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沈南进自己倒是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了。
沉淀了这么久,好像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
应该准备一些功劳了,足够他能够在风雨飘摇的时期安稳度过。
当他终于走进了技术科的办公室的时候,蔡明远都有些惊喜了。
“沈南进,今天你怎么来了?”
对于这个自己部门的职工,蔡明远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就从来没有见到他来上过一天的班。
问厂领导,厂领导就是一句“我也不知道,他归工业部管。”
要不是这年头这种奇怪的事情比较多,蔡明远多少都要认为这混蛋在吃空饷。
“科长,我这里有个技术方案,不知道能不能在我们厂试一下。”沈南进说的很谦虚。
事情要做,人要低调,是他的风格。
“技术?新技术吗?”蔡明远惊讶道。
“嗯,这不是天天和大俄的专家打交道嘛,什么钢铁厂、机械厂全都跑遍了,听的看的也多了,所以我自己鼓捣出了一件东西。”沈南进从包里拿出了一叠厚厚的纸来。
“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蔡明远看了一下抬头的名字。
“对的,蔡科长,你看我们现在的工艺,是钢铁厂做好了钢锭或者铸坯,到了我们轧钢厂再进炉加热以后铸造成型,这个过程中浪费的能耗太大了。所以我在想,能不能把这两个环节连到一起,搞出来的这个东西。”沈南进一摊手。
这东西是自己早在一年前就拿到的,憋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于放出来以后怎么搞,他就不管了。
“这个这个如果能够成功,那意义就太大了。”蔡明远一下子激动地点点头。
他是专业的,当然知道这件事的可行性。
轧钢厂最大的成本就是能耗,钢铁厂把原本加热过的铁水冷却铸成钢锭,到了轧钢厂再加热,确实是浪费。
所以轧钢厂和钢铁厂的生产链条中间,有一环的能耗完全可以省下来了。
这件事说穿了其实在技术上的难度不算太大。
唯一的问题就是生产的调整,现在轧钢厂没有炼钢的需要,大部分都是加工成品的钢锭的。
只有两个小高炉,是用来弥补钢铁厂产能也好,用来试验性质也好,算是轧钢厂在炼钢这一块工艺的唯一设备。
“南进,和我去找厂长聊一下。”蔡明远很快看完了资料,心里有了一些底。
不过这件事太大了,可能涉及到钢铁厂和轧钢厂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都要调整。
简单地说,就是钢铁厂可能也要建立轧钢车间。
但是轧钢厂可能需要炼钢车间了。
“行啊,这事我拿出来了,怎么安排都是领导的事。”沈南进点点头。
厂长办公室里,杨卫国听完了蔡明远的解释,又亲自看了一遍资料,惊讶地抬头:“南进,这个技术目前好像国外也没有吧?”
“据我所知应该没有。”沈南进点点头。
好像还要十几年才会在米国出现吧。
杨卫国点点头。
下面人不清楚沈南进的行踪,他是知道的。
这大半年沈南进尽是在各大工厂给人治病了。
他虽然不清楚沈南进是带着复制图纸的秘密任务去的,却也知道,沈南进和这么多专家混在一起,眼界应该不低。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除了我们三个,没有人知道。我也从来没有和别的人聊起过。”沈南进知道他想要的答案,立刻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