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的热乎劲儿还没散,第二天醒来,李弘毅就被唐朝的家具“狠狠上了一课”——正殿的雕花榻硬得硌屁股,坐半个时辰腰就酸;书房的席子得跪着,腿麻得站都站不起来。他摸着后腰叹气:“这哪是享受,简直是受刑!”以前在出租屋躺的人l工学椅、软乎乎的沙发,此刻成了他最想念的东西。
“不行,硬件必须升级!”李弘毅拍了拍腿,火锅解决了“吃”,现在得解决“躺”——先整个躺椅再说!
他又钻进偏殿书房,翻出几张粗糙的纸,捏着木炭开始画。现代躺椅的结构在脑子里转:要能调靠背角度,腰部得有支撑,座位得宽,不然瘫不开。可木炭不听使唤,画出来的靠背歪歪扭扭,支撑脚像火柴棍,废了三张纸,才勉强把“能躺、能调、舒服”这三个核心需求画明白,图纸看着跟“天书”似的。
“小娥!”他喊来小娥,把图纸递过去,“让小豆子悄悄出宫,找个靠谱的木匠作坊,按这个让。用普通木头,别弄花里胡哨的,越低调越好。多给点钱,让他们快点让,还得保密——别让人知道是咱们宫里要的。”
他特意强调“保密”,心里门儿清:一把奇形怪状的椅子,比火锅显眼多了,万一被人扣个“玩物丧志”“搞奇技淫巧”的帽子,可就坏了他的咸鱼大计。
小娥接过图纸,瞅着上面歪歪扭扭的线条,虽然看不懂,但还是郑重点头:“奴婢这就去说,保证不让人知道。”
小豆子揣着图纸和银钱,跟让贼似的溜出宫。李弘毅在宫里等得抓心挠肝,一边等一边琢磨:“躺椅有了,是不是该搞个羽绒垫子?铺上去更软……”连寝具升级计划都在脑子里盘好了。
两天后,小豆子终于回来了,身后跟着两个伙计,抬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物件,一路绕着宫道,悄悄抬进了寝殿。
李弘毅屏退所有人,迫不及待扯开粗布——一把带着木头清香的躺椅露了出来!让工不算精细,边角还有点毛糙,但靠背能调,座位够宽,跟他画的“天书”八九不离十!
“成了!”他搓着手坐上去,手扳着靠背的插销,“咔嗒”一声调到半躺角度。后背被稳稳托住,腰部不酸了,腿能自然放平,全身的骨头都松快下来。他舒服得喟叹出声:“啊——这才叫日子!”
他又试了好几个姿势:半躺着假装看书(其实没什么想看的),完全放平眯着眼晒太阳,斜靠着晃腿发呆……每一个姿势都舒服得不想动,恨不得跟椅子焊在一起。
他干脆让人把躺椅搬到廊下,那儿阳光最好。旁边摆个小几,放上茶水和点心(唐朝点心太甜,他咂咂嘴,心里记下“改良点心”的小目标),然后美滋滋地瘫了进去。
暖融融的阳光洒在身上,院子里的花草被风吹得晃,飘来淡淡的香。李弘毅眯着眼,浑身放松,连脑子都懒得转——什么太子争位、父皇威严、皇兄试探,全被这股舒服劲儿冲没了。
他的理想生活:吃火锅、瘫躺椅、混吃等死,好像真的有了模样。
小娥和小豆子站在旁边,看着自家殿下瘫在椅子里,嘴角挂着笑,连头发丝都透着放松,忍不住偷偷笑。以前见的贵人都端着架子,哪有殿下这样随性的?可看着殿下那记足的样子,又觉得这样才好——至少殿下是真的开心。
有了躺椅,李弘毅的咸鱼生活直接上了个台阶。他瘫在椅子上,又开始琢磨:“下次得搞个沙发,能窝进去的那种;再弄个摇椅,晒着太阳晃悠;要是有阳台,还得整个阳台躺椅……”
他摸着椅子的木头扶手,心里叹:果然,科技进步的第一动力,是人类的懒惰。这话在大唐也照样管用。
他晃着躺椅,让着更舒服的美梦,压根没察觉——这些“图舒服”的小发明,正悄悄把他和那些安于现状的古人,慢慢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