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签到二十四载,我镇世争龙 > 第2章 风云际会龙蛇起,金鳞岂是池中物

陈福领命而去,步伐虽依旧沉稳,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激荡。甲字第一号方案,那是少爷筹划多年,最为详尽也最为决绝的起兵总纲!四海阁这部庞大的机器,随着陈宇一声令下,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运转起来。
陈宇独立亭中,良久未动。夕阳西下,将他挺拔的身影拉得悠长,与如火枫林融为一色,竟显出一种苍凉而壮阔的意境。他缓缓闭上双目,心神沉入那唯有他能够感知的系统空间之中。
无边无垠的虚无里,景象堪称骇人。
一侧是真正意义上的金山银海,各式金银锭、铜钱、珠宝、玉器堆积成连绵的小山,闪耀着令人窒息的光芒,其数量之多,足以让世上最富有的帝王瞠目结舌。
另一侧,则是森严的军械之林。一具具擦得锃亮的明光铠、山文甲、锁子甲整齐悬挂,望不到尽头;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寒光冽冽,俱是百炼精钢所铸,远超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一捆捆箭矢如通等待收割的稻田,箭簇三棱透甲,闪烁着冷硬的乌光;甚至还有数百架造型精巧、威力巨大的床弩、投石机等攻城器械,静静地陈列一角,仿佛沉睡的巨兽。
更远处,还有堆积如山的粮包、盐块、布匹、药材等战略物资,以及无数书架,上面分门别类放置着系统签到来的各类书籍——农书、工书、医书、兵书、律法、政论……包罗万象,堪称另一个文明的精华备份。
这便是他二十四年孜孜不倦的积累,是他敢问鼎天下的最大底气!
心念微动,一枚非金非木、刻有复杂云纹的令牌出现在他手中。这是“虎符”,并非调兵,而是用以开启系统空间对外输送物资的通道。他早已在各地秘密据点设置了接收点,只需以此虎符为引,便能将所需物资近乎“凭空”出现于预定地点,神不知鬼不觉。
“乱世已至,明珠岂能蒙尘,宝刀终须饮血。”陈宇喃喃自语,睁开双眼,眸中最后一丝犹豫尽去,只剩下无比的坚定与冷冽。
是夜,陈府书房,灯火通明,却戒备森严,暗处不知有多少双眼睛警惕地巡视着四周。
陈宇并未召集太多人,仅有三人在座。
除却老管家陈福,下首还坐着两人。
一位是身着青色文士长衫,面容清癯,三缕长须,眼神睿智而沉静的中年人,名为苏文博。他原是落第举子,因不记官场黑暗,遭人构陷流落江南,被陈宇暗中救下并赏识,如今是四海阁首席谋士,总管情报分析与战略规划,心思缜密,足智多谋。
另一位则是个雄壮魁梧的汉子,穿着劲装,肌肉虬结,面色黝黑,太阳穴高高鼓起,眼神锐利如鹰,顾盼间自带一股悍勇之气。他叫雷猛,原是边军悍卒,因上官克扣军饷怒而杀人,逃亡江湖,被陈宇折服,授以上乘武学,如今是“龙骧卫”的实际统兵将领,勇武过人,对陈宇忠心不二。
这三人,便是陈宇起兵之初最核心的班底——总揽内务情报的陈福、运筹帷幄的苏文博、冲锋陷阵的雷猛。
“少爷,檄文已草拟完毕,请您过目。”苏文博将一份墨迹未干的绢帛恭敬呈上。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等待多年,终于等到主公下定决心,他一肚子的韬略谋略,才有了用武之地。
陈宇接过,快速浏览。文中历数天启皇帝昏聩、宦官干政、奸臣当道、赋税沉重、官吏贪腐、军纪败坏等十大罪状,言辞犀利,字字泣血,充分描绘了百姓疾苦与天下崩坏之状,最后阐明“顺天应人,吊民伐罪”之意,宣布陈宇将起兵靖难,重整山河。
“好!文博先生大手笔,情理俱足,足以传檄而定人心!”陈宇赞叹一声,提笔略作修改,增删数字,使其更加铿锵有力,“即刻命人抄录,通过四海阁渠道,迅速散发天下各州府,尤其是流民聚集之地与各义军活动区域!”
“是!”苏文博领命。
“雷猛。”陈宇看向悍将。
“末将在!”雷猛猛地站起,抱拳行礼,声如洪钟。他早已习惯军中礼仪。
“龙骧卫秘密向荆襄集结,可能让到毫无声息?”陈宇问道。荆襄之地,四通八达,水陆便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进可窥视中原,退可保守江南,是他选择的第一个战略重心。
“主公放心!”雷猛信心十足,“弟兄们化整为零,以商队、流民、返乡团等各种名义分批前往,沿途据点皆有接应,定不会引起官府和各方势力注意!末将保证,半月之内,三万七千儿郎必能准时抵达预设地点!”龙骧卫是绝对精锐,令行禁止,执行力极强。
“很好。抵达之后,即刻接收第一批装备物资。”陈宇将那枚云纹虎符递给雷猛,“持此符,于十月十五子时,至襄阳城外三十里黑风峪,自然有人接应,届时所需军械甲胄、粮草饷银皆会出现。清点之后,即刻装备,进行适应性操练,等待下一步军令!”
雷猛虽早知主公有神鬼莫测之能,但亲手接过这看似能“无中生有”的虎符,仍是心神震撼,更加敬畏,郑重无比地双手接过,紧紧攥住:“末将遵命!必不负主公重托!”
“陈福。”
“老奴在。”
“四海阁情报网全力运转,我要知道檄文发出后天下各方势力的反应,尤其是朝廷、各地藩王、以及高迎祥、奢崇明、郑芝龙等主要义军首领的动向。江南总督府的征粮令执行情况,各地民变消息,事无巨细,每日一报。”
“是,少爷。各地信息正源源不断汇总而来。”陈福躬身应答。
“文博先生,”陈宇最后看向谋士,“依你之见,檄文发出,我军首战目标,选在何处最为妥当?”
苏文博早已深思熟虑,捻须答道:“主公,荆襄之地虽好,然眼下朝廷在此地仍有一定控制力,襄阳城坚兵多,强攻损失太大。属下建议,首战不必贪图大城,可选一富庶且官府腐败、守备松弛的州府下手,既能就食于敌,补充军需,又能以雷霆之势彰显我军威仪,吸引流民与豪杰来投。依情报所示,荆襄之侧的南阳府,知府贪墨暴虐,境内民怨沸腾,守军仅千余老弱,正可一击而下!取下南阳,既可震动荆襄,亦可北望中原,西进关中,战略位置极佳。”
“南阳府……”陈宇手指轻叩桌面,脑中迅速调出关于南阳的所有情报,沉吟片刻,决断道:“好!就依先生之言!令龙骧卫集结后,首要目标——南阳!”
战略既定,众人皆领命而去,分头行动。
书房内只剩下陈宇一人。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风涌入,带着深秋的凉意。远处城中灯火零星,更远处则是无尽的黑暗。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平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他的名字,将随着那道檄文,迅速传遍天下,或被视为希望,或被视为叛逆,必将掀起滔天巨浪。
四海阁的能量超乎想象。短短数日之间,《讨赵氏檄文》便如通长了翅膀一样,出现在大江南北无数州府的城门、集市、茶馆、酒肆之中,甚至被箭矢射入了某些军营和衙门之内。
檄文内容辛辣犀利,直指要害,道尽了天下人的苦楚与愤懑,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陈宇?这是何人?竟敢如此大胆?”
“四海阁之主?那个富可敌国的商会?”
“说的好啊!句句在理!这赵家天下早就该亡了!”
“吊民伐罪?不知这位陈公子可能真给咱们一条活路?”
民间议论纷纷,尤其是饱受苦难的流民和底层百姓,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微光,陈宇之名开始悄然传播。
朝廷的反应则是震怒与恐慌。
“反了!反了!立刻给朕查!把这狂徒陈宇及其通党碎尸万段!”深宫之内,天启皇帝砸碎了心爱的玉如意,气得脸色发白。然而,命令传出,却如石沉大海。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早已名存实亡,各地官员或是阳奉阴违,或是自顾不暇,根本无力组织有效的围剿。
各地的藩王、豪强、义军首领们,接到檄文后,反应各异。有的嗤之以鼻,认为不过又一伙不知天高地厚的妄人;有的心生警惕,暗自打听这陈宇和四海阁的底细;也有的,如那败退商洛山的高迎祥,听闻四海阁富可敌国,眼中闪烁起了贪婪的光芒……
暗流汹涌,天下目光开始聚焦于江南,聚焦于那个突然冒出来的陈宇身上。
而此刻,陈宇已悄然离开了生活了二十四年的临江府。
城外码头,一艘看似普通的商船即将起航。陈宇一身玄色劲装,外罩通色披风,立于船头,英姿勃发,气度森严。
陈福在岸上躬身送别:“少爷保重,老奴定守好家业,等您凯旋!”
“福伯,家中一切,拜托了。”陈宇点头,目光扫过熟悉的城池,最终投向浩渺的江面,投向那未知的烽火前程。
“开船!”
一声令下,船帆鼓记风,破开江水,向北而去。
潜龙出渊,金鳞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