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响
槐花开得疯魔,明明是秋深时节,镇口老槐树上的白花却越开越密,压得枝桠都弯了腰。风一吹,花瓣簌簌往下掉,落在青石板路上,积了薄薄一层,踩上去软乎乎的,像踩在雪上。
周明远提着药罐从邻镇回来时,正撞见几个孩子在树下捡槐花。孩子们的笑声脆生生的,惊飞了枝桠上的麻雀。他停下脚步,看着那个穿蓝布衫的小孩——就是前些天在树下画画的那个,此刻正踮着脚够高处的花瓣,脸上沾着点泥,眼睛亮得很。
“先生。”小孩看见他,举着手里的槐花跑过来,“你看,这花好香。”
周明远低头闻了闻,确实香,是清甜的草木气,没了之前那股甜腻的腥。他笑了笑,从布包里摸出颗糖,递过去:“别爬树,当心摔着。”
小孩接了糖,剥开纸就塞进嘴里,含混不清地说:“王奶奶说,这花是阿槐姐姐变的,她回家了,就开花给我们看。”
周明远的心轻轻动了一下。王二婶这几日像是松快多了,不再整日愁眉苦脸,偶尔还会坐在门口晒太阳,手里捻着串槐叶编的绳。她告诉镇上的人,槐仙显灵了,往后镇子会太平,只是没人知道她嘴里的“槐仙”,原是个苦命的姑娘。
回春堂的门,周明远锁了。沈敬山的坟就在后园,他每日去浇些水,拔拔草。坟头冒出几株新绿,是从药渣里长出来的,想来是沈敬山生前没喝完的药汤泼在土里,竟发了芽。
这天傍晚,周明远正在后园拔草,听见前院有人敲门。他擦了擦手走出去,看见门口站着个陌生男人,穿着l面的洋布衫,手里提着个皮箱,眉眼间竟有几分像沈敬山。
“请问,这里是沈敬山先生的药铺吗?”男人的声音带着点外地口音。
“是,他……过世了。”周明远说。
男人的眼圈一下子红了,他往院里看了看,声音发颤:“我是他远房表弟,从上海来的。前几日收到他的信,说有要紧事托付,可我赶来,他竟……”
周明远想起沈敬山日记里的话,或许这表弟,就是他信里说的“能托付后事的人”。他侧身让男人进来:“沈掌柜的坟在后园,我带你去看看。”
男人跟着他走到后园,看见那座新坟,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肩膀抖个不停。“表哥……你咋就这么去了……”
周明远没打扰,转身回了前堂,给男人倒了杯茶。等男人平复了些,他才把沈敬山的日记拿出来,递过去:“这是沈掌柜的日记,或许你该看看。”
男人接过日记,翻了几页,脸色越来越白,到后来竟发起抖来,手里的日记差点掉在地上。“他……他竟真的找到阿槐姑娘的骨头了……”
“你知道阿槐?”周明远有些惊讶。
男人叹了口气,抹了把脸:“我小时侯听我娘说过。当年沈家屯出事,我娘带着表哥逃出来,总说对不住那姑娘。表哥这些年心里一直有愧,说非要回去赎罪不可。他开药店,其实是为了给镇上的人免费看诊,说是替他爹还账。”
周明远这才明白,沈敬山回槐阴镇,不止是为了迁骨,更是在用自已的方式补偿。他看着男人手里的日记,忽然想起红袄女人最后那句话——“他虽有错,却也陪了我这些年”。或许那些日夜碾药的声响,不只是阿槐的怨气,还有沈敬山无声的忏悔。
“表哥信里说,他找到个能化解怨结的法子,只是要冒风险。”男人翻到最后一页,指着沈敬山写的小字,“原来……他是想用自已的命,换阿槐姑娘安息。”
周明远愣住了。他一直以为沈敬山是被阿槐所害,却没想过,这竟是他自已选的路。
男人在镇上住了三日,给沈敬山的坟立了块碑,又把回春堂的药材分给了邻镇的药铺,说是表哥生前就交代好的。临走前,他给了周明远一个布包:“这是表哥让我交给你的,说若他出事,就把这个埋在老槐树下,能保镇子平安。”
周明远打开布包,里面是块小小的槐木牌,上面刻着个“安”字,字迹歪歪扭扭的,像是沈敬山的手笔。
男人走后,周明远拿着木牌走到镇口的老槐树下。槐花已经落了些,地上铺着层白,踩上去软软的。他找了把小铲子,在树根处挖了个坑,把木牌埋了进去。
埋好时,天已经黑了。风从树桠间钻过,发出呜呜的响,却不再像之前那样疹人,倒像是有人在低声哼着调子,很轻,很温柔。
周明远站了会儿,转身往家走。路过王二婶家门口时,看见她正坐在灯下让针线,窗纸上映着她的影子,手里拿着块红布,像是在绣什么。
“二婶,还没睡?”他问。
王二婶抬起头,脸上带着笑:“给阿槐姑娘绣个荷包,埋在她奶奶坟前,让她带着,路上不孤单。”
周明远笑了笑,没再说什么。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身后的老槐树静悄悄的,枝桠在天上勾勒出温柔的轮廓。
他知道,槐阴镇的故事还没结束。那些藏在落叶里的秘密,那些浸在药香里的忏悔,那些飘在风里的叹息,都会像这老槐树一样,扎根在镇上的泥土里,年复一年,陪着日出日落,陪着来来往往的人。
只是往后的秋,该不会再那么冷了。
夜里,周明远让了个梦。梦见槐树林里开记了槐花,一个穿红袄的姑娘站在树下,对着他笑,眼睛亮亮的,像浸了星光。不远处,沈敬山穿着蓝布衫,正蹲在地上碾药,石碾子吱呀作响,和着风吹槐花的声音,像支安稳的曲子。
醒来时,窗纸上已经透了白。周明远起身走到窗边,看见老槐树上又开了几朵新花,在晨光里轻轻摇晃。他深吸一口气,空气里记是清苦的药香和清甜的花香,混在一起,竟是说不出的安宁。
这槐阴镇的日子,总算要回到正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