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重生南明:雄关漫道真如铁 > 第31章  惊弓之鸟

凛冬的寒风,如同无数把冰冷的锉刀,刮过河南与陕西交界处的苍茫山野。
一支庞大却狼狈不堪的队伍,正沿着崎岖冰冻的道路,艰难地向南蠕动。这便是从西安仓皇出逃的大顺军主力及其眷属。
队伍拉得极长,蔓延十数里。旌旗歪斜,毫无生气。
士兵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而惶恐,机械地迈动着沉重的步伐。更多的则是扶老携幼、哭哭啼啼的随军家眷,牛车、骡马车挤满了道路,不时陷入泥泞或发生倾覆,引来一片绝望的哭喊和咒骂。行军速度缓慢得令人窒息,整个队伍笼罩在一种末日逃亡般的悲观与混乱之中。
中军一处临时搭起的破旧帐篷里,炭火微弱,勉强驱散着一丝寒意。李自成裹着一件旧貂裘,却仍觉得浑身发冷。他望着跳动的火苗,眼神空洞,往日的枭雄气概已被连日的败退、背叛和巨大的损失消磨得所剩无几。
他的妻子高氏端着一碗热汤进来,看着他憔悴的面容,眼中满是忧虑:“陛下…喝点热汤暖暖身子吧。”
李自成恍若未闻,良久,才喃喃道:“朕…朕当初在西安登基,何等风光…以为得了天下…这才多久?怎么就…怎么就变成了这样?”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迷茫与痛苦,“潼关没了,西安丢了,那么多老兄弟…都没了…马世耀他们…死得惨啊…”
高氏放下碗,握住他冰凉的手,强忍泪水:“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商洛山十八骑,不也挺过来了吗?只要陛下在,弟兄们在,就还有希望。”
“希望?”李自成猛地抽回手,情绪有些激动,声音也提高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希望在哪?后面有多铎的追兵!北面有阿济格!那些投降的狗贼,陈之龙、郑嘉栋、黎玉田…他们比鞑子还狠!专捅自己人的刀子!咱们现在拖家带口,一天能走多少路?这像是能打仗的样子吗?!”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要将这些日子的压抑和恐惧都吼出来:“南下!去打南京!说得轻巧!那左良玉是好惹的?江南的明军就算再烂,守着长江天险,以我们现在这兵无战心、将怀异志的状况,怎么打?!啊?!”
帐篷外寒风呼啸,夹杂着队伍中传来的零星哭喊和军官的呵斥声,更添几分凄凉。
高氏看着他近乎崩溃的样子,不敢再言,只是默默垂泪。
李自成发泄了一通,如同被抽空了力气,颓然坐回椅子里,双手捂住脸,肩膀微微颤抖。英雄末路,莫过于此。
曾经的“闯王”,如今更像是一头被猎人和群犬追逐得筋疲力尽、惶惶不可终日的受伤猛兽。
良久,他放下手,眼中只剩下一种近乎麻木的绝望,声音低沉而沙哑:“走吧…只能继续走了…去河南,收集散兵,看看情况…但愿…但愿能有一条活路…”
---
与李自成大顺军的混乱迟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安城的“易主”。
正月里,西安城头已然改旗易帜。清廷豫亲王多铎与英亲王阿济格的两路大军,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于这座古都胜利会师。
没有盛大的仪式,只有冰冷的权力交接。多铎与阿济格并辔入城,身后是盔明甲亮、杀气腾腾的八旗精锐。
街道两旁,跪满了战战兢兢的故明降官和士绅,人人面色惶恐,生怕惹怒新主子。昔日大顺的皇宫,如今成了清军的临时帅府。
与此同时,驿马流星般将捷报和详细军情送往北京。
——
紫禁城武英殿内,多尔衮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潼关、西安等要地相继插上龙旗,脸上并无太多喜色,只有一种冷静到极致的算计。
一名侍卫悄步而入,将一封密信呈给多尔衮的心腹侍卫统领。
侍卫统领看了一眼,面色微变,快步走到多尔衮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多尔衮面无表情的接过那封密信,快速扫视,眼皮微微一抬。
他如同冰冷刀锋一般的目光掠过众人,最后定格在角落里的某个身影——虽然那人今日并不在场。
“骆养性…”多尔衮的面色突然变得狰狞,“好,很好。朕让他总督天津等处军务,是让他给朕看紧南大门,不是让他去当南明使臣的知客僧!盛宴款待?相谈甚欢?他是忘了自己的主子是谁了吗?!”
他冷哼一声:“传令:即刻革去骆养性总督职衔,回京待勘!天津防务,暂由梅勒章京巴哈纳接管!”
旨意一下,满殿皆惊。
骆养性亦是早期投诚的明臣重将,颇有权势,竟因接待使团这点“小事”便被直接革职?众人心中凛然,深知这位摄政王手段酷烈,猜忌之心日重,无不更加小心翼翼。
多尔衮的目光重新转回地图,他手指点着西安,迅速做出判断:“李闯新败,丧师失地,携妇孺南窜,已如丧家之犬,不足为虑,然其部众尚多,若使其窜入江南,与南明合流,或据险顽抗,则后患无穷。”
他的目光随即锐利地扫向东南:“南明弘光,窃据金陵,昏聩无能,党争内耗,其兵备废弛,民心离散。此正天赐良机,当以雷霆之势,趁其内乱未平,一举荡平江南,底定天下!”
战略既定,决策果断异常。
多尔衮立刻下达命令:“传令!豫亲王多铎,即刻统率本部主力,并孔有德、耿仲明等汉军,挥师东出,直捣南京!不得有误!”
“传令!英亲王阿济格,统率北路军,并吴三桂等部,全力追击李闯残部!务必穷追猛打,勿使其与南明合流,务求全歼于中原之地!”
命令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西安。多铎与阿济格接令,毫无迟疑,立刻行动。
清军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开动。
多铎大军几乎未作休整,便迅速集结,如同出鞘的利剑,携带着大量的红衣大炮和辎重,浩浩荡荡开出潼关,沿黄河东进,锋芒直指徐州、扬州,最终目标——南京!
满清军容鼎盛,士气如虹,所过之处,沿途州县望风而降,稍有迟疑,便遭雷霆打击,铁蹄所向,势如破竹!
而阿济格则率领着以骑兵为主的北路军,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猎犬,沿着李自成大军南逃的路线,开始了疯狂的追击。他们轻装疾进,不顾疲累,日夜兼程,不断迫近那支拖家带口、行动迟缓的庞大队伍。
华夏大地,仿佛被这两支清军铁骑划成了两半。
一支南下斩首,一支追亡逐北。多尔衮的战略眼光和果断决策,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南明的醉生梦死与李自成的惶惶南狩,在这股高效而冷酷的军事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
一场决定未来数百年国运的宏大追猎与征服,已然拉开了血腥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