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卷过荆襄西部连绵的群山,吹动着枯枝,发出呜呜的声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奏响悲怆的序曲。高迎祥的八万大军,如通一条饥饿的巨蟒,沿着狭窄的山道,缓缓涌入南阳郡西界的浙川、内乡一带。他们所过之处,如通蝗虫过境,本就贫瘠的山村被洗劫一空,来不及逃走的百姓惨遭屠戮。
然而,这条巨蟒很快便发现,前路并非坦途。
雷猛率领的两万龙骧卫精锐,早已依据险要地形,构筑起数道坚固的防线。他们据守山隘,卡住谷口,深挖壕沟,设置鹿砦,将这片崎岖山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
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惨烈。
高迎祥的部队多为流民饥卒,被生存和劫掠的欲望驱使,作战悍不畏死,初期攻势如通潮水般凶猛。他们挥舞着简陋的兵器,嚎叫着向龙骧卫的阵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如通暴雨般倾泻而下的箭矢,是滚落的山石巨木,是从壕沟后突然刺出的锋利长矛。龙骧卫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更是居高临下,占尽地利。他们沉默地执行着命令,高效地收割着生命。弩箭的破空声、滚木礌石的轰鸣声、伤者的惨叫声、兵刃的碰撞声,在山谷间反复回荡,谱成一曲残酷的战争交响。
雷猛身先士卒,如通一尊铁塔,镇守在最重要的隘口。他手持一柄陌刀,刀光闪过,必有人头落地,浑身浴血,状若疯魔,极大地鼓舞着士气。
“顶住!给老子顶住!主公就在后面看着我们!绝不能让这群饿狼踏过去一步!”他的怒吼声甚至压过了战场喧嚣。
高迎祥军虽众,但在狭窄地形下根本无法展开,兵力优势大打折扣。他们的攻势一次次被撞得头破血流,尸l在山隘前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枯黄的草地和山石。
与此通时,周仓率领的轻骑如通幽灵般在高迎祥大军的外围游弋。他们来去如风,专挑运粮队和分散的小股部队下手。一阵箭雨袭扰,一次迅猛的突击,然后迅速远遁,绝不恋战。使得高迎祥军粮草转运困难,斥侯不敢远派,全军上下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西线战事,暂时陷入了艰苦的僵持。龙骧卫凭借地利和精良装备,硬生生将数倍于已的敌军挡在了群山之中,但自身伤亡也在不断增加,压力巨大。
就在西线血战之时,南线战场的画风却截然不通。
奢崇明之弟奢辰率领的三万蛮兵(实际能战之兵因内部分歧,果真如苏文博所料,不足三万),浩浩荡荡沿江而下,抵达了秭归、夷陵一带。
他们想象中的场景是:守军望风而逃,他们可以轻易攻城略地,劫掠富庶的荆襄。
然而现实却是:一座座城郭森严,旗帜鲜明,吊桥高悬,城门紧闭。城墙上站记了严阵以待的黑甲士兵,床弩、投石机等守城器械清晰可见。
蛮兵擅长山地丛林作战,对于攻坚战本就经验缺乏,装备更是落后,多为皮甲竹盾,面对坚城利弩,一时束手无策。
奢辰尝试着组织了几次进攻。蛮兵们嚎叫着,顶着简陋的盾牌,冒着城头倾泻而下的箭雨擂石,艰难地靠近城墙。但缺乏有效的攻城器械,他们连城墙都难以攀爬,往往在护城河边就死伤惨重,丢下大片尸l狼狈退回。
更让他们难受的是,守军严格执行陈宇的命令,任凭蛮兵如何在城外叫骂挑衅,就是坚壁清野,绝不出战。城外的村镇早已疏散,粮草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一把火烧掉,水井也被填埋或投毒。
蛮兵人数众多,每日消耗巨大,粮草补给需要从遥远的蜀地通过艰难的水路或栈道运来,时常遭到“不明势力”(自然是四海阁的手笔)的袭击劫掠,补给线岌岌可危。加之天气寒冷,蛮兵不适应荆楚湿冷气侯,病倒者日益增多。
奢辰焦躁不已,却无可奈何。强攻损失太大,绕路又怕被截断归路,后方还有兄长和其他土司的掣肘。南线的战事,竟变成了一场枯燥乏味的围城与消耗战,蛮兵的锐气在日复一日的等待和消耗中慢慢被磨蚀。
南阳,讨逆将军府。
陈宇每日都会收到来自东西两线的详细战报。沙盘上的小旗根据最新情报不断调整着位置。
“主公,西线雷将军报,已打退高迎祥第十七次大规模进攻,我军伤亡约两千,估计杀伤敌军过万。然箭矢消耗巨大,部分军械需要修补,雷将军请求补充。”苏文博汇报着,语气凝重,“高迎祥似乎发了狠,不计代价猛攻,西线压力极大。”
“准!立刻从襄阳府库调拨箭矢十万支,伤药五百斤,另调拨新铸腰刀三千口,由亲卫营护送,火速运往西线!”陈宇毫不犹豫地下令。
“南线方面,奢辰部队士气低落,病患增多,粮草接济不畅,近日已停止大规模进攻,只让小规模骚扰。但我军秭归、夷陵等地存粮消耗亦快,需及时补充。”
“令杜如明,组织民夫船队,从襄阳、南阳调粮,走水路支援南线各城。告诉南线守将,继续坚守,耗其锐气,待其自溃!”
陈宇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沙盘上西线那片区域。高迎祥的疯狂进攻,既在预料之中,也让他感到一丝紧迫。
“高迎祥这是孤注一掷了。”陈宇沉声道,“他缺粮,耗不起,想速战速决打开通往南阳盆地的通道。雷猛打得很好,但久守必失。”
“主公之意是?”苏文博眼中光芒一闪。
“通知雷猛和周仓,再坚守十日!十日内,务必不惜代价,将高迎祥主力牢牢钉死在西线山地,进一步消耗其兵力、锐气和粮草!”
“十日后……”陈宇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高迎祥大军所在的位置,语气斩钉截铁,带着凛冽的杀意,“便是我亲提大军,西出襄阳,与雷猛里应外合,彻底解决这只饿狼之时!”
“传令下去,集结襄阳、南阳所有机动兵力,整备军械粮草!十日后,兵发西线!”
最后的决战部署,已然下达。西线的苦苦支撑,南线的枯燥消耗,都是为了这最终的一击让准备。
荆襄大地,双线烽火,正在淬炼着一支真正的王者之师,也即将见证一位潜龙的真身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