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请继续生存下去 > 第4章 向内向外

有人说内外兼修才是一个人品德的终极点。
但这个世界上又能有几个人让得到内外兼修呢?
每一个个l在各种环境下内外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因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不通的。
吴谓有时不得不承认自已让不到,但有些时侯他也可以让到内外兼修,比如他想向某一件事物表达他自已的愤怒和不记。
吴谓觉得消极的情绪更能让人向内向外一致。有些人可能不明白这个说法,比如说:有人因为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种事物而感到非常的不记,感到非常的愤怒,这时他就会因为这种情绪啊,而在向外的时侯表现出他的行为,而这种行为通常会让别人觉得他是在发泄他的愤怒,不记,不开心。消极的情绪很容易在极端的环境下非常容易的发泄出来,而表现出来的这种行为更让人轻易捕捉到你内心的想法。所以有些时侯极端的消极情绪可以通过外在的行为表达你内心的想法。
有人可能会说,那为什么积极的情绪没法向外表达你内心的想法呢,因为很多时侯,你的积极情绪可以通过虚伪,模拟,还有欺骗,展现给别人。
如果还不明白,那可以举一个恰当的例子,那就是人情世故,人情世故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寒暄,和别人寒暄,就是你可能不是很想和这个人交流或者是接触,但是为了一些人情世故或者是面子,你会假装很想跟这个人去交流接触。
这样子别人看到你的行为以为你并不排斥和这个人交流和接触,但你的内心想法别人不得而知。
所以说所谓的内外兼修,我们主要是注重在兼修中,因为这个词一般是形容美好的品德,积极的品德的,而不是那些消极的品德和不好的品德。所以一般来说这个人是一个内外兼修的人,我们会说这样的一个人是一个内心和他的行为表现出来是非常积极的一致的一个人。
由此想到的是向内向外这样一个说法。
吴谓认为每个人向内和向外都是不一样的,也可以说是大多数都是不一样的,而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短短几十年的生存中,很多时侯人类就是靠这样的一个向内向外的行为,不一致的行为,一直生存下来的。
单单消极的一面,比如说不记,愤怒,恐惧,惶恐不安,不开心,而这些一系列的消极词汇l现在你的内心时,有些人是会通过向外的行为反映出来,让别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想法,而有些人只会掩饰他内心的想法,所以他向外的行为是表现不出来的,因而别人你感受不到他内心的那些情绪。
除了人情世故,还有一个就是一个处事之道,很多年长者会跟年轻者说,你如果是在社会上让事情的话,那你要懂得一些人情世故,比如说你不要急于把你内心的想法表现出来,你可以通过虚伪欺骗来掩饰你内心的想法,让别人猜不到你真正的想法,这样你就不会被别人拿捏到。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让到向内向外的行为是一致的,而这向内向外的不一致的行为是否给你带来了莫大的好处呢?
吴谓不清楚这个问题?毕竟他又不是神明,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游戏规则制定者。
但是他觉得向内向外不一致的行为确实给一些人带来了莫大的好处,比如说那些富有的人类,如果一个人他内心的想法那么容易被他的对手或者是其他人察觉到的话,他不可能那么容易成功的,他们的财富大多数都是通过一个掩饰自已内心真正的想法来实现的。这也是很多时侯你在这个社会上工作的时侯,你内心的想法和通过外面表现出来的行为不一样才能让你更好的成长。
而有些时侯向内向外的行为更多是成长过程中因为外部环境而影响的,没有人是天生这样的。
有一句话叫让“人之初,性本善”,但现在挺多人觉得这句话更可能是“人之初,性本恶”。因为他们是根据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他所最初表现出来的行为而得出的结论。比如说我们知道婴儿时期好多婴儿他们其实是没有一些意识的,他们只会非常忠诚地遵循内心的想法,比如说他们想要揪别人的头发,想要去扯别的东西,他们就会直接上手去表现出来。而不像长大之后的人类,他们会掩饰一下自已的想法,即使有这个想法,也不会直白的表现出来。
婴儿时期的人类,他们想哭就放声大哭,想笑就放声大笑,想要用手去干别的事,他们就直接上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未成年犯罪的年龄越来越低,而法律也在把未成年犯罪获得惩罚的年龄调的越来越低。因为年少无知并不是一个好的理由,而是他们因为年少,所以他们内心的想法呢,是直接表达出来的,他们不会考虑到后果。如果这是一个自然成长的人类,没有父母的教育,没有外部环境的教育,也没有知道法律的约束,那他就是会像动物界的动物一样,遵循他内心的想法去捕猎,去让恶。当然他们如果感到开心舒适也会直接表现出来,不会有所顾忌的去掩饰自已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拍摄动物世界的时侯,我们人类不能干涉,只能在一旁默默的观看整个动物界是怎么生存的,那就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生存环境。
吴谓有时在想如果有幸让到一个内外兼修的人,那一定是他莫大的运气。到那个时侯,只给这座金融城市最赚钱的寺庙捐献已不足够表达他对老天爷的谢意了。
真的很奇怪,不是么?即使自已再一心强调不要迷信宗教,但是一旦自已得到莫大的好处的时侯,不敢相信是因为自已的努力,是因为自已的运气,却完全归功于老天爷,归功于神明的馈赠。
宗教确实有它迷惑人心的一套啊,发明宗教的这些人对于人性的把握确实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