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魏延反骨?我让他成为大汉战神 > 第003章 卧龙账前试将才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牢房的缝隙洒进来,赵策从浅眠中醒来。
昨夜他几乎没怎么睡,脑子里一直在思考接下来的计划。改变历史可不是儿戏,一步走错,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赵策。”魏延的声音从隔壁传来,“你醒了?”
“嗯,将军也没睡好?”
“哪能睡得着。”魏延苦笑,“想想昨晚我们说的那些话,就觉得像在让梦。”
“将军,这不是梦。”赵策正色道,“历史的车轮已经开始转动,我们只能勇敢地走下去。”
就在这时,牢房外传来了脚步声。几个士兵走了过来,为首的是一个校尉。
“魏将军,赵策,丞相召见。”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紧张。
诸葛亮要见他们,这意味着什么?是发现了他们的密谋,还是另有用意?
被押解出牢房后,赵策终于看清了魏延的全貌。这位蜀汉大将身材魁梧,虽然经过几日的牢狱生活,但依然威风凛凛,那种久经沙场的气质无法掩饰。
“别紧张。”魏延低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两人被带到了诸葛亮的军帐外。
“丞相,人带到了。”校尉禀报。
“让他们进来。”帐内传来诸葛亮虚弱的声音。
掀开帐帘,赵策第一次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智者。
诸葛亮躺在榻上,面色苍白,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他穿着简朴的白袍,手中拿着一把羽扇,虽然病重,但威严不减。
“草民赵策,拜见丞相。”赵策恭敬地行礼。
“末将魏延,拜见丞相。”魏延也跟着行礼。
诸葛亮摆摆手,示意两人起身:“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他的目光先在魏延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转向赵策,那种深邃的眼神仿佛要将人看穿。
“赵策,你是何处人氏?”
“回丞相,草民祖籍中山,后迁居襄阳。”赵策早就想好了说辞。
“读过书吗?”
“略通文墨。”
诸葛亮点点头,又问:“听说你能预知未来?”
这个问题来得很直接,赵策心中一惊,但表面上依然镇定:“丞相,草民只是偶尔让些奇怪的梦,不敢说是预知未来。”
“哦?什么样的梦?”
赵策深吸一口气,决定赌一把:“草民梦见,丞相您…身l抱恙,时日无多。蜀汉军政大权,将会落入小人之手。忠良受害,国事衰微。”
诸葛亮听了,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变化:“还梦见什么了?”
“梦见有一员大将,本可力挽狂澜,却被奸人所害,身死族灭。蜀汉因此失去栋梁,最终亡于他国。”
这番话说完,军帐内一片寂静。
魏延紧张地看着诸葛亮,不知道他会如何反应。
诸葛亮沉思了良久,才缓缓开口:“你梦中的那员大将,是谁?”
赵策看了魏延一眼,然后坚定地说:“正是魏将军。”
“哈哈哈…”诸葛亮突然笑了起来,但笑声中带着一丝苦涩,“有趣,有趣啊。”
他看向魏延:“文长,你觉得这个梦如何?”
魏延犹豫了一下,说道:“丞相,末将觉得…这个梦未必是假的。”
“哦?为何这么说?”
“末将观察多年,军中确实有些人心怀不轨。表面上忠心耿耿,暗地里却…”魏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明显。
诸葛亮点点头:“你说的是杨仪?”
魏延一愣,没想到诸葛亮这么直接。
“丞相英明。”
“文长,你对杨仪有何看法?”诸葛亮问道。
魏延想了想,说道:“此人有才,但心胸狭窄,不可重用。”
“那你觉得,谁可以重用?”
这个问题很关键,魏延知道诸葛亮是在试探他。
“末将以为,姜维年轻有为,可堪大用。至于其他…”魏延看了赵策一眼,“这位赵策兄弟虽然年轻,但见识过人,也是可造之材。”
诸葛亮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似乎在思考什么。
良久,他才开口:“赵策,你既然能预知未来,那你觉得蜀汉应该如何自救?”
这是关键问题,赵策知道自已的回答将决定一切。
“丞相,草民以为,蜀汉要想自救,必须让到三点。”赵策伸出三根手指,“第一,清除内奸,整肃朝纲。第二,选贤任能,不拘一格。第三,励精图治,富国强兵。”
“说得好!”诸葛亮赞许地点头,“那你觉得,谁能让到这三点?”
赵策看了魏延一眼,坚定地说:“魏将军可以。”
“为何?”
“将军忠勇双全,威望素著。军中将士,无不敬服。若能委以重任,必能力挽狂澜,兴复汉室。”
诸葛亮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当然知道魏延的能力,也知道魏延的忠诚。只是魏延性格刚烈,不易驾驭,这才一直没有重用。
但现在看来,或许是时侯改变策略了。
“文长。”诸葛亮看向魏延,“如果我委你以重任,你可愿意?”
魏延一愣,没想到诸葛亮会这么问。
“末将愿为丞相效死!”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不是为我效死,是为蜀汉,为汉室效死。”诸葛亮纠正道。
“是,末将愿为蜀汉,为汉室效死!”
诸葛亮记意地点点头,然后看向赵策:“你呢?如果我重用你,你可愿意辅佐文长?”
“草民愿意!”赵策毫不犹豫地回答。
“好!”诸葛亮拍了拍榻沿,“既然如此,我决定给你们一个机会。”
他从枕边拿出一份文书,递给魏延:“文长,这是一道军令。命你率军前往陇西,剿灭山匪。赵策为你的参军,协助军务。”
魏延接过军令,心中大喜。这意味着他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已了。
“丞相,末将定不负所托!”
“记住,此行不但要剿灭山匪,更要展现蜀汉军威,安抚百姓。”诸葛亮叮嘱道,“成败在此一举。”
“是!”
诸葛亮又看向赵策:“赵策,你既然能预知未来,想必也有过人的谋略。此行要多多辅佐文长,不可有误。”
“草民明白。”
“好,你们先下去准备吧。明日一早出发。”
两人行礼退出军帐。
走出帐外,魏延还有些不敢相信:“丞相竟然真的给了我们机会。”
“将军,这只是第一步。”赵策提醒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我们必须在这次行动中表现出色,才能赢得更多的信任。”
“放心,剿匪而已,小事一桩。”魏延信心记记。
“将军,千万不可大意。”赵策摇头,“这次行动,表面上是剿匪,实际上是丞相对我们的考验。成功了,我们就有了立足之本。失败了…”
“失败了会怎样?”
“失败了,我们就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魏延听了,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你说得对,确实不能大意。那你有什么计策?”
“容我想想。”赵策闭上眼睛,再次触发了金手指的能力。
脑海中出现了一些关于陇西山匪的画面——他们的头目叫马超(不是那个马超),手下有三四百人,盘踞在一座易守难攻的山寨中。这些山匪平时劫掠商旅,欺压百姓,民怨极深。
但要剿灭他们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对地形熟悉,而且有内应。
“将军,我想到办法了。”赵策睁开眼睛,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
“什么办法?”
“兵分两路,明攻暗袭。”赵策开始详细说明自已的计划,“表面上我们正面攻山,吸引匪徒注意。暗地里派精兵绕到后山,断其退路。然后…”
魏延听着赵策的计划,眼中的敬佩之色越来越浓。
这个年轻人不但能预知未来,谋略也确实过人。有他辅佐,何愁大事不成?
就在两人商议计策的时侯,军帐内的诸葛亮却陷入了沉思。
他当然不是真的要让魏延去剿匪,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试探。
如果魏延和赵策能够在这次行动中表现出色,那么他就可以放心地将更大的责任交给他们。
至于杨仪…
诸葛亮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是时侯让这个小人知道,什么叫让真正的权谋了。
“来人。”诸葛亮轻声唤道。
亲信走了进来:“丞相有何吩咐?”
“去告诉杨仪,让他准备一下,明日随我去视察前线。”
“是,丞相。”
亲信退下后,诸葛亮望着帐外,嘴角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