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幽默搭讪”跟“背段子”划等号,还提了我那哥们儿小王第一次在咖啡馆甩企鹅段子翻车的事儿。你是不是当时就琢磨了——“还好我没干过这事儿”,或者“哎,我之前好像也有点这毛病”?
其实真不用不好意思,我见过太多人跟小王一样,总觉得“没段子撑场面,跟人搭话就没底气”,结果越想靠段子救场,越把天聊死。咱这章就掰开揉碎了说,小王后来又犯过一次“段子瘾”,那次的尴尬程度,比咖啡馆还甚,咱就从这个案例说起,你也能更清楚:为啥“强行背段子”在搭讪里,就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
那是去年夏天,小王在公司楼下的奶茶店排队,前面站了个女生,背着个印着猫咪图案的帆布包,手里还拎着个宠物航空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女生大概率是刚带猫看完病,或者要去接猫。小王当时眼睛一亮,觉得“机会来了”,因为他前一天刚在网上刷到个“宠物冷笑话”,觉得特适合这场景,当时还特意记在手机备忘录里了。
排队的时候,小王就不停低头看手机,把那段子在心里默念了三遍,连语气停顿都想好了:“哎,你也喜欢猫啊?我跟你说个事儿——我朋友家的猫,昨天把他的键盘啃坏了,你猜它为啥啃?因为它想‘铲屎的,该陪我玩了,别老敲键盘’!”他觉得这段子又贴合“猫”的主题,又有点小萌,女生肯定会笑。
终于轮到女生点单,女生说“要一杯少冰的芋泥波波奶茶,谢谢”,小王赶紧跟上去,在女生等奶茶的间隙,凑过去笑着开口:“哎,你也喜欢猫啊?我跟你说个事儿——我朋友家的猫,昨天把他的键盘啃坏了,你猜它为啥啃?因为它想‘铲屎的,该陪我玩了,别老敲键盘’!”
你猜女生当时啥反应?她先是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航空箱,又抬头看了看小王,表情有点复杂——不是笑,也不是生气,就是那种“我该怎么回应你”的为难。她沉默了两秒,才小声说:“哦……我家猫今天刚做完绝育,有点不舒服,我没太有心情听笑话。”
这话一出来,小王脸瞬间就红了,手里的手机都差点没拿稳,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啊……对不起啊,我不知道……”女生也没多说啥,只是点了点头,等奶茶做好了,拎着箱子就走了。小王站在原地,看着女生的背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后来跟我说,那杯奶茶他喝着都没味儿,满脑子都是“我咋就没看出来她心情不好呢”“我咋非得说那破段子呢”。
咱先不说小王有多尴尬,咱先分析分析,这事儿错在哪儿了?
首先,他光顾着记段子,压根没观察对方的状态。你想啊,女生手里拎着宠物航空箱,一般带宠物去医院,要么是看病,要么是做检查,心情大概率不会太轻松——你看她点单的时候,声音也轻轻的,没咋笑,明显就是“有点心事”的状态。可小王呢?眼里只有“她喜欢猫,我有猫的段子”,完全没注意到这些细节,上来就甩笑话,这不就等于“往人家枪口上撞”吗?
其次,他的段子是“单向输出”,完全没给对方留接话的余地。你看他那话术:“我跟你说个事儿——我朋友家的猫……你猜它为啥啃?因为……”整个过程就是他一个人说,女生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就算女生当时心情好,听完最多也就说句“哦,挺有意思的”,然后就没下文了——因为段子说完了,话题也断了。这跟咱上一章说的“幽默是互动,不是表演”,完全背道而驰啊。
还有个更关键的点:他的段子是“别人的事儿”,跟当下场景没啥关系。女生关心的是“我家猫刚做完绝育,会不会疼”,而小王说的是“我朋友家的猫啃键盘”——这俩事儿八竿子打不着,女生根本没共鸣。你想啊,要是你刚带你家宠物看完病,心里正惦记着呢,有人过来跟你说“我朋友家宠物咋咋地”,你能有心思跟他聊吗?肯定不能啊。
其实那天小王要是不执着于段子,稍微观察一下,就能找到更好的话题。比如他可以看看女生的帆布包,说“你这包上的猫咪图案还挺可爱,跟我之前看到的一款文创特别像”;或者看女生点的芋泥波波奶茶,说“我上次点这个,芋泥给得太多了,吸了半天才吸上来”——你看,这些都是当下的小事,跟女生有关系,也跟场景有关系,女生就算心情一般,也能接一句“是啊,这个图案我找了好久”,或者“我就喜欢芋泥多的”,这不就把话聊起来了吗?
而且我后来还跟小王聊,我说你当时为啥非得说段子啊?他说:“我怕我说那些小事,人家觉得我没话找话,觉得我无聊。”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想法?总觉得“聊吸管戳歪、芋泥太多”这些小事,太普通了,不如段子“有梗”,怕对方觉得你没意思。
搭讪的时候,“普通”比“有梗”更安全。因为“普通的小事”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才容易有共鸣;而“有梗的段子”,万一对方不接茬、不感兴趣,反而更尴尬。你想啊,你跟一个刚认识的人,聊“我刚才差点被玻璃门撞头”,对方大概率会说“我也有过!上次在超市差点撞门上”;但你跟他说“我给你讲个玻璃门的笑话吧”,对方可能就只能“呵呵”两声。
咱再举个更常见的例子,你在书店遇到个看推理小说的女生,要是你上来就说:“我跟你说个推理笑话——侦探问嫌疑人‘你昨晚干啥了’,嫌疑人说‘我在看推理小说’,侦探说‘那你肯定是凶手,因为你看的那本还没出版’!”你觉得女生会咋反应?要是她刚好不喜欢这种“抖机灵”的笑话,可能就会合上书,换个位置;就算她笑了,你接下来也没啥话说了,总不能再背个推理笑话吧?
但要是你不背段子,而是说:“哎,你看的这本推理小说,我上次也翻了几页,里面那个伏笔我到现在都没猜出来,你看到哪儿了?”女生就算不想聊太多,也会跟你说“我刚看到第三章,还没揭晓呢”,要是她刚好喜欢聊这本书,还会跟你吐槽“里面那个配角我总觉得有问题”——你看,这话题不就顺理成章地展开了吗?
所以你发现没,“强行背段子”的尴尬,从来不是因为段子不好笑,而是因为你“用错了地方”“找错了人”“没看对时机”。你把段子当“万能钥匙”,觉得不管啥场景、啥人,拿出来就能用,结果往往是“钥匙不对锁”,还把锁给捅坏了。
小王后来跟我说,那次奶茶店的事儿之后,他就把手机里的“搭讪段子库”给删了,开始试着“看啥聊啥”。有次在地铁站,他看到一个男生背着个吉他包,拉链没拉好,露出一点琴弦,他就说:“哎,你这吉他包拉链好像没拉好,刚才我还以为是琴弦露出来了,还想着‘这人咋把吉他带地铁上了’呢。”那男生赶紧拉上拉链,笑着说:“谢谢啊!我这包拉链有点松,总爱开,你也喜欢吉他啊?”俩人就这么聊了一路,最后还加了微信,约着以后一起去琴行。
你看,这就是不用段子的效果——没有尴尬,没有冷场,还能真的跟人建立连接。因为你聊的是“当下的、跟对方相关的事”,不是“你从网上抄来的、跟谁都能说的段子”。
小王奶茶店的案例,下一章咱再聊个更常见的——有人在街头搭讪,本来挺好的机会,结果因为硬甩段子,把天聊死的事儿。到时候你也可以对照看看,自己平时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比如看到别人拿个啥东西,第一反应不是“聊这个东西”,而是“我有没有跟这个东西相关的段子”。
现在你也可以回想一下,你之前有没有过“为了说段子,没注意对方状态”的情况?比如跟人聊天的时候,对方明显没精神,你还硬说笑话,结果对方没反应?要是有的话,咱下次可别再犯这错了——先看状态,再找话题,比啥段子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