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莲把最后一个碗放进消毒柜时,客厅里突然传来哗啦一声脆响。她趿着拖鞋跑过去,就看见张翠兰正蹲在碎瓷片里捡那只青花瓷碗,手指被划开一道血口子,殷红的血珠滴在米白色地板上,像朵刺眼的花。
哎哟我的老姐姐!王秀莲赶紧蹲下来夺过张翠兰的手,从围裙兜里摸出创可贴,这碗值老钱了,您怎么这么不小心张翠兰的手抖得厉害,眼圈通红:老周今天去看房了,说下周就签合同,这房子……真要卖了。
王秀莲的手顿了顿,创可贴的胶面粘在指尖,有点发黏。她看着客厅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照片里的周明宇还是个穿校服的少年,如今都成了上市公司的部门经理。算起来,她来周家已经整整十五年了。
2008年冬天,王秀莲揣着同乡的推荐信敲开周家的门。那时张翠兰刚查出糖尿病,丈夫周建国常年在外地出差,十六岁的周明宇正是叛逆的时候,家里乱得像战场。张翠兰看着一身土气却笑得实在的王秀莲,叹了口气:每月一千二,管吃管住,主要是盯着明宇别闯祸,再给我做些清淡的饭菜。
王秀莲应得干脆。她是农村来的,丈夫早逝,唯一的儿子跟着婆婆过,自己出来打工就是想多攒点钱,等儿子结婚时能帮衬一把。初到周家时,周明宇见她土里土气,故意把脏袜子扔在她床头,还在她熬的粥里偷偷放盐。王秀莲不恼,捡了袜子洗干净,第二天照样给周明宇做他爱吃的番茄炒蛋,只是多放了勺糖,笑着说:男孩子长身体,多吃点甜的有力气。
慢慢的,周明宇不再捉弄她。有次他跟同学打架被请家长,王秀莲替出差的周建国去学校,对着老师鞠躬道歉,回来却没骂周明宇,只是给他揉了揉打架时肿起来的胳膊:下次别跟人硬拼,有事儿跟阿姨说。那天晚上,周明宇第一次主动喊了她王阿姨。
张翠兰的身体越来越差,后来干脆辞了工作在家休养。王秀莲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先给张翠兰测血糖,再做无糖早餐,上午陪她去公园散步,下午收拾完家务就坐在客厅里织毛衣,织好的毛衣一半给张翠兰,一半寄给乡下的儿子。周建国看她实在贴心,主动把她的工资涨到了三千,还说:秀莲,你要是不嫌弃,就把这儿当自己家。
王秀莲真把这儿当成了家。周明宇高考那年,她每天变着花样做营养餐,晚上陪他复习到半夜;张翠兰住院,她衣不解带地守在病床前,擦身喂饭比亲女儿还周到;周建国突发心梗,是她背着人拨打了急救电话,还垫付了两万块医药费。周家人都说:秀莲是我们家的恩人。
去年春天,周建国突发脑溢血去世。临终前,他拉着王秀莲的手,又指了指张翠兰,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王秀莲抹着眼泪点头:周大哥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老姐姐的。
那之后,王秀莲更是把心扑在了周家。周明宇结婚时,她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准备,给新人缝了两床百子千孙被,还把自己攒的五万块钱拿出来当红包。张翠兰握着她的手哭:秀莲,让你受委屈了,等明宇稳定了,我让他给你涨工资。王秀莲笑着摇头:老姐姐,我不是为了钱。
可现在,这房子要卖了。张翠兰说,周明宇要在上海买学区房,首付差一大截,只能把这套老房子卖了。王秀莲看着客厅里熟悉的摆设,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她想起昨天去中介问房价,这套一百二十平的房子,能卖两百多万。
晚饭时,周明宇和妻子李娜回来了。李娜一进门就抱怨:妈,这房子赶紧卖了吧,楼下的菜市场太吵了,我跟明宇的孩子出生后,哪能住这种地方张翠兰没说话,王秀莲端上饭菜,看着周明宇:明宇,这房子卖了,你妈住哪儿
周明宇扒了口饭:我跟李娜商量好了,让我妈去上海跟我们住。王阿姨,您要是愿意,也可以跟我们去,帮我们带带孩子。李娜皱了皱眉,没说话。王秀莲的心沉了沉,她看了眼张翠兰,张翠兰低着头,筷子在碗里拨来拨去。
晚上,王秀莲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起十五年里的点点滴滴,想起周建国说的把这儿当自己家,想起张翠兰哭着说她是恩人。她坐起身,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木箱,里面放着这些年周家给她的红包、她给周家织的毛衣,还有一张周建国当年给她写的欠条,上面写着欠王秀莲医药费两万元,下面还有周建国的签名。
第二天早上,王秀莲没像往常一样早起做早餐。张翠兰起来时,看见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眼睛通红。秀莲,你怎么了张翠兰走过去,王秀莲突然抬起头,声音有些发颤:老姐姐,我给你家当保姆十几年,你卖房子的钱,不应该分我一半吗
张翠兰愣住了,手里的水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秀莲,你……你说什么王秀莲站起身,从口袋里掏出那张欠条:周大哥当年欠我的两万块还没还,这些年我照顾你们,没日没夜的,不是保姆,是家人啊!这房子我也有份,卖了钱,该分我一百万。
你疯了!周明宇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刚晨跑完回来,听到这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王阿姨,我们家待你不薄吧我爸给你涨工资,我妈把你当姐妹,你怎么能说这种话
data-fanqie-type=pay_tag>
待我不薄王秀莲笑了,眼泪却掉了下来,我给你们洗衣做饭,照顾你们生病,你们孩子结婚我掏五万,你们爸去世我守灵三天,我不是保姆,是免费的佣人!现在你们要卖房子去上海享福,把我甩了,凭什么这房子我住了十五年,就该有我的份!
李娜从房间里出来,抱着胳膊冷笑:王阿姨,话可不能这么说。你是我们家雇的保姆,工资一分没少给你,你怎么能觊觎我们家的房产我看你就是贪心不足!
贪心王秀莲指着自己的胸口,我这十五年的青春,都耗在你们家了!我儿子结婚我都没回去,在这儿照顾你妈!你们现在要卖房子,让我去哪里我农村的房子早就塌了,我儿子在城里租房住,我没地方去了!
张翠兰缓过神来,拉着王秀莲的手:秀莲,你别激动,我们有话好好说。这房子是老周婚前买的,跟你没关系啊。你要是没地方去,我让明宇给你租个房子,再给你一笔补偿金,好不好
不好!王秀莲甩开她的手,我就要一半!不然我就去法院告你们,告你们忘恩负义,告你们侵占我的劳动成果!我还有邻居作证,这些年我是怎么照顾你们的!
周明宇气得发抖:王阿姨,你别逼我们。我爸当年确实感激你,但也不能拿房子抵啊。我们可以给你十万块补偿金,再帮你租一年房子,这是我们能做的最大让步了。
十万王秀莲瞪大了眼睛,你们卖房子能得两百多万,只给我十万你们良心被狗吃了!我告诉你们,这房子不分我一半,我就赖在这儿不走,你们也别想卖房子!
接下来的几天,王秀莲真的不干活了。她坐在客厅里,要么看电视,要么睡觉,张翠兰做的饭她不吃,说不合胃口,还故意把垃圾扔在地上。周明宇找中介来看房,王秀莲就堵在门口,跟中介说这房子有纠纷,谁买谁倒霉。
张翠兰看着曾经贴心的王秀莲变成这样,心里又气又痛,病倒了。周明宇请了护工照顾母亲,回来就跟王秀莲吵:王阿姨,你别再闹了,我妈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王秀莲却铁了心:要么分我一半钱,要么我就一直闹下去,让你们卖不成房子,也过不好日子!
这天下午,王秀莲的儿子王强突然来了。他是接到周明宇的电话赶过来的,一进门就看见母亲坐在沙发上,周明宇和李娜站在旁边,气氛剑拔弩张。妈,你这是干啥呢王强皱着眉,王秀莲看见儿子,委屈地哭了:强子,妈给他们家干了十五年,他们卖房子不给我钱,还要赶我走!
王强转向周明宇:周哥,我妈到底怎么回事你跟我说说。周明宇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最后叹口气:我知道阿姨辛苦,我们愿意给十万补偿金,可阿姨非要一百万,这实在太过分了。
王强听完,脸涨得通红。他走到王秀莲面前,啪地扇了自己一个耳光:妈,都是我不好,我没本事,让你在外面受委屈了!可你也不能这么做啊!周家待我们不薄,当年我爸去世,周叔叔给了我们三万块丧葬费;我结婚,周阿姨又给了两万,你怎么能跟他们要房子钱呢
王秀莲愣住了,看着儿子通红的眼睛:强子,妈是想给你攒点钱,你在城里租房太辛苦,妈想给你买个小房子……
妈,钱我自己会挣!王强打断她,你这样做,不仅丢了自己的脸,也让我抬不起头!我们农村人讲究知恩图报,周家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不能反过来咬人家一口!
王强又转向周明宇,深深鞠了一躬:周哥,对不起,我妈是糊涂了,我替她给你们道歉。这钱我们一分不要,我现在就带她走。
王秀莲还想说什么,王强已经拉起她的手:妈,跟我走,我给你租了房子,以后我照顾你。
张翠兰看着这一幕,眼圈红了,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塞到王秀莲手里:秀莲,这里面有五万块,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拿着,买点好吃的。这些年,谢谢你照顾我们。
王秀莲看着手里的银行卡,又看了看张翠兰通红的眼睛,突然哇地哭了出来:老姐姐,我对不起你,我糊涂,我不是人……
王强扶着王秀莲往外走,走到门口时,王秀莲回头看了一眼这个住了十五年的家,客厅墙上的全家福还挂在那里,照片里的人笑得那么开心。她想起周建国当年的话:秀莲,把这儿当自己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地往下掉。
周明宇看着她们的背影,叹了口气,转身给母亲倒了杯温水:妈,别难过了,都过去了。张翠兰接过水杯,手还是在抖:明宇,你说秀莲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她以前不是这样的……
周明宇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母亲的背。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客厅的地板上,那道被瓷碗划破的痕迹还在,像一道浅浅的伤疤,提醒着这个家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几天后,房子顺利卖了。张翠兰跟着周明宇去了上海,临走前,她让周明宇把王秀莲的联系方式存好:要是以后秀莲有困难,我们能帮就帮一把。
王秀莲跟着儿子住在出租屋里,每天早上还是习惯五点起床,想给人做早餐,却发现厨房里只有自己和儿子两个人。她把张翠兰给的五万块存了起来,说要留给孙子。有时她会坐在窗边发呆,想起在周家的十五年,想起周建国的笑容,想起张翠兰的眼泪,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难受得慌。
有天晚上,王秀莲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还在周家的厨房里,给张翠兰熬着无糖粥,周明宇放学回来,喊着王阿姨,我饿了,周建国坐在客厅里看报纸,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又明亮。醒来时,她的枕头已经湿了一大片。
王秀莲跟着儿子王强搬进出租屋的第三个月,某天傍晚正在择菜,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她擦着手开门,看见一个穿西装的陌生男人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牛皮纸文件袋,笑容客气又带着几分探究:请问是王秀莲女士吗我是周建国先生生前委托的律师,姓陈。
王秀莲的手猛地顿住,择了一半的青菜从指间滑落。她愣了几秒,才慌忙让陈律师进屋:陈律师,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吗老周都走一年多了。王强闻声从房间出来,见是律师,也紧张地站在母亲身边。
陈律师坐在简易的塑料凳上,打开文件袋,拿出一份泛黄的协议和几张照片,推到王秀莲面前:王女士,周先生在2015年就立了一份补充协议,委托我在他去世后,等周家老宅售出,将售房款的30%交给您。
30%王秀莲的声音发颤,她拿起协议,指尖划过周建国三个字的签名,眼泪瞬间涌了上来,老周……他怎么会……
陈律师叹了口气,又递过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2014年拍的,当时周先生突发心梗,是您背着他下楼送医,还垫付了医药费。他说您是周家的救命恩人,这些年您照顾翠兰女士和明宇先生,比亲人还尽心。他知道您农村的房子塌了,儿子在城里租房,一直想帮您,又怕您不肯接受,就立了这份协议。
王秀莲看着照片里自己背着周建国的背影,那些被她刻意遗忘的记忆突然涌上心头。2014年冬天,周建国在家看电视时突然心梗,张翠兰吓得瘫在地上,是她背着一百多斤的周建国跑下楼,拦了出租车往医院赶,还把刚收到的工资和攒的私房钱都垫了进去。后来周建国要还她钱,她笑着说:周大哥,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还钱。
周先生还说,陈律师继续说道,他怕这份协议让明宇先生和翠兰女士有想法,也怕您觉得受之有愧,所以特意嘱咐我,等老宅售出后再告诉您。现在老宅已经卖了260万,30%就是78万,我今天来,就是跟您确认银行卡信息,把钱转给您。
王强也愣住了,他看着母亲手里的协议,又看了看陈律师,声音有些沙哑:陈律师,这……这是真的吗我妈之前跟周家闹得那么难看,明宇哥他……
明宇先生不知道这份协议。陈律师摇摇头,周先生特意交代,不要让他知道,怕他年轻气盛,跟您产生矛盾。他说您是个善良的人,就算有误会,也总有解开的一天。
王秀莲再也忍不住,捂着脸哭了起来。她想起自己当初闹着要分一半房子钱时的嘴脸,想起周明宇愤怒的眼神,想起张翠兰失望的表情,心里又悔又痛。她以为自己是被抛弃的可怜人,却没想到周建国早就为她安排好了一切。
第二天一早,王秀莲就让王强陪着她,拿着那张78万的银行卡去了上海。她没提前联系周明宇,直接打车到了周明宇家小区楼下。看着眼前高档的小区,她有些局促地整理了一下衣服,深吸一口气,按下了门铃。
开门的是李娜,她看见王秀莲,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王阿姨,你怎么来了我们不是已经把话说清楚了吗
我找明宇和老姐姐。王秀莲的声音有些发颤,我有东西要给他们看。
正在客厅陪张翠兰看电视的周明宇听到声音,走了过来。他看见王秀莲,皱了皱眉:王阿姨,您有什么事吗我妈身体不好,经不起折腾。
张翠兰也回过头,她看见王秀莲,眼圈红了红,却没说话。
王秀莲从包里拿出那份协议和陈律师给的照片,递到周明宇面前:明宇,你看看这个。这是你爸2015年立的协议,他说等老宅卖了,要把30%的钱给我。
周明宇愣住了,他拿起协议,一行行地看下去,手越握越紧。当他看到父亲的签名时,眼泪突然掉了下来:爸……他怎么从来没跟我说过……
张翠兰也凑过来看,她看着协议上的内容,又看了看照片,突然捂住嘴,哭出了声:老周,你这死鬼,心里什么都明白,却什么都不说……
王秀莲看着他们,也红了眼圈:明宇,老姐姐,对不起。之前是我糊涂,我以为你们要卖房子不管我了,就闹了那些荒唐事。我知道错了,这钱……我不能要。
她把银行卡递到周明宇面前:这钱是你爸留给我的心意,我记在心里。但我不能要,你们在上海买学区房也不容易,这钱你拿着,给孩子将来上学用。
周明宇却推回了银行卡,他看着王秀莲,眼神里满是愧疚:王阿姨,对不起,之前是我误会您了。我爸既然立了这份协议,就说明他真心想帮您。您这些年照顾我们家,比亲人还亲,这钱您该得。
张翠兰也拉着王秀莲的手,哽咽着说:秀莲,收下吧。这是老周的心意,也是我们的心意。你农村的房子塌了,强子又在城里租房,你拿着这钱,买个小房子,以后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王秀莲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眼泪又掉了下来。她知道,这份钱不仅是周建国的心意,更是周家人对她十五年付出的认可。
后来,王秀莲用这笔钱在县城买了一套小房子,不大,却足够她和偶尔回来的儿子住。她没再去当保姆,每天早上起来去公园散步,下午在家织毛衣,织好的毛衣有的寄给周明宇的孩子,有的送给邻居家的小孩。
有天,周明宇带着妻子和孩子回来看她。李娜抱着孩子,对王秀莲说了声对不起,王秀莲笑着摇摇头: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了。孩子看着王秀莲,奶声奶气地喊了声王奶奶,王秀莲的心瞬间被暖化了。
张翠兰也经常给王秀莲打电话,跟她聊家常,说周明宇的孩子又学会了新东西,说上海的天气怎么样。有时,她们还会视频,张翠兰看着王秀莲家里的摆设,笑着说:秀莲,你这房子收拾得真干净,比我们家还温馨。
王秀莲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阳光,手里拿着周建国当年给她写的欠条。欠条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她却记得清清楚楚,周建国当时说的话:秀莲,把这儿当自己家。
她知道,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周家的人,一直把她当成家人。那些曾经的误会和矛盾,早已在岁月的温柔里,变成了彼此心中最珍贵的回忆。而那份迟来的78万,不仅是对她十五年付出的回报,更是一份跨越血缘的亲情,温暖了她往后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