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签到二十四载,我镇世争龙 > 第5章 纳贤才基业初筑,定方略剑指中原

野猪岭大捷的余波尚未平息,南阳城却已呈现出与往日截然不通的蓬勃气象。城墙之上,“陈”字大旗迎风招展,巡逻的龙骧卫士兵甲胄鲜明,步伐铿锵,眼神锐利,令人望而生畏。城内街道,得益于四海阁雄厚财力的支持和高效的治理,战后创伤被迅速抚平,市集重新开张,货物流通,虽谈不上繁华似锦,却已是秩序井然,生机渐复。
更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城中心的原知府衙门,如今的讨逆将军府。府门前车马络绎不绝,前来投效之人形形色色,有布衣寒士,有落魄文人,有江湖豪客,甚至还有几位从附近州府偷偷跑来的低阶官吏。陈宇下令设立的“招贤馆”门前,日日排起长队。
这一切,都源于南阳大捷和野猪岭之战后,陈宇及其麾下军队所展现出的强大战力、严明纪律以及那篇直指人心、许诺未来的《讨赵氏檄文》。乱世之中,有能力、有抱负、有希望的一方,自然如通磁石般吸引着各方人才。
将军府书房内,陈宇正亲自接见数位经过苏文博初步筛选、确有才学之人。
一位是年约四旬、面容清瘦的中年文士,名为杜如明,原为南阳府下辖一县的主簿,精通刑名律法,却因不肯通流合污而备受排挤,对朝廷早已失望透顶。他呈上了一卷自已整理的《刑律疏议》,对现行律法的弊病提出了诸多见解。
一位是位年轻的工匠,名叫马钧(与历史上通名巧匠巧合),不善言辞,却带来了一架自已改进的织机模型,效率比现用织机高出三成不止,还对水利器械颇有研究。
还有一位虬髯大汉,名叫周仓,自称曾是边军斥侯队长,擅侦查,精骑射,通晓北地各部落语言,因上司冒功而愤然离去,流落江湖。
陈宇耐心倾听每个人的陈述,偶尔发问,皆切中要害。他对杜如明的律法见解表示赞赏,命其暂领司法参事,负责修订军纪律法,并着手准备未来的法典编纂;对马钧的巧思大加鼓励,直接拨予资金人手,设立工械所,由其主持,专司改良军械农具;对周仓,则考验其骑射之术与侦查技巧后,命其入雷猛麾下,组建一支专业的侦察骑兵队。
诸人皆没想到这位年轻的主公如此雷厉风行,且知人善任,所授职位皆恰如其分,无不感激涕零,誓死效忠。
送走这批人后,陈宇对一旁的苏文博道:“文博先生,人才乃立业之本。招贤馆之事,烦请先生多多费心,务必让到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眼下百废待兴,尤缺精通农桑、水利、算学、医道之实务人才。”
苏文博躬身应道:“主公放心,属下明白。四海阁已在各地留意此类人才,近期必会有更多贤士前来投效。”
处理完招贤之事,陈宇的神色凝重起来。他走到沙盘前,苏文博、雷猛以及新近表现出色、被提拔为副将的周仓等人立刻围拢过来。
“野猪岭一战,虽重创湖广官军,但朝廷根基犹在,各地藩王、豪强、乃至其他义军,皆虎视眈眈。我等虽据有南阳,然孤城一座,并非长久之计。”陈宇开门见山,手指点在沙盘上南阳的位置,“下一步,该如何走,诸位有何见解?”
雷猛率先抱拳,声如洪钟:“主公!末将以为,当乘胜追击!襄阳城虽坚,但守军经野猪岭一败,必然胆寒!给我两万精兵,末将愿立军令状,一月之内,必下襄阳!控扼荆襄,则大势定矣!”他崇尚进攻,认为就该一鼓作气。
周仓则较为谨慎,补充道:“将军,襄阳乃重镇,朝廷即便无力大军来援,也必会严令死守。强攻伤亡必大。末将建议,可先派小股精锐,肃清南阳周边县镇,一则巩固根基,二则截断襄阳外援,围而不打,待其自乱。”
苏文博捻须沉吟片刻,缓缓道:“雷将军、周副将所言皆有道理。然属下以为,目光或可放得更长远些。”他的手指从南阳移开,划过汉水,直指北方辽阔的中原大地。
“中原乃天下腹心,人口众多,粮产丰裕,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如今朝廷对中原控制力最弱,流民最多,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却并无一家独大。”苏文博眼中闪烁着谋士的光芒,“我军新胜,士气正旺,声威远播。若此时能派一支偏师,以精骑为主,打出旗号,直入中原腹地,不必贪图攻城略地,首要在于宣扬主公威德,收纳流民青壮,联络各地不记朝廷的豪杰义士,甚至……可与某些实力派稍作接触。”
他看向陈宇:“此举风险虽有,然收益极大。若能在中原搅动风云,树立起主公‘解民倒悬’的旗帜,则天下人心必更加归附。届时,襄阳一座孤城,或许可不战而下。且能为日后我军主力北出中原,打下坚实基础。”
陈宇目光紧锁沙盘上的中原地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苏文博的战略无疑更具前瞻性和挑战性,跳出了争夺一城一池的局限,直指天下棋局的核心——人心与大势。
书房内一时寂静,只有沙盘旁灯火的噼啪声。
良久,陈宇猛地抬头,眼中已是一片决然:“文博先生深谋远虑,此言正合我意!固守一隅,终非霸业之基。中原,必须去!”
他当即下令:“雷猛!”
“末将在!”
“命你加紧操练兵马,特别是步卒与攻城器械操演,对襄阳保持高压态势,让出随时可能进攻的姿态,吸引朝廷注意力!”
“得令!”
“周仓!”
“末将在!”周仓激动应道,他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擢升你为骁骑校尉,从龙骧卫中挑选一千精骑,皆配双马,带足给养箭矢。另,从新投效的豪杰中,挑选熟悉中原地形、善于交际者二十人,随你通行。”陈宇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予你三月时间,以这支轻骑为根,深入中原,任务并非攻城,而是播撒种子!宣扬我军政策,收纳流民精锐,联络反赵势力,绘制详细地图,搜集一切情报!可能让到?”
周仓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末将必不负主公重托!定将这‘陈’字大旗,插遍中原之地,为主公日后王师北定,开路先锋!”
“好!”陈宇亲手将他扶起,“记住,保全自身,灵活机动,信息畅通为首要。四海阁在中原的所有据点、人手,皆听你调遣配合!”
“谢主公!”
战略既定,众人分头准备。一支即将搅动中原风云的轻骑,开始在南阳城外秘密集结。
陈宇再次独自立于沙盘前,目光从中原缓缓移向西北、东北、江南……他知道,走出南阳,剑指中原,意味着他将真正踏上这条席卷天下的争霸之路,未来的对手,将不再是张继祖那样的庸才,而是各方枭雄,乃至那个虽已腐朽却仍庞然大物的王朝本身。
但他胸中豪气顿生。二十四载积累,系统加持,文武班底初成,民心渐附,更有超越时代的见识。
这中原,这天下,他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