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山参)!”
秦建华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他立刻蹲下身,动作变得无比轻柔虔诚。
他仔细观察着,是三株,一大两小。
大的那株,看芦碗(茎基部的节痕)和叶子的形态,估计有个小二十年了,虽然不算真正的“老山参”,但在这年头也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好货!
旁边两株小的,年份浅些,但也很难得。
秦建华没有贪心。
他拿出带来的红绳,小心翼翼地系在那株最大的参苗茎部。
这是山里人挖参的规矩,说是系住参苗防止它“跑掉”,其实也是一种敬畏。
仔细绑好后,他这才拿出早准备好的小木铲和鹿骨签子,屏息凝神一点点拨开参须周围的泥土。他挖得极慢极仔细,确保每一根细小的须子都完好无损。
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滴在泥土里,他也浑然不觉。
足足花了小半个时辰,这株带着泥土芬芳、根须完整、形如小人的小山参,才终于被他完整地请了出来。他用带来的苔藓和新鲜椴树皮,小心地将它包裹好,放进褡裢最里层。
至于那两株小的,他没动,用松针重新盖好。
留点根苗,以后还有指望。
褡裢变得沉甸甸的,里面装着紫灵芝、小山参、北五味子,还有之前采的刺五加、黄芪、龙胆草和一些品相不错的三七块根。
秦建华心满意足,抬头间天色也不早了,于是忙沿着来路小心翼翼的往回走。
等他回到自家小院门口时,天色已经擦黑。
远远地,就听见院里传来大姐秦红梅和两个人说话的声音。
“建华!你可回来了!”
秦红梅眼尖,,也找不到借口。
秦建华心领神会,往那袋子里瞅了眼,果然就看到了底下压着的信封。
想来里头装的还是些票券。
“你们来的正好,我还想着明天没事去找你们呢。”
秦建华也不藏着掖着,立刻打开了褡裢,把里面用椴树皮和苔藓包着的山参,还有那朵用粗布包着的紫灵芝小心翼翼地拿了出来。
“你们看看这个。”
昏黄的油灯下,当那株根须完整、形态清晰的小山参和那朵硕大饱满、色泽深紫的灵芝露出来时,徐妙芬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连一向活泼的林晓鸥也安静了下来,眼睛瞪得溜圆。。
“我的天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