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整,生产大比武正式开始。
整个厂区被一道醒目的白线分隔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a区车间里,气氛凝重如考场。
钱处长和李建国各搬一把椅子,像两尊门神守在生产线两端。
他们身后,省里来的专家手持记录本来回巡视,将工人的每个动作都详细记下。
“那个谁!手套为什么不按规范戴?”
“你!投料姿势不对,扣一分!”
李建国不断呵斥工人,工人们敢怒不敢言,只能战战兢兢的操作。
整条流水线本该顺畅运行,却标准拖得磕磕绊绊,走走停停。
突然,一台反应釜发红灯爆闪!
“怎么回事!”
李建国一个箭步冲上前。
“报告李处长我刚才太紧张,输送管道的压力值多按了一个零”
一个微不足道的操作失误。
若在平时,老师傅刘铁柱三两下就能手动校正。
但现在,不行。
“停机!立刻停机!”
李建国厉声吼道,“按手册第一百零三条,填写《重大生产安全隐患紧急报告单》!一式三份!写不清楚不准开机!”
年轻工人哆哆嗦嗦,花了整整二十分钟才填完那份五页的报告。
李建国拿着单子,装模作样地研究了十分钟,最后大笔一挥签下同意检修。
仅这一流程,就浪费了半小时。
一墙之隔的b区,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没有监工,没有呵斥,指挥权完全交给了王建民和刘铁柱。
他们念着口号,用着简易高效的防呆工具,整条生产线如行云流水。
“投料之前先通风,一料二料顺序清!”
“定位模板套得准,打孔保证不费神!”
车间里回荡着有力的号子与真诚的笑声。
更刺激的,是车间门口那张堆满现金的八仙桌。
每半小时,会计科的大嗓门姑娘就准时站到桌前喊话:
“一组!超额完成任务百分之二十!奖金一百二十块!”
“三组!孙志强同志提出新冷却方案,技术革新奖五十块!”
最直接的激励,让所有人的血液都沸腾了。
工厂办公楼顶楼的临时指挥部里。
县长钱国栋和苏晚夏等人正通过高倍望远镜和内线电话密切关注赛况。
“报告!四个小时,刚刚四个小时!b区产量已经突破一万盒!合格率百分之百!”
“什么?!”
钱国栋猛地站起,手中的茶杯险些打翻。
一万盒!
这已超过a区预计的全天产量。
“a区呢?”
“a区目前不到五千。之前停机半小时,废品率估计超百分之二十。”
八小时结束了。
最终结果写在工厂门口的大黑板上,供全厂乃至全县赶来的工人观看:
生产大比武最终结果
b区(安平模式):总产量21500盒,合格率100!
a区(标准化模式):总产量8800盒,合格率68!
碾压。
李建国呆呆地望着那个三倍于己的数据,面如死灰。
他知道,自己不仅输了比武,更输了未来。
这时,林卫国缓缓走上临时主席台。
他拿起话筒,高声道:
“同志们,今天,我们赢了。”
“胜利属于b区每一位工人同志!”
“我宣布,所有参与比武的b区工人,本月奖金翻倍!”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几乎掀翻屋顶。
待掌声稍息,林卫国话锋一转,看向垂头丧气的a区工人:
“第二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