寒,很少夜间外出,星象课都是在沙盘上学的。
“那儿。”父亲温暖的手指引着他的视线,“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玉衡、开阳、摇光构成斗柄。”星光落在他深邃的眼底,仿佛另一个银河,“《甘石星经》有云:‘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
李治努力分辨着星子,小脸冻得通红:“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
问题幼稚,李世民却答得郑重:“因为它们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就像朝堂上的百官,百姓家的伦常。”他忽然将幼子抱起放在汉白玉栏杆上,“怕不怕?”
脚下是丈许高的台基,李治慌忙抓住父亲衣襟。这个高度让他看见不一样的秦王府——重重屋宇像棋盘延伸,飞檐斗拱在雪光中勾勒出墨线,远处长安街市的灯火与星河交相辉映。
“现在你是北斗。”父亲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告诉为父,看到了什么?”
李治攥紧手指。寒风刮过脸颊,他却感到奇异的平静:“看到看到巡夜的护卫从东往西走,打更的老伯在廊柱下躲风,厨房的烟囱还在冒热气”他渐渐忘了恐惧,“啊!西跨院有盏灯没熄,是郑嬷嬷在给我烘袜子!”
李世民低笑出声,胸腔震动透过衣料传来:“好眼力。为君者就当如此——既要总揽全局,也要明察秋毫。”他将李治抱下来,指着星空问,“可知为何带你观星?”
李治摇头,发丝擦过父亲下颌。
“因为你娘最喜欢这句话:‘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星光下父亲的神情柔软得陌生,“她说星辰亘古不变,能照见人心善恶。将来若遇迷茫,就抬头看星。”
那夜李治让了个梦。梦见自已变成摇光星,母亲是天璇星,隔着银河相望。醒来时枕畔放着那枝红梅,琉璃瓶下压着张笺纸,是父亲凌厉的笔迹:“已阅《星经》十卷,明日考校。”
此后半月,李治再没闹着见母亲。他夜夜抱着手炉在院中观星,将《灵宪》《浑天图》等典籍读得滚瓜烂熟。郑氏发现小主人忽然沉稳许多,有时对着星图能枯坐整晚。
转机在冬至前夜到来。李治正试着用父亲给的黄道仪测月掩金星时辰,忽闻主院传来琵琶声。曲调陌生,铮铮淙淙如冰河乍破。
“是《春江花月夜》。”不知何时出现的李世民立在廊下,“你娘及笄那年作的曲子。”
父子俩静静听着。乐声时而激越如惊涛,时而缠绵如絮语,在雪夜里荡出奇异的暖意。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时,主院门忽然开启。
长孙王妃披着孔雀裘站在灯下,虽然清减不少,眼中却有了神采。她张开手臂轻笑:“我们治儿长高了。”
李治像小箭般冲进母亲怀抱。嗅到熟悉的药香时,他才发现父亲仍站在原处,手中摩挲着那个褪色香囊,嘴角扬起如释重负的弧度。
那晚李治睡在父母榻前的熏笼边。半梦半醒间,听见母亲低语:“何必瞒他这些时日?”
父亲的声音融在更漏声里:“稚子纯孝,易染悲戚。星象能移情,亦能明志。”
月光透过窗纱,将九连环的影子投在墙上。李治迷迷糊糊想起《开元占经》里的句子:“星也者,l生于地,精成于天。”
他悄悄攥住母亲垂落的衣带,像抓住通往星空的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