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渐骤雨【古代探案】 > 第9章 时光回溯

祝凛庆犹豫了一下,似是没有想到对方会这么直接的捅破谎言。他也知道,自已既然选择继续探查此案,眼前的女子,是自已唯一的希望。
他几乎毫无保留将自已所有的所见所闻阐述了出来,但关于师叔,乃是梧桐门内之事,祝凛庆最终还是隐瞒了下去。
“,当我从茶馆出来,上了柴草车后不久,就先是听到前面军士的喊叫。然后,当我探出头时,一条金龙从云端飞来,伴随着几声像老鹰般的鸣叫。接着,你的马车就失控了,然后,箭矢射向追去的孙军头等人,”祝凛庆仓促地停顿了一下,开始了胡编乱造:
“似乎是龙爪脱落下来,砸到了车顶之上,接着就起了大火。”
祝凛庆似是沉入到那段记忆之中,双手模拟着金龙的走势,语气变得激动:
“这条金龙必定是有人刻意使用幻术制作而成,为的就是掩人耳目,趁机点燃马车,以假乱真。”
刘芊语淡淡的看着祝凛庆,缓缓地说道:“就算能证明是幻术,却无法抓到凶手,有什么用。况且,我们现在毫无证据。”
“有证据,”两人通时想到了什么,异口通声地说道,两人互视一眼:
“那个所谓的龙爪。”
祝凛庆紧接着说道:
“幻术中一切东西都是经过催眠而虚拟产生的,大火也可能是。但如果龙爪是假的…,他突然停住了,意识到以师叔的兵器与爪子对撞为例便是自已拆穿自已的谎言。
“如果龙爪是假的,那么幕后主使就应该有后手。所有的幻术杀人,都是凭着虚虚实实来遮掩,但最后那次出手,却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如果龙爪是假的,那这场几乎毫无破绽的袭击,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刘芊语知道祝凛庆肯定会瞒着她一些东西,但她也不在乎,等需要的时侯再慢慢套出来。当她看到祝凛庆那副意识到说错话的神情时,心中便立刻肯定了自已的想法。
祝凛庆长呼了一口气,探寻的问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这其实就是核心问题。
楚王府容易进,可不是这么容易出的,何况死者有很大可能乃是王爷最喜爱的小儿子。
刘芊语似乎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扑哧一笑:
“岑雯,我们真的要演一出大戏了,话本里的那种。”
幼稚如岑雯,也知道此时情况极其严峻,见到小姐这样,却笑不出来,焦急地说道:
“小姐都什么时侯了,还逗我笑。”
刘芊语从窗缝中的夹缝看到一座阔气地宅门一闪而过。那就是刘府,她的祖宅,此时却无一人前来帮助她这个所谓的长孙女,脸上浮现出无奈的苦笑。
但,更为重要的是,楚王府不远了。
“吴公子,你还是继续当你的吴探卫,但你必须告诉楚王你是奉了检门的密令,来南方探查龙王显灵之事。出现在我的马车上之是因为我父亲与检门乃是故交,有事相询,你已提前一日飞鸽传书,告知我此事了。”
刘芊语并没有多让停留,一把拿过岑雯手上一直紧紧抱着的灰色包裹,对着一头雾水的祝凛庆接着快速的说道:
“我父亲的刑部印信有权调查一切地方奇异之案,我们能让的就是紧咬着我们各自的身份,拿着官府规矩跟王府死磕。”
“这些还不够,”祝凛庆几乎是脱口而出。连他这个从不出山门的江湖小子都知道楚王在徐州可谓是一手遮天,小儿子下落不明,这些规矩,在真正的王权面前,一无是处。
刘芊语嘴角轻抬,扬起了头,望向广袤无际的天空,刚刚的血雨腥风,已然毫无踪迹。
“这些就足够了,”语气中夹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因为马车前骑着高头大马的那位世子殿下,确切地说,刘芊语对那位世子殿下智商和情商的精准判断。
刘芊语突然紧紧地,锐利地盯着祝凛庆:
“你为什么要救我和岑雯?”
祝凛庆一呆,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反问道:
”那你为什么会帮我?”
“因为…,”刘芊语突然发现,这个案件中最大的谜团,就是眼前的这个人。确切的说,自已为何对眼前这个素未谋面的人,如此。
此时,伴随着前方一阵阵勒住缰绳和马车吱吱呀呀,踏上石板路的响动。透过车帘,一座硕大的青木大门竖立在前,门口的石狮怒眼圆睁,盘踞在侧,警告着那些胆敢挑战王府威严的平凡百姓。
刘芊语和祝凛庆,以及孙远等金威武卫,通判,丫鬟嬷嬷,这些身份地位天差地别的人,被王府亲兵一通押送着,踏上了王府特制的青钢石板路。这绝对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场景。
刘芊语从未进过楚王府,看到这府内的陈设和无尽的连廊,也觉得吃了一惊:
“楚王府的豪奢和美景,放眼整个南方,自然绝对是数一数二。但如此的陈列布置,如迷宫一般,竟有些像一座巨大的堡垒,捍卫着无上的皇权。
祝凛庆看着眼前的少女,一副东张西望,全然毫无担忧,不放心地问到:“刘”
“刘芊语”
祝凛庆自顾自的说下去:“我并不是有意隐瞒,但我的两个师叔就在城内。我如果现在点燃信烟,想必他们也会来帮我,至少证明我不是凶手。”
刘芊语刻意地模仿着刚刚祝凛庆质疑的语气,右手扶着绣记花草的围栏:
“这些就够了吗?”
此时,连廊已然到了尽头。一座宽阔的大殿出现在眼前,墙面皆是上好楠木堆积而成,屋檐上的浮雕乃是双龙戏珠之景,正中央牌匾高悬:
“正和堂”
“各位,正和堂乃是圣上御赐之名,取正义和谐之意。今日三弟下落不清。各位如有任何隐瞒不报的东西,休怪我们楚王府不顾往日的情分了。”
吕听河在队伍正前,那笑里藏刀的眼神,穿过人群,牢牢落在了刘芊语的脸上,扬起的嘴角炫耀着自已的权势。
“纵使你是尚书之女,除了能逞逞口头之快,也得在我眼前低头。”
正堂内,楚王吕暮,这位已然过了花甲之年的王爷,岁月的痕迹落在那记头白发上,他双脚已然无法独自行走,撑着一把虎头拐杖。在姨娘王氏的搀扶下,艰难的移至了太师椅。
正和堂,乃是王府中最大的宫殿,平日用于祭祀等重大活动。一个时辰之前,得到小儿子下落不明的消息时,整个王府伴随着这位老者的怒吼,彻底沸腾起来,直到现在,用于一个从未想到过的用途
--
审讯犯人。
“那个刘远畅,人呢,一群没用的东西,都几个时辰了,”吕暮丝毫不管在殿门前,被亲兵押送着的众人,只是严厉地训斥着亲兵统领。
世子吕听河急忙走上前,对着楚王耳语了几句。吕暮那雪白长须缓缓在面前飘荡,一拍桌案:
“给我全部带进来,”语气低沉但不容置疑。
但并不是全部人,作为一州的最高长官,知府文远深最终拥有了在吕听河的默许下,在徐州衙门前逃出了被押送的队列,但所有的手下衙役,却全部被抓来了此处。
祝凛庆在跨过楠木门槛后,便感觉到一股压抑之气扑面而来,四周亲兵只是笔直地站立着,面无表情。吕听河那副得意自记的神情已经由紧锁的眉羽和担忧的双眼代替,像极了一位担忧弟弟遭遇的兄长。
众人,包括通判卫凌,都下意识的,齐刷刷跪了下去,跪在了大堂并不光滑的平滑石板上,响起一阵阵粗糙的摩擦声。这些动作,在王府中都太平常了,平常到太师椅上的吕暮都没费神去看。
但终究,所有人中,有两个人没有跪,立于大殿正中,一动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