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修继续道:“为了更高效地治疗病人,我们将根据病情的不同进行分类。”
“比如,脑科就治疗各种头痛问题,所有和头部相关的疾病。”
“骨科治疗的是骨头和关节方面的问题。”
“外科治疗的是各种外伤,像是身体上的创伤、伤口。”
“内科则是针对体内的问题,五脏六腑方面的疾病。”
“儿科则专门治疗儿童的疾病。”
“妇科则是专门针对女性的健康问题。”
“大概就是这些,大家以后就能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看哪一科的医生了。”丁修一一解释道。
“原来如此,以前我们得病了都不知道找哪个大夫,好多时候都没办法判断能不能治,效果怎么样。”
“现在分类了,就能更加有针对性地看病了。”
“以后再也不用四处乱问了。”

百姓们纷纷议论开来,显然这种医馆的设置让他们充满了希望。
丁修深吸一口气,微微笑道:“至于医馆的名字,我本来想取个大气点的名字,比如‘北境第一人民医院’,但考虑到现阶段还没有完全恢复,我决定还是简洁一些。”
“就叫‘北境医馆’,因为城北的隔离区和观察区还未完全撤离,我会在一个临时的地方开始。”
“同时,为了满足医馆的需求,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人来加入,我们翠屏一脉的医者会毫无保留地教授。”
“而且,通过考试合格的,便可以在军边医馆工作。”
“太好了!谢谢丁先生!”
“谢谢丁先生,您真是我们百姓的福音。”
“丁先生,您给了我们太大的希望!”

百姓们激动地纷纷表示感激,他们知道丁修不是抛弃他们,而是真正想为他们带来改变。
“当然,我们一视同仁。”丁修继续说道:“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的百姓,都可以送孩子来学习。”
“我们翠屏一脉的医者,在巡诊的时候,如果发现有潜力的人才,也会带回城中。”
“谢谢您,丁先生。”
“终于看到希望了,感谢丁先生。”
“谢谢您,丁先生!”

城外的百姓纷纷涌向丁修,感激的泪水在他们眼中打转。
在他们心中,丁修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医者,他已成为了救命的希望。
仿佛只要有他,自己的孩子就会有希望,而且在丁修身上还看到了公平。
“呼!”花颜等人望着丁修,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没有想到,丁修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至于”丁修继续道,“医馆的馆长由我来担任,副馆长是骆大医。”
“平时的管理交给骆大医处理,我不会过问太多。”
“我?”骆炳坚一愣,随即露出笑容,心中满是感激,能够接触到如此先进的医馆体系,正是她一直追求的目标。
她感激地看着丁修,心中默默感谢他给了她这个机会。
“好的,没问题。丁先生,您每天都要考虑国家大事,当然不会太过干涉这些小事。”
“骆大医仁心广行,我们愿意跟随她。”
“丁先生与骆大医齐心协力,必将为军边城带来更加辉煌的未来,也会为北境的百姓创造更多福祉。”

百姓们热烈讨论着,丁修听着,视线不经意间扫向街道上依然站立的人群。这些人显然并不打算让路,丁修没有犹豫,硬着头皮往前走去。
百姓们看到丁修走来,纷纷让开道路,并齐声高呼,“丁先生,丁先生!”
他们的呼声震耳欲聋,似乎整个军边城都被这股热情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