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华回家把这事跟家人说了,大家一定要去城里那叫一个开心。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大亮,秦家小院就忙碌起来。
秦迎春给弟弟妹妹们都换上了最干净整齐的衣服,虽然都带着补丁,但洗的都很干净。秦建华把秦小满用背带捆在背上,又背上了挎包,里头塞了些吃的和水。
可他怎么都没想到,等一家子收拾妥当要出门的时候,就发现跟秦卫国一起来的还有赵二狗跟他媳妇李碗碗,孙红军也跟着来了。
“听你们说要去城里,俺带俺媳妇也去给她买件衣裳。”
“我弟已经没事了,但安叔说还得买点药配着用,免得呛水发炎啥的。”
赵二狗和孙红军见了秦建华,立刻跟他解释了下。
“那就一起呗!”
人多热闹,而且这俩都是他兄弟,秦建华当然没理由拒绝。
一行九个人,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步行去城里路不近,但孩子们兴奋得像是要去春游,一点不觉得累。
秦建民和秦丁香更是看什么都新鲜,指着路边的拖拉机、远处冒烟的工厂大呼小叫。连趴在二姐背上的秦小满,也咿咿呀呀地挥着小手,眼睛滴溜溜地转。
秦迎春边走边跟李碗碗扯闲篇,秦建华几个人也随口说着山里的事,说着屯子里的家长里短,倒也没觉得有多累,更没觉着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到了城里,看到那高大的房子,路上的行人,还有自行车叮叮当当驶过,秦建民和秦丁香顿时又是一阵阵惊呼,秦迎春和李碗碗也是满心的欢喜。
眼看快到晌午,秦建华大手一挥。
“走!咱先下馆子吃饭去!”
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
下馆子!
这可是极少有的体验!
他们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公家饭店。
门口挂着牌子,里面摆着几张木头桌凳,墙上贴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和价目表。
服务员是个围着白围裙的大婶,看着他们这一大群孩子,立刻热情的招呼他们进去,给他们找了地坐,还特意找来了个小满能坐的摇篮。
价目表上的东西不多:猪肉白菜饺子、素面、高粱米饭、炒土豆丝、还有不要肉的清汤。价格对于农民来说不算便宜。
秦建华看了看要了九碗素面,又狠心点了两大盘猪肉白菜饺子、炒土豆丝,还有拌野菜。
“哥,你这点这么多,能吃的完吗?”
秦卫国看到那些个东西,顿时满眼的疑惑。
“咱们九个人呢,虽然小满不咋能吃,咱四个汉子还不能吃?”
秦建华笑了起来,又招呼着孙红军他们,“咱们难得出来一次,当然得吃好喝好。这以后的日子还长着,我们今儿个吃了,以后也念着,那不是更有奔头把日子过好。”
“啊对对对,建华哥说的对!”
孙红军和赵二狗家里条件差不多,虽说来城里次数不多,但这些东西他们也常能吃到。
今天大家又是一起进城,当然也想着能开开心心的,于是立刻捧场。
等热腾腾的饺子和面上桌,香味扑鼻而来。
孩子们眼睛都直了,馋得直咽口水,但都规矩地等着哥哥发话。
“吃吧!都慢点吃,别烫着!”
秦建华发话后,孩子们才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吃起来。
饺子馅大皮薄,油水足,面条也筋道。就连炒土豆丝,都觉得比家里炒的香。
一个个吃得头都不抬,小脸满足得通红。
秦迎春细心地吹凉了面条,一点点喂给小满吃。
这顿饭花了秦建华近两块钱和二两粮票,但他觉得值。
看着弟弟妹妹们开心的样子,比什么都强。
“都吃饱了吧?吃饱了咱们就去百货商店。”
秦建华招呼着大家,一行人立刻朝着最繁华的街道上那家百货商店去了。
这可是真正的大开眼界。
玻璃柜台擦得锃亮,里面摆着各式各样的商品:暖水瓶、搪瓷缸子、手电筒、布料、文具、雪花膏看得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