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仔细点,看看周围有没有新下的套子或者脚印。”
是巡山的民兵!
秦建华心头微颤,立刻拉着秦卫国猫腰钻进了旁边茂密的榛子林里。
两人尽量伏低了身子,借着灌木的掩护紧紧盯着前面,大气也不敢出。
透过枝叶的缝隙,果然就看到三个背着老套筒(一种老式步枪),穿着民兵制服的汉子,正沿着山梁巡视过来,目光警惕的扫视四周。
“这边好像没啥动静。”
“这边也没发现套索。”
“走,去前面沟里看看。上头说了最近老有人往深山里钻。”
民兵的交谈声越来越近,秦建华的心瞬间提到了嗓门眼。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刺得脖颈发痒,可他根本不敢动,人几乎都贴到了地上,还得死死按着紧张的秦卫国。
要是被民兵发现他们背篓里的猎物,那后果不堪设想。
万幸,那三个民兵在距离他们十几米远的地方拐了个弯,朝另一条沟岔去了。
“得亏咱走得快!”
听到脚步声和人声远去,秦卫国顿时瘫在了地上,后背都湿透了。
“记住这地方,以后绕开走。”
秦建华也抹了把汗,眼神凝重,“民兵巡山的路线和时间,咱也得慢慢摸清楚。”
两人不敢久留,确认民兵走远了,立刻背着东西沿着隐蔽的小道快速下了山。
回到屯子附近,天色已近黄昏。
两人没有从村口进,仍顺着上次的小路绕道到了秦建华家里。
“卫国,今天干得漂亮,学得也快!”
“都是哥你教得好!”
秦卫国提着沉甸甸的背篓,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下回咱啥时候再去?”
“过两天吧,到时候进山就捡山货,他们看到了也不会说啥。”
既然已经被人盯上,打猎这事就先停一停,先搞点山货找找山参再说。
“好嘞!”
秦卫国应了下来,当即趁着天黑回了家。
这一路上他脚步轻快,不得不赞叹自己的明智决定。
跟着建华哥走,准没错!
而秦建华对秦卫国今天的表现也十分的欣喜,更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秦建华和秦卫国没着急往深山里闯,而是隔三差五瞅着天气好的时候,光明正大的进山捡山货,挖草药。
蘑菇、木耳、刺玫果、山丁子、野葱、蕨菜,还有一些常用草药。
譬如:清热退烧的柴胡,补气强筋的刺五加,利尿消肿的车前草,大多都是供销社愿意收,或者屯里的卫生院用得上的。
每次回来,秦建华都会挑品相最好的,分出相当一部分,主动送到大队部去。
“陈会计,徐保管员,三爷爷,这是今儿在林子里顺手采的,给队里添点。”
秦建华总是那副憨厚老实的样子,乖巧地把装着山货和草药的筐子递过去。
陈会计看着筐里水灵灵、晒得半干的黑木耳和品相极好的黄蘑,还有那一捆捆整理得干干净净的柴胡、车前草,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好!建华同志觉悟就是高!时刻想着集体!”
“这柴胡、车前草,卫生员老张头可念叨好几回了!”
徐保管员对秦建华是越看越喜欢,丝毫不吝啬夸赞。
“嗯,晒得干,收拾得也干净,是好东西。咱大队卫生室正缺这些草药呢!”
“建华同志,你这可帮了大忙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记录本上记下秦建华上交的山货种类和大概分量,虽然没折算成具体工分,但这态度就让人心里舒坦。
秦万山捋着胡子,看着这个越发沉稳干练的本家小辈,眼里是藏不住的欣慰。
“中!建华心里有集体,这路就走得正!”
“但你记着,千万不能干违反政策的事,别辜负了陈会计和徐保管员他们对你的期望。”
“我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