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呛人的煤烟味
剧烈的咳嗽像要把肺扯出来,陈峰猛地睁开眼,呛人的煤烟味钻进鼻腔,混着劣质烟草和汗臭,呛得他又咳了两声。
眼前不是医院惨白的天花板,而是糊着旧报纸的土坯墙,报纸边角卷着边,上面印着1998年世界杯预选赛的标题,墨迹都有些发灰。身下是硬邦邦的土炕,铺着磨得发亮的粗布褥子,炕头还堆着几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
峰子,醒了赶紧起来拾掇拾掇,一会儿跟你爸去镇上拉煤,晚了好煤都让人挑走了。
门口传来他妈王秀兰的声音,带着点沙哑,还夹杂着拉风箱的呼嗒声。
陈峰僵在炕上,脑子里像炸了锅。
1998年
他不是应该在2023年的工地上吗那天暴雨,脚手架塌了,他从三楼摔下来,意识最后停留在钢筋穿透掌心的剧痛里。怎么一睁眼,回到二十五年前了
他抬手摸了摸自己的手,掌心光滑,没有常年握钢筋磨出的厚茧,也没有那道深可见骨的疤。再摸脸,皮肤紧致,没有工地上风吹日晒留下的粗糙纹路。
炕边放着一面缺了角的铜镜,他抓过来看——镜子里的青年,二十岁出头,眼神里还带着没被生活磨平的愣劲,头发有点乱,却透着股鲜活的劲儿。
这是二十岁的他!
峰子发什么呆!王秀兰端着一碗玉米糊糊走进来,碗边还沾着几粒玉米碴,赶紧吃了走,你爸都把板车准备好了。
看着熟悉的粗瓷碗,闻着玉米糊糊的香气,陈峰眼眶突然热了。前世他混得太浑了,二十岁时嫌拉煤累、种地苦,跟着镇上的混混瞎混,赌钱、打架,把家里的积蓄败光不说,还把他妈气得住了院。后来父亲积劳成疾,四十多岁就走了,他才幡然醒悟,可那时候啥都晚了,只能靠卖力气在工地上苟活,最后落得个横死的下场。
妈,我吃。陈峰接过碗,大口喝着玉米糊糊,烫得舌头发麻,心里却暖得发疼。
真好,一切都还来得及。
1998年,这是个多好的年份啊!镇上的小商品市场刚火起来,邻县的服装厂在招代工,村口的公路明年就要拓宽,往后几年,遍地都是机会。前世他眼瞎,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一世,他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吃完早饭,陈峰跟着父亲陈建军去镇上拉煤。板车很重,陈建军在前头拉,陈峰在后面推,汗水很快浸湿了褂子。前世他最嫌这活累,拉半截就躲在树底下抽烟,让父亲一个人扛,现在握着车把,只觉得浑身是劲。
峰子,你今天咋这么卖力陈建军回头看了他一眼,眼里带着疑惑,是不是又闯祸了,想补过
陈峰脸一红,前世他确实总这样。爸,没有,我就是觉得以前太不懂事了,以后得多帮家里干活。
陈建军愣了愣,随即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好,好,懂事了就好。
到了镇上的煤场,陈峰帮着挑煤、过秤,手脚麻利。正忙活着,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陈峰你也来拉煤啊
陈峰回头,看见一个穿着碎花衬衫的姑娘,扎着马尾,手里拎着一个布包,正是他前世的妻子,李秀梅。
1998年的李秀梅,才十八岁,脸上还带着婴儿肥,眼睛亮得像星星。前世他跟混混瞎混的时候,李秀梅总劝他,可他不听,后来家里败落了,李秀梅还是嫁给了他,跟着他吃了十几年苦,最后在他打工时,积劳成疾,三十五岁就走了。想起这些,陈峰心里一阵抽痛。
秀梅,你怎么来了陈峰压下情绪,尽量让自己的语气自然。
我妈让我来买块肥皂,顺便看看有没有便宜的棉花。李秀梅笑了笑,目光落在陈峰身上,你今天看着不一样,以前你拉煤都懒懒散散的。
以前不懂事,现在想通了。陈峰挠了挠头,心里琢磨着,这一世,他一定要早点把李秀梅娶回家,好好对她,绝不让她再受一点苦。
拉完煤,陈峰帮李秀梅把棉花搬到她家门口,李秀梅的妈张婶热情地留他喝水。张婶前世就不待见他,觉得他是个混子,后来要不是李秀梅死缠烂打,根本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现在张婶看他的眼神,虽然还有点疏离,却没了前世的厌恶。
陈峰,听说你最近没跟那些混混瞎混了张婶一边倒水边问。
婶,早不跟他们来往了,以后就想好好干活,帮家里分担点。陈峰坐直身子,认真地说。
张婶点了点头,没再多说,倒是李秀梅在一旁偷偷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从李秀梅家出来,陈峰推着板车往家走,心里已经有了盘算。眼下最要紧的,是先赚点本钱,不能总靠拉煤、种地。他记得,下个月镇上的小商品市场要招摊位,前世有个叫刘胖子的,就是靠卖袜子、毛巾,一年就赚了好几万。这是个机会,他必须抓住。
回到家,陈峰跟父母说了想租摊位的想法。陈建军皱着眉:摆摊那能赚钱吗万一赔了,咱家可没闲钱给你折腾。
王秀兰也劝:峰子,还是踏实点好,拉煤虽然累,好歹稳当。
陈峰知道父母的顾虑,前世他确实太让人失望了。爸,妈,我不是瞎折腾。我打听了,镇上的小商品市场刚开,租金不贵,我先少进点货,卖袜子、毛巾这些日用品,肯定能卖出去。你们相信我,这次我一定好好干。
他说了半天,陈建军和王秀兰还是犹豫。最后陈峰咬了咬牙:这样,我先去跟朋友借点钱,要是赔了,我自己打工还,不连累家里。
见他态度坚决,陈建军叹了口气:行,你想试试就试试吧,不过你可得记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
爸,您放心!陈峰心里一喜,知道父母这是同意了。
接下来几天,陈峰一边帮家里干活,一边四处打听借钱。前世他混得差,没什么真心朋友,倒是有个发小叫赵强,家里开了个小卖部,条件还不错。陈峰找到赵强,跟他说了想摆摊的想法。
赵强愣了愣:峰子,你真打算好好干了以前你可不是这样的。
强子,以前是我糊涂,现在我想通了,得赚钱养家。陈峰诚恳地说,你要是信我,就借我五百块,等我赚钱了,马上还你,还多给你一百利息。
赵强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行,我信你一次,谁让咱们是发小呢。不过你可别让我失望。
拿到五百块钱,陈峰心里踏实多了。他记得前世刘胖子是去邻县的批发市场进货,那里的货又便宜又好。于是他跟父母打了招呼,第二天一早就坐上去邻县的班车。
邻县的批发市场比他想象的还大,到处都是摊位,袜子、毛巾、内衣、文具,琳琅满目。陈峰没急着进货,而是先逛了一圈,问了好几家的价格,对比质量。最后他选了一家性价比最高的,进了两百双袜子、一百条毛巾、五十件内衣,总共花了三百多块,还剩下一百多块留着备用。
回到镇上,陈峰赶紧去小商品市场租摊位。市场管理处的老王认识他,以前总见他跟混混瞎混,见他来租摊位,还挺惊讶:陈峰,你也来摆摊
王叔,以前是我不懂事,现在想好好做点生意。陈峰笑着说。
老王点了点头:行,年轻人知错能改就好。摊位还有,月租五十,先交三个月。
陈峰交了一百五十块,拿到了摊位号——38号,就在市场入口不远的地方,位置还不错。
第二天一早,陈峰就推着板车去摆摊。他把袜子、毛巾、内衣分门别类摆好,还特意找了块干净的布铺在下面,显得整齐。刚开始没什么人,陈峰有点紧张,后来陆续有人过来问价,他热情地介绍,态度诚恳,价格也比镇上的小卖部便宜,慢慢就有了生意。
第一天下来,陈峰算了算,卖了二十多块钱,除去成本,赚了八块多。虽然不多,但这是他重生后赚的第一笔钱,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接下来几天,生意越来越好。陈峰嘴甜,会说话,对顾客也实在,很多人买了一次就成了回头客。有时候李秀梅会过来帮忙,帮他看摊、收钱,两人默契十足,张婶看他的眼神也越来越和善。
一个月下来,陈峰算了算账,竟然赚了三百多块!比他爸拉煤一个月赚的还多。陈建军和王秀兰乐得合不拢嘴,再也不担心他瞎折腾了。
这天收摊后,陈峰买了两斤猪肉、一瓶白酒,又给李秀梅买了一条红色的围巾,去了李秀梅家。张婶和李叔见他来,热情地招呼他,李秀梅看见那条红色围巾,脸一下子红了,偷偷把围巾藏在身后。
吃饭的时候,陈峰端起酒杯,对着李叔和张婶说:叔,婶,我知道以前我名声不好,让你们操心了。现在我摆摊赚了点钱,以后我会好好干,好好对秀梅。我想跟你们求个情,让我跟秀梅处对象,等我再赚点钱,就娶她。
李叔和张婶对视一眼,张婶笑着说:陈峰,你这两个月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你是个好孩子,就是以前走了点弯路。秀梅要是愿意,我们没意见。
李秀梅在一旁低着头,小声说:我愿意。
陈峰心里一阵激动,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前世他三十岁才娶李秀梅,让她等了那么久,这一世,他一定要早点给她一个家。
接下来的日子,陈峰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他又进了些文具、小玩具,摊位上的货越来越丰富。赵强见他赚了钱,也想跟着他干,陈峰没犹豫,带着他一起去邻县进货,教他怎么选货、怎么卖货。
转眼到了年底,陈峰算了算,这几个月竟然赚了两千多块!在1998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给父母买了新衣服、新鞋子,又给李秀梅买了一个金戒指,虽然不大,却是他的心意。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炕边吃年夜饭,电视里放着春晚,外面鞭炮声不断。陈建军喝了点酒,感慨地说:峰子,你现在越来越出息了,爸为你高兴。
王秀兰也抹着眼泪:是啊,以前总担心你没人管,现在好了,你懂事了,还找了秀梅这么好的姑娘。
陈峰看着父母欣慰的笑容,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前世他错过的太多,这一世,他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让李秀梅幸福,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窗外的烟花照亮了夜空,陈峰握紧了李秀梅的手,眼里满是坚定。1998年的冬天,很冷,但他的心,却燃着一团火,这团火,会照亮他未来的路,也会温暖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二章
市场里的风波
开春后,镇上的小商品市场更热闹了。天气转暖,人们出门逛街的多了,陈峰的摊位前也总是围着不少人。他又雇了个村里的姑娘帮忙看摊,自己则腾出时间,琢磨着怎么把生意做得更大。
他发现,市场里卖的大多是袜子、毛巾这类小东西,稍微大件点的日用品,比如床单、被套,很少有人卖。而且镇上的人买这些,都得去县城,很不方便。陈峰觉得这是个机会,打算进点床单被套来卖。
他跟赵强说了这个想法,赵强有些犹豫:峰子,床单被套可比袜子贵多了,要是卖不出去,压货可就麻烦了。
强子,你想啊,现在谁家不换床单被套以前是没地方买,咱们要是卖了,肯定有人买。陈峰耐心地解释,而且咱们可以先少进点,看看销量,要是好,再多进。
赵强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两人一起去邻县的批发市场,选了几种花色好看、质量不错的床单被套,进了五十套,花了一千多块。
回到镇上,陈峰把床单被套挂在摊位最显眼的地方,还特意铺了一套在小床上,让顾客能直观地看到质量。刚开始,确实有人觉得贵,只是看看,不买。但慢慢的,就有顾客被花色吸引,加上陈峰说可以先试用,不满意就退,渐渐有了销量。
没几天,五十套床单被套就卖得差不多了。陈峰算了算,这一笔就赚了五百多块,比卖袜子毛巾还赚钱。赵强也乐坏了,一个劲地夸陈峰有眼光。
生意好了,难免会招人眼红。市场里有个叫周虎的,以前也是个混混,后来靠着他舅舅在市场管理处的关系,租了个好摊位,卖的也是日用品。见陈峰的生意比他好,周虎心里就不平衡了。
这天,陈峰正忙着给顾客打包,周虎带着两个小弟,晃晃悠悠地来到他的摊位前。周虎双手插兜,瞥了一眼陈峰的货,不屑地说:陈峰,你这货是哪来的看着不怎么样啊,别是次品吧
陈峰知道周虎是来找茬的,他压下火气,笑着说:周哥,我这货都是从正规批发市场进的,质量没问题,不信你看。
看什么看周虎伸手把摊位上的一条毛巾扫到地上,我看你就是在骗人,别以为赚了点钱就了不起了。
顾客被吓得赶紧躲开,陈峰的火气也上来了。前世他怕周虎,是因为他混日子,没底气,现在他不一样了,他靠自己的本事赚钱,不怕谁。
周虎,你别太过分了!陈峰站起身,眼神冷了下来,我卖什么货,跟你没关系,你要是再捣乱,我就去找市场管理处。
找管理处周虎笑了,我舅舅就是管理处的,你去找啊,看他们帮谁。
说着,周虎的小弟就要去掀陈峰的摊位。陈峰一把抓住他的手,用力一拧,那小弟疼得叫了起来。周虎没想到陈峰会动手,愣了一下,随即恼羞成怒:陈峰,你敢动手
是你们先找茬的。陈峰松开手,冷冷地说,我警告你,别再来我摊位捣乱,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周围的摊主都围了过来,议论纷纷。周虎脸上挂不住,恶狠狠地说:陈峰,你给我等着!说完,带着小弟灰溜溜地走了。
陈峰捡起地上的毛巾,拍了拍上面的灰,对围观的人说:不好意思,让大家见笑了。
有个相熟的摊主劝他:陈峰,周虎有后台,你可得小心点。
谢谢李哥提醒,我会注意的。陈峰笑了笑,心里却没太在意。他知道,周虎也就这点本事,真要闹大了,他舅舅也不敢公然偏袒他。
果然,接下来几天,周虎没再来捣乱,但陈峰知道,他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于是他特意去了趟市场管理处,找到了老王,跟他说了周虎找事的情况。
老王皱了皱眉:周虎这小子,就是仗着他舅舅,到处惹事。你放心,我会跟他舅舅说,让他管管周虎。要是再有人捣乱,你直接来找我。
有了老王的保证,陈峰心里踏实多了。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意上,还琢磨着拓展新的业务。他记得,再过两年,镇上会流行起卖童装,而且利润很高。现在虽然还没流行,但可以先少量进货,试试水。
他跟李秀梅说了这个想法,李秀梅很支持:我觉得可行,现在镇上的孩子越来越多,好看的童装很少,咱们要是卖,肯定受欢迎。
于是陈峰又去了邻县的批发市场,这次他特意找了家卖童装的摊位,选了几种款式新颖、颜色鲜艳的童装,进了三十件。回到镇上,他把童装摆在摊位的一角,没想到刚摆出来,就吸引了不少带孩子的家长
第二章
市场里的风波
有个宝妈拿起一件粉色的连衣裙,摸了摸面料,又比在孩子身上,笑着问:这裙子多少钱看着比县城里卖的还好看。
大姐眼光好,这是新到的款式,面料软和,孩子穿着舒服,二十块钱一件。陈峰笑着回答,还特意指了指裙子上绣的小蝴蝶,你看这细节,都是机器精绣的,不容易掉。
宝妈一听价格,眼睛亮了:县城里同款得卖二十五呢,你这还便宜,给我拿两件,一件粉色一件蓝色,我家俩闺女换着穿。
第一笔童装生意成了,陈峰心里更有底了。接下来几天,童装卖得格外好,三十件没几天就卖空了。他赶紧又去邻县补货,这次直接进了五十件,还多添了几款男孩穿的运动套装。
李秀梅也常来帮着看摊,她嘴甜,会跟宝妈们聊孩子的穿衣喜好,还能根据孩子的身高体重推荐合适的尺码,不少宝妈都成了回头客,甚至会提前跟她预定新款童装。
这天收摊时,赵强凑过来,一脸羡慕:峰子,你这童装生意也太火了,我看你这几天光卖童装就赚不少吧
还行,比卖袜子毛巾利润高点。陈峰收拾着摊位,笑着说,你要是想试试,也可以进点货,咱们互相照应着,还能多吸引点顾客。
赵强眼睛一亮:真的那我下次跟你一起去进货,你帮我选选款式
没问题。陈峰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一个人做不如大家一起做,把童装的热度带起来,整个市场的客流量都会增加,对他自己的生意也有好处。
可没等赵强跟着去进货,麻烦又找上门了。
这天中午,市场里人正多,周虎突然带着三个陌生男人过来,径直走到陈峰的摊位前。为首的男人留着寸头,胳膊上纹着青龙,眼神凶巴巴的,一看就不是善茬。
你就是陈峰寸头男双手插兜,居高临下地看着陈峰。
陈峰放下手里的活,心里清楚这是周虎找来的帮手,却没露怯:我是,有事
听说你挺横啊,敢跟周虎叫板寸头男指了指摊位,这摊子是你开的我劝你识相点,要么把摊位让给周虎,要么以后每个月给我们交两百块保护费,不然这摊子别想再开下去。
周围的顾客见这阵仗,都吓得往后退,有几个相熟的摊主想过来劝,却被周虎恶狠狠的眼神瞪了回去。李秀梅也慌了,悄悄拉了拉陈峰的衣角,小声说:要不咱们先忍忍,找老王来
陈峰拍了拍李秀梅的手,示意她别担心,然后看向寸头男,语气平静却带着硬气:保护费我不会交,摊位也是我合法租的,凭什么让给周虎你们要是想闹事,我现在就报警。
他一边说,一边伸手去摸腰间——昨天特意把李秀梅家的旧大哥大带来了,就是怕周虎耍横。这大哥大还是李叔以前跑生意用的,虽然旧了,但能打电话,在1998年的小镇上,也算是个能镇住人的物件。
寸头男没想到陈峰敢跟他叫板,还提报警,愣了一下。周虎在旁边急了,凑到寸头男耳边小声说:强哥,他就是装样子,镇上派出所跟我家有点交情,就算报警也没用。
寸头男一听,又硬气起来,伸手就要掀陈峰的摊位:装什么装我看你今天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陈峰早有准备,一把抓住他的手腕,手上一用力。寸头男只觉得手腕像被铁钳夹住,疼得龇牙咧嘴:你敢动手
是你们先动手的。陈峰手上没松劲,眼神冷了下来,我再跟你们说一次,别来惹我。我靠本事赚钱,没招谁没惹谁,你们要是真把我逼急了,咱们就去派出所评评理,看看谁有理!
他知道,这些混子看着凶,其实最怕见官。而且周虎说派出所跟他家有交情,多半是吹牛,真闹到派出所,他们寻衅滋事,肯定讨不到好。
果然,寸头男被陈峰的气势镇住了,手腕又疼得厉害,挣扎了几下没挣脱,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周围的摊主也壮着胆子喊起来:光天化日的,还想欺负人赶紧走,别在这捣乱!
周虎见形势不对,赶紧拉了拉寸头男:强哥,算了算了,咱们下次再说。
寸头男趁机挣开陈峰的手,揉着手腕,恶狠狠地瞪了陈峰一眼:你给我等着!说完,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
李秀梅这才松了口气,眼眶有点红:刚才吓死我了,你以后可别跟他们硬拼,万一受伤了怎么办
没事,我心里有数,他们就是纸老虎。陈峰帮她擦了擦眼角的泪,笑着说,你看,他们这不是走了吗以后不会再来了。
周围的摊主也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安慰他们。李哥拍了拍陈峰的肩膀:峰子,好样的!就该这么硬气,不然他们总以为你好欺负。
是啊,以后再有人找事,我们帮你一起喊,看他们敢不敢撒野!
陈峰心里暖暖的,连声道谢。经此一遭,市场里的摊主们更佩服他了,平时也愿意跟他多走动,有时候还会互相介绍生意。
没过几天,老王特意来找陈峰,笑着说:周虎他舅舅把他骂了一顿,还让他给你道歉呢,不过那小子脸皮厚,没好意思来。你放心,以后他再敢找事,我直接把他摊位给收了。
谢谢王叔,给您添麻烦了。陈峰赶紧递了根烟过去。
跟我客气啥,你这生意做得好,也是给咱们市场添人气。老王接过烟,又叮嘱道,不过以后还是注意点,真遇到事别自己扛,随时找我。
解决了周虎的麻烦,陈峰的生意做得更顺了。童装的销量越来越高,他干脆在摊位后面隔了个小区域,专门放童装,还挂了块小牌子,写着新款童装,每日更新。
赵强也跟着进了批童装,虽然卖得没陈峰好,但也赚了不少,天天跟在陈峰后面峰子哥地叫,比以前更佩服他了。
转眼到了六月,天气越来越热,市场里的人也多了起来。陈峰发现,很多顾客逛一会儿就会买水喝,而市场里只有两家卖水的,还都是卖的玻璃瓶汽水,携带不方便。他心里一动,想起前世夏天流行的塑料瓶装矿泉水,虽然现在镇上还很少见,但肯定有市场。
他跟李秀梅商量:咱们进点矿泉水来卖吧,夏天天热,大家都爱喝水,塑料瓶装的方便携带,肯定好卖。
李秀梅想了想,点头说:我觉得行,就是不知道在哪进货。
我问问邻县批发市场的张老板,他路子广,说不定能拿到货。陈峰说着,就去公用电话亭给张老板打了电话。
张老板一听,笑着说:巧了,我刚联系了一个矿泉水厂家,正要铺货呢,你要是要,我给你算便宜点,一箱十二瓶,八块钱,你卖一块钱一瓶,一箱能赚四块。
那太好了,张哥,先给我发五十箱,要是好卖,我再跟你要。陈峰赶紧定下,又跟张老板约好,第二天让货车送过来。
第二天,五十箱矿泉水送到了摊位。陈峰找了个小桌子,把矿泉水摆上去,还特意打开一瓶,让顾客试喝。有个逛得满头大汗的大哥,拿起试喝的矿泉水喝了一口,爽得叹了口气:这水凉丝丝的,比汽水解渴!多少钱一瓶给我拿两瓶。
一块钱一瓶,大哥要是买一箱,算你十块,还便宜两块。陈峰笑着说。
大哥一听,干脆地说:那给我拿一箱,家里人多,夏天喝水也多。
有了第一个买整箱的顾客,后面的人也跟着买。没到傍晚,五十箱矿泉水就卖出去了三十多箱。陈峰赶紧又给张老板打电话,让他再送一百箱过来。
矿泉水成了夏天的爆款,每天都能卖出去几十箱。陈峰还跟周围的几个摊主商量,让他们帮忙代卖,卖出去一箱给他们提一块钱,摊主们都乐意,矿泉水的销量又涨了不少。
这天晚上收摊后,陈峰算了算账,光是这个月,童装和矿泉水就赚了一千多块,加上之前的积蓄,手里已经有五千多块了。他心里琢磨着,是时候把摆摊的生意再扩大点,最好能租个固定的门面,不用再风吹日晒,也能装更多的货。
他跟父母说了想租门面的想法,陈建军愣了愣:租门面得不少钱吧
我问过了,市场旁边有个门面要转租,四十多平,月租两百,先交半年的,再加上装修,差不多一千多块就能下来。陈峰解释道,有了门面,咱们就能把货摆得更整齐,还能卖更多种类的东西,赚的肯定比现在多。
王秀兰看着儿子,眼里满是骄傲:峰子,你现在越来越有主意了,妈都听你的。
陈建军也点了点头:行,你想干就干,家里支持你。
得到父母的支持,陈峰第二天一早就去找到了门面的房东,签了转租合同,交了半年的租金和押金。接下来几天,他找了村里的装修队,简单地把门面刷了白,又打了几个货架,还在门口挂了个招牌,写着峰梅百货——把他和李秀梅的名字各取一个字,既显眼又有意义。
开业那天,陈峰特意买了鞭炮,还准备了小礼物,凡是进店消费的顾客,都送一块香皂。周围的摊主和熟客都来捧场,店里挤满了人,李秀梅忙着收钱,陈峰忙着拿货,忙得不可开交,心里却乐开了花。
忙到中午,人稍微少了点,李秀梅擦了擦汗,笑着说:没想到开业这么热闹,比摆摊的时候人还多。
陈峰看着她额头上的汗珠,伸手帮她擦了擦,温柔地说:以后有了门面,你就不用再风吹日晒了,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李秀梅脸一红,低下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她知道,跟着陈峰,以后的日子肯定不会差。
可陈峰没高兴多久,就遇到了新的麻烦。这天下午,店里来了两个穿制服的人,自称是工商局的,说有人举报他卖的童装是三无产品,要查他的进货凭证。
陈峰心里一紧,赶紧拿出跟批发市场张老板的进货单据,递给他们:同志,我这货都是从正规批发市场进的,有凭证,不是三无产品。
其中一个瘦高个接过单据,看了看,又翻了翻货架上的童装,皱着眉说:你这单据只能证明你从批发市场进的货,不能证明这货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这样吧,先把这些童装扣下来,你明天带着厂家的资质证明去工商局,要是证明没问题,再还给你。
陈峰一听就急了:同志,这童装都是我刚进的货,要是扣下来,我这生意就没法做了。而且我跟张老板确认过,他说这是正规厂家的货,就是资质证明还没寄过来。
我们只看凭证,没有证明,就得扣货。瘦高个态度强硬,说着就要让人搬童装。
李秀梅也急了,想上前阻拦,却被陈峰拉住了。他知道,跟工商局的人硬吵没用,只能先配合,再想办法。
行,我配合你们扣货,但我明天一定能拿到资质证明,希望你们能尽快还给我。陈峰咬了咬牙,说道。
瘦高个点了点头,让人把货架上的童装都搬上了车,然后开车走了。
店里的顾客都走光了,李秀梅眼圈红了:这可怎么办啊要是拿不到资质证明,童装就拿不回来了,咱们还得赔不少钱。
陈峰心里也着急,但他知道不能慌,他拍了拍李秀梅的肩膀:别担心,我现在就给张老板打电话,让他赶紧把厂家的资质证明寄过来,肯定能拿到的。
他赶紧去公用电话亭给张老板打了电话,张老板一听,也急了:峰子,对不起,是我忘了给你寄资质证明。我现在就去厂家拿,今天晚上就用最快的快递寄给你,明天早上肯定能到。
挂了电话,陈峰心里稍微踏实了点,他跟李秀梅说:张老板今晚就寄快递,明天早上就能到,咱们明天一早就去工商局,把童装拿回来。
李秀梅点了点头,心里的石头稍微落了地。可陈峰心里却清楚,这事肯定不是巧合,说不定又是周虎在背后搞鬼——毕竟除了他,没人会这么盯着自己的生意。
第二天一早,陈峰果然收到了快递,里面是厂家的资质证明。他赶紧带着证明去了工商局,找到了昨天的瘦高个。瘦高个看了证明,没再为难他,让他把童装拉了回来。
从工商局出来,陈峰心里的火气忍不住冒了上来。他知道,周虎这次没占到便宜,肯定还会找机会捣乱。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彻底解决这个麻烦。
他想了想,开车去了镇上的派出所,找到了所长刘刚。刘刚是他父亲的老战友,前世对他很照顾,只是后来他混日子,不好意思再找人家。现在他做生意遇到麻烦,找刘刚帮忙,应该没问题。
见到刘刚,陈峰先递了根烟,然后把周虎几次找事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还提到了工商局扣货的事:刘叔,我怀疑这次扣货也是周虎搞的鬼,他就是见我生意好,心里不平衡,想毁我生意。
刘刚皱了皱眉,脸色沉了下来:周虎这小子,之前就因为打架斗殴进来过几次,没想到现在还不老实。你放心,我这就派人去查查,要是真跟他有关系,我饶不了他。另外,我再跟工商局打个招呼,以后没人敢随便找你麻烦。
谢谢刘叔,给您添麻烦了。陈峰心里一暖,没想到这么顺利。
果然,没过两天,周虎就被派出所叫去问话了。虽然没查出他直接指使工商局扣货的证据,但刘刚也警告了他,要是再敢找陈峰的麻烦,就把他以前的劣迹都翻出来,让他进去蹲几天。
周虎被吓得不轻,从那以后,再也没敢找陈峰的麻烦,甚至在市场里见到陈峰,都绕着走。
解决了周虎这个麻烦,陈峰的峰梅百货生意越来越红火。他又陆续增加了日化用品、小电器等品类,还雇了两个村里的姑娘帮忙看店。李秀梅也辞掉了村里的临时工,专心帮陈峰打理店铺,两人默契十足,感情也越来越深。
转眼到了年底,陈峰算了算账,这一年下来,竟然赚了两万多块!在1998年的小镇上,这绝对是一笔巨款。陈建军和王秀兰笑得合不拢嘴,开始催着陈峰和李秀梅订婚。
这天晚上,陈峰买了一个钻戒——虽然不大,但在灯光下闪着光。他把李秀梅约到镇上的河边,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秀梅,这一年谢谢你陪着我,帮我打理店铺,没有你,我也走不到今天。我知道,我以前不懂事,让你受了不少委屈,但这一世,我想给你一个家。你愿意嫁给我吗
李秀梅看着钻戒,又看着陈峰真诚的眼睛,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用力点了点头:我愿意,陈峰,我早就愿意了。
陈峰把钻戒戴在她的手上,然后紧紧地抱住她。河边的风带着冬天的凉意,可两人的心里却暖得发烫。
data-fanqie-type=pay_tag>
1998年的尾巴,陈峰不仅赚了钱,有了自己的店铺,还找到了一辈子的爱人。他知道,这只是重生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机会等着他——他记得,再过几年,镇上会兴起建材生意,还有互联网也会慢慢普及,这些都是他可以抓住的机遇。
但现在,他最想做的,是给李秀梅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让她成为最幸福的新娘。
春节过后,陈峰和李秀梅的婚礼在镇上的饭店举行。来了很多客人,有市场里的摊主,有村里的邻居,还有刘刚和老王他们。陈建军和王秀兰忙着招呼客人,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婚礼上,陈峰握着李秀梅的手,对着所有客人说:以前我是个浑小子,让我爸妈操心,也让秀梅受了委屈。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店,有了想一辈子疼的人,往后我保证,会让秀梅过上好日子,也会让我爸妈安享晚年。
台下掌声雷动,李秀梅靠在陈峰肩上,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是幸福的泪。王秀兰抹着眼睛,跟陈建军对视一眼,两人眼里满是欣慰——儿子总算长大了,还娶了这么好的媳妇。
婚后,李秀梅把店铺打理得井井有条,进货、记账、招待客人,样样都做得妥帖。陈峰则把更多精力放在拓展业务上,他记得开春后邻镇要修公路,到时候建材肯定紧缺,便开始琢磨着往建材行业搭边。
他先去邻镇跑了几趟,跟修路工程队的负责人聊了聊,又去县城的建材市场考察。发现现在镇上卖建材的少,大多是零散的小摊,没有成规模的店铺,而且价格也不透明,要是能开一家正规的建材店,肯定有市场。
跟李秀梅商量时,她有些犹豫:建材生意投入大,咱们之前赚的钱虽然不少,但都投进去的话,风险有点高吧
风险是有,但机会也大。陈峰拿出画好的草图,指着上面的品类说,我打算先从水泥、沙子、瓷砖这些基础建材做起,这些都是修路和盖房必须用的,不愁卖。而且我跟工程队的张队长谈好了,要是咱们供货,他优先从咱们这拿,回款也快。
李秀梅看着陈峰笃定的眼神,心里也踏实了:行,我信你,咱们一起干。
说干就干,陈峰在镇东头租了个大仓库,又联系了县城的建材厂家,谈好供货价和配送时间。为了节省成本,他还找了村里几个踏实的汉子,组成了送货队,顾客下单后,当天就能送到家。
建材店开业那天,陈峰没搞太热闹的仪式,却请了工程队的张队长和几个要盖房的村民来喝茶。张队长当场订了十吨水泥和五车沙子,还笑着说:陈峰,我就信你这小子,实在,不坑人。
有了张队长的带头,其他村民也跟着下单,第一天就赚了两千多块。接下来几个月,随着邻镇公路开工,建材需求越来越大,陈峰的建材店生意也越来越火,有时候一天就能卖出去几十吨水泥,送货队的汉子们天天忙得脚不沾地。
赵强见陈峰做建材赚了钱,也想来搭伙,陈峰没拒绝,让他负责建材的装卸和配送,每个月给他开工资,还答应年底给分红。赵强干活踏实,把配送队管理得井井有条,帮陈峰省了不少心。
转眼到了1999年秋天,陈峰的建材店已经成了镇上规模最大的一家,手里的积蓄也超过了十万。他又把峰梅百货重新装修了一遍,扩大了店面,增加了家电专区,卖起了电视机、洗衣机这些大件商品。
这天,陈峰正在建材店对账,父亲陈建军匆匆跑过来,脸上带着急色:峰子,不好了,你妈突然晕倒了,现在在镇医院呢!
陈峰心里一紧,手里的账本都掉在了地上,赶紧跟着父亲往医院跑。到了医院,医生说王秀兰是高血压引发的脑供血不足,幸好送得及时,没什么大碍,但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陈峰守在病床前,看着母亲苍白的脸,心里又疼又悔。这两年他忙着做生意,陪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连母亲有高血压都没太在意。李秀梅也赶了过来,帮着打水、喂药,还安慰陈峰:别太担心,妈没事的,以后咱们多抽时间陪她。
住院期间,陈峰推掉了所有生意,天天守在医院。王秀兰醒后,看着儿子眼里的红血丝,笑着说:傻小子,妈没事,你不用天天守着,店里还有生意呢。
妈,生意再重要也没你重要。陈峰握着母亲的手,声音有些沙哑,以后我每周都陪你和爸去赶集,咱们一家人好好吃饭。
经过这件事,陈峰也想通了,赚钱固然重要,但家人的健康和陪伴更重要。他开始调整作息,每天尽量早点回家,陪父母吃饭聊天,周末还会带着李秀梅和父母去县城逛街、看电影。
1999年底,李秀梅怀孕了。陈峰高兴得像个孩子,天天围着李秀梅转,不让她干重活,还特意去县城买了孕妇食谱,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营养餐。王秀兰也搬过来跟他们一起住,帮着照顾李秀梅,家里天天都充满了笑声。
2000年春天,李秀梅生下了一个儿子,陈峰给孩子取名叫陈念安,希望他一辈子平平安安。看着怀里皱巴巴的小家伙,陈峰心里满是幸福——前世他没来得及有孩子,这一世,他不仅有了爱他的妻子,还有了可爱的儿子,父母也健健康康,这就是他最想要的生活。
孩子满月那天,陈峰在镇上的饭店摆了几十桌酒席,邀请了所有亲友和生意上的伙伴。刘刚和老王也来了,刘刚拍着陈峰的肩膀说:峰子,你这小子,现在真是越来越出息了,家庭事业双丰收啊!
陈峰笑着说:都是托刘叔和王叔的福,还有大家的帮忙,不然我也走不到今天。
酒席上,陈峰看着热闹的人群,看着身边笑靥如花的李秀梅,看着抱着孩子的父母,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感慨。如果没有重生,他现在可能还在工地上苟活,父母可能早就不在了,更不会有这么幸福的家庭。
重生回到1998年,他不仅抓住了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弥补了前世所有的遗憾。他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机会等着他——互联网即将兴起,房地产也会迎来爆发期,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急着扩张,而是想慢慢来,一边经营好生意,一边陪伴家人,让这份幸福一直延续下去。
晚上,送走最后一批客人,陈峰抱着儿子,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李秀梅靠在他身边,父母在一旁看着孩子,脸上满是笑容。天上的星星亮闪闪的,像极了1998年那个煤烟味弥漫的夜晚,他第一次睁开眼时,看到的希望的光。
陈峰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孩子,又看了看身边的爱人,轻声说: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李秀梅笑着点了点头,靠在他肩上,眼里满是温柔。院子里的灯光暖融融的,照亮了一家人的脸庞,也照亮了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