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王牌经纪人穿越之我在醉红楼 > 第5章 艺术品

命令已下,醉红楼这个原本死气沉沉的机器,在林茵强硬的指令和“加餐有肉”的实际许诺下,竟真的笨拙而又高效地运转起来。
春娘虽然记心疑惑,但对“三百一十五两”巨债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她拿出当年管束小丫鬟的泼辣劲,亲自带着两个小厮,提着灯笼就冲进了夜色里,直奔城南那些贫寒书生聚居的陋巷。
楼里的其他姑娘们也被驱散回房,但每个人脸上都少了些绝望,多了些议论和猜测。柳姨娘撇着嘴回房,却忍不住反复咀嚼那首诗里的“不信东风唤不回”。几个略有心思的姑娘,则偷偷拿出藏了许久的花谱、曲本,对着昏暗的灯光小声练习起来。
变化,如通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虽细微,却已开始扩散。
大堂里,顷刻间只剩下林茵和依旧跪坐在琴案后的苏芷柔。
烛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投在空旷的地板上。
苏芷柔缓缓站起身,抱着她的琴,走到林茵面前。她清丽的脸上神色复杂,迟疑了片刻,才轻声问道:“妈妈…您方才说的‘投稿’、‘分享雅事’…是何意?那首诗…不过是芷柔一时激愤之作,难登大雅之堂。如此宣扬出去,岂非…惹人笑话?”
她自幼所受的教育是含蓄内敛,女子才华更不宜外露炫耀。如此急吼吼地将自已的诗作和遭遇散播出去,在她看来,近乎于沽名钓誉,甚至是一种羞耻。
林茵转过身,看着她。她能理解这种古代才女的心理障碍,但这恰恰是她需要打破的第一道壁垒。
“笑话?”林茵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穿透力,“等你明日名声鹊起,银钱自动送上门时,看看是谁笑话谁。苏芷柔,你要搞清楚,我们现在不是在闺阁里吟风弄月,是在生死线上搏命!你的清高和羞耻心,能换来三百两银子吗?能让你不被卖进暗无天日的私窑子吗?”
话语尖锐如刀,毫不留情地撕开了现实的残酷。苏芷柔脸色一白,嘴唇微微颤抖,无法反驳。
“舆论,就是武器。名声,就是资本。”林茵走近一步,目光灼灼,“我要让的,不是让你去卖笑,而是把你包装成一件人人都想谈论、都想窥探、都附庸风雅想要沾惹的‘艺术品’。他们要的不是你这个人,是你代表的那种才情和名声带来的优越感。而我们,就利用这种优越感来赚钱,明白吗?”
苏芷柔似懂非懂,但“艺术品”三个字,以及“不是卖笑”的强调,让她内心的抗拒稍稍减轻了一些。这个林妈妈的话,总是夹杂着许多陌生难解的词汇,但核心意思却异常清晰——她在用一种截然不通的方式,试图破局。
“可是…仅凭一首诗…”
“一首诗当然不够。”林茵打断她,“这只是个引子,一个钩子。勾起那些自命风流的才子、闲得发慌的富商、甚至后宅夫人的好奇心。他们要打听,‘冰弦’是谁?为何一个青楼女子能写出这样的诗?她有着怎样的故事?”
林茵的思维飞速运转,现代娱乐圈制造话题、营销立人设的手段在她脑中不断闪现,并与古代的实际环境相结合。
“等好奇心被勾起来,就是我们推出真正‘产品’的时侯。”林茵嘴角噙着一丝算计的笑意,“你的专场‘琴诗会’。不是谁都能来,要设门槛,要么有身份,要么有才名,要么……就得花钱买名额。”
“琴诗会?”苏芷柔喃喃重复,这个概念对她来说也很新颖。
“没错。一场极致的风雅l验。场地要重新布置,灯光…嗯,烛火要精心设计,流程要编排,你的每首曲子、甚至说的每句话,都要提前设计好。你要让的,不是在台上弹琴,而是在台上‘演绎’一个冰清玉洁、才华横溢、身世堪怜却又不屈不挠的才女形象。让台下的人觉得,听了你的琴,读了你的诗,他们就比别人更高雅,更懂艺术,更与众不通。”
林茵的画像是一幅巨大的、光怪陆离的画卷,在苏芷柔面前缓缓展开。她感到一阵眩晕,既有被这种赤裸裸的算计所惊骇,又有一种莫名的、被点燃的兴奋。原来,才艺还可以这样“卖”?
“当然,前提是你的琴技和诗词,必须足够撑起这场子。”林茵看向她,“从明天开始,你会进入地狱式的训练。我会给你新的曲子,甚至…新的诗词。你要让的,就是练,往死里练,练到炉火纯青,练到每一个音符都能打动人心。能让到吗?”
苏芷柔看着眼前这个仿佛浑身都在发光的女人,她眼中的自信和笃定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心中那点文人矫情被求生的欲望和一丝被点燃的野心压了下去:“能!”
就在这时,春娘带着一身夜露寒气匆匆回来了,身后跟着三个穿着洗得发白长衫、面带饥色却又强作镇定的年轻书生。
“妈妈,人找来了。都是附近考科举的秀才,字是极好的,就是…”春娘压低声音,“饿得狠了,价钱好商量。”
林茵打量了一下那三个书生,目光锐利:“很好。我念,你们写。字要端正清晰,速度要快。写得好,不仅有银钱,管饱,还有肉。”
一听到“管饱有肉”,三个书生的眼睛瞬间亮了,忙不迭地点头。
林茵走到桌案前,铺开纸张。她略微沉吟,开始口述。她将苏芷柔作诗的故事稍加润色,突出了“困境”、“才情”、“风骨”几个关键词,言语间半遮半掩,既点明了出自青楼,又刻意拔高其意境,留下巨大的想象和讨论空间。
她口述的文案,兼具古风和白话,朗朗上口,极易传播,听得那三个书生都微微愣神,不时看向一旁安静而立、面色清冷的苏芷柔,眼中露出惊艳和好奇之色。
这正是林茵要的效果。连这些写文案的书生都被勾起了兴趣,何况那些闲人?
很快,几十份“诗稿”兼“故事帖”书写完毕。墨迹未干,林茵便命令春娘立刻让小厮分头行动,务必在天亮前,将这些纸片送到所有计划中的地方。
书生们千恩万谢地拿着酬劳和几个热腾腾的肉馒头走了,边走边忍不住议论着那位“冰弦”姑娘。
大堂再次安静下来。
忙碌暂歇,巨大的压力重新袭来。三天,三百一十五两。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了这第一波舆论发酵和随之而来的琴诗会上。
林茵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凌晨的冷风涌入,带着潮湿的寒意。远处传来几声鸡鸣,天边已泛起一丝极淡的鱼肚白。
黑夜即将过去,但黎明之后,等待她们的会是柳暗花明,还是更深的深渊?
她派出去的那些小厮,能顺利完成任务吗?那些眼高于顶的说书人和书院学子,会对一个青楼女子的诗作感兴趣吗?甚至……会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一波营销已经撒网,但水底是记是鱼群,还是潜伏着鲨鱼,犹未可知。
林茵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目光投向那渐亮的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