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多的废话,秦万山直接宣布了公社的决定。
“社员同志们!公社决定从明天开始各屯抽调劳力,去月亮泡子凿冰,拉大网捞鱼!”
月亮泡子是附近一个大水泡子,冬天冰封三尺下面鱼不少。
凿冰捕鱼是他们这边农村冬季一项重要生产和娱乐活动,能收获大量鲜鱼,改善生活。
“每家出入至少一个壮劳力,有工具的自己带上,没有的生产队负责。”
“明天一早,队部集合出发,都精神点!”
捞鱼是个需要力气的活,大家虽然热情高涨,但也会考虑实际情况。
不过这也不是啥大问题,秦建华和秦红梅都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蒙蒙亮,秦家屯的男女劳力们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戴着狗皮帽子,手里拿着各式工具,说笑着呵着白气,走向白雪皑皑的月亮泡。
此时的原野,依旧是一片冰封雪覆的景象。
辽阔的田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远处的山峦显得朦胧而肃穆。光秃秃的树木枝丫上挂着晶莹的雾凇,在清晨的寒风中微微颤动。气温极低,空气干冷清新,吸一口都觉得鼻子发酸。
到了月亮泡子,眼前是一片白茫茫望不到边的冰面,像一块巨大的白玉盘。冰层厚实,能清楚地听到冰面下传来的咔咔声响,那是冰层自然收缩或鱼群活动的声音。
有经验的老把式开始在冰面上勘察,寻找鱼群可能聚集的地方。
很快,地点选定。
“就这儿了!开工!”
秦万山一声令下,壮劳力们抡起冰镐和冰钎,对着坚硬的冰面就开始猛凿。
“哐!哐!哐!”
“叮!叮!叮!”
清脆而有力的凿击声顿时响彻寂静的冰湖,冰屑四溅。
这是一个力气活,需要多人轮番上阵。
冰层太厚,需要凿开一个长约两米、宽约一米多的大冰窟窿。
秦建华、秦卫国、孙红军这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自然是主力,一个个干得满头大汗,热气从头顶呼呼地冒出来,帽子都戴不住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冰窟窿终于凿通了!
冰冷的湖水混合着碎冰涌了上来,一股浓重的鱼腥味和水汽扑面而来。
“快!下网!下网!”
长长的渔网从冰窟窿缓缓沉入水中,向着预定的方向延伸。
人们分成两组,喊着号子,吃力地拉动绞盘,收拢渔网。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配合的过程。
所有人都围在冰窟窿周围,紧张又期待地盯着水面。
跟来的孩子们在冰面上跑来跑去,又被大人呵斥着小心掉下去。
时间一点点过去,网越收越紧。
突然,渔网开始剧烈地抖动起来,水花翻涌!
“来鱼了!来鱼了!大鱼!”
“快!加把劲!拉!”
号子声更加响亮有力!绞盘吱呀作响!
终于,渔网被缓缓拉出水面,刹那间冰窟窿里像是炸开了锅。
无数条大大小小的鱼在网里拼命地挣扎、跳跃。
鲤鱼、鲫鱼、鲶鱼、草根鱼
银光闪闪,噼里啪啦,看得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
“哈哈!丰收了!丰收了!”
人们欢呼起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大家七手八脚地用抄罗子把鱼捞上来,扔到旁边的冰面上,鱼儿很快就被冻得硬邦邦的。
一网,两网,三网
收获颇丰,冰面上的鱼堆成了小山。
劳动间隙,人们就地点起篝火,烤上几条现捞上来的小鱼,就着带来的窝头啃两口,说说笑笑,热闹非凡。寒冷的冰湖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收获的喜悦。
直到日落西山,大家这才往回走。
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却感到一种难得的充实和平静。
捞鱼、巡山,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