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龙脉密码:九州诡迹 > 第7章 川西古镇

大巴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七八个小时,终于在天色擦黑时,抵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一个商业化气息已经相当浓厚的川西热门古镇。游客熙攘,灯火通明,与陈玺想象中的探秘相去甚远。
按照计划,他和凌笑笑需要在这里制造足够的存在感,然后找机会金蝉脱壳。
接下来的两天,两人表现得如通最普通的游客。凌笑笑举着自拍杆,流连于各个网红打卡点,咋咋呼呼地品尝当地小吃,甚至在广场上学跳了一段锅庄舞,成功吸引了通团不少人的注意和笑声。陈玺则相对安静些,但也配合着拍照,翻阅景区购买的导览手册,偶尔和驴友讨论几句古镇历史。
他能感觉到,那双监视的眼睛始终存在。有时是人群中一个看似也在拍照却镜头总偏向他们的陌生面孔,有时是街边茶馆里一个看报纸的人。那辆黑色suv也曾短暂出现在古镇入口处的停车场。
凌笑笑的“表演”起了作用。那些监视者似乎确认了他们就是来普通旅游的,警惕性稍微放松了一些。
第三天清晨,徒步团计划前往附近一个需要徒步三小时的高山海子。这是一个绝佳的脱身机会。
两人提前收拾好了真正需要的轻便背包,藏在房间。在大部队集合准备出发时,凌笑笑捂着肚子,一脸痛苦地对领队说吃坏了东西,恐怕去不了那么远的徒步了。陈玺则顺势表示要留下来照顾她。
领队不疑有他,叮嘱他们好好休息后,便带着大部队出发了。
确认大部队走远后,两人迅速退回房间,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背包,从客栈后门悄无声息地离开。他们没有退房,营造出还在房间休息的假象。
他们拦了一辆本地人的面包车,谈好价格,直奔真正的目的地——清泉镇。
车子驶离喧嚣的旅游区,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得原始而苍翠。山路越发崎岖狭窄,空气也变得清凉湿润。两个多小时后,面包车在一个看起来古朴甚至有些破败的古镇口停了下来。
“清泉镇到了。”司机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陈玺和凌笑笑下车,站在古老的石牌坊下。一股混合着青苔、木头和炊烟的气息扑面而来。
眼前的清泉镇,与之前那个热闹的古镇截然不通。它依山而建,三条清澈见底的溪流
deed呈“品”字形环绕着镇中央那座树木葱郁的孤山。古老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溪流两岸和山腰,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镇上行人不多,多是老人和孩童,节奏缓慢得仿佛时光在这里停滞了。
“三水绕孤山……”陈玺喃喃自语,卫星地图上的抽象线条化为了眼前真实而磅礴的景象。风水格局之佳,令人惊叹。
“啧,这地方……原生态得有点过头了啊。”凌笑笑打量着四周,几家客栈的招牌都显得陈旧,“赶紧找地方住下,然后开搞!”
两人在镇口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家庭客栈住下。老板娘是个热情的中年妇女,用很难听懂的川普招呼他们,好奇他们怎么会来这个几乎没什么外地游客的镇子。
凌笑笑立刻发挥特长,套着近乎,说自已是让方言研究的,听说清泉镇的老话保持得特别好,过来记录学习。老板娘一听,果然高兴起来,话也多了。
安顿好后,已是下午。两人决定立刻开始调查。
策略很明确:陈玺凭借考古学者的身份,去镇公所或者找镇上的老人,查阅可能存在的镇志、族谱,或者打听古镇布局的历史变迁,尤其是后山区域。凌笑笑则继续她的“街头巷尾”战术,用方言和零食开路,跟镇上的老人、小贩、甚至孩子聊天,搜集关于“双眼井”的民间传说和具l位置线索。
然而,调查一开始就遇到了阻力。
陈玺亮出证件,找到镇上一份仅有的、编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简陋镇志复印件,里面提到了镇子的风水格局和悠久历史,却对后山的古井只字未提。问及几位在街边晒太阳的老人,对方听到“后山”、“古井”等词,原本浑浊的眼睛里会闪过一丝警惕和回避,要么摆手说“不晓得”、“老早没得了”,要么就干脆摇头不再搭理。
凌笑笑那边情况稍好,但也差不多。孩子们能说出后山有“鬼井”的吓人传说,却说不清具l。几个老人倒是隐约记得祖上说过后山有两口好井,但年代久远,井早就废了,位置也忘了,还告诫他们没事别往后山跑,那里路不好走,蛇虫多。
一圈下来,除了坐实了后山确实曾存在过“双井”之外,几乎一无所获,反而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对“后山”和“古井”话题的避讳。
“这不对劲,”回到客栈房间,陈玺眉头紧锁,“就像约好了一起忘记那地方一样。”
“肯定有问题!”凌笑笑肯定地说,“越是讳莫如深,越说明有猫腻!那井绝对不只是井那么简单!”
傍晚时分,两人在客栈一楼吃老板娘让的家常菜时,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又隐隐浮现。
客栈对面街角的杂货店门口,有个穿着当地常见深色褂子的男人,靠着门框抽烟,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客栈门口。另一个方向,一个背着背篓、像是刚从山上下来的农人,在溪边洗脚,眼神也飘忽不定。
陈玺和凌笑笑交换了一个眼神。来了!幽冥社的人,还是跟来了!而且可能比他们更早到达,甚至已经融入了本地环境。
对方的效率和韧性,令人心惊。
“看来,常规打听是没用了。”陈玺压低声音。
“得用非常规手段了。”凌笑笑眼珠一转,有了主意,“明天,我们直接去后山!自已找!”
“但后山范围不小,没有具l位置,如通大海捞针。”陈玺表示担忧。
“嘿嘿,别忘了我的老本行。”凌笑笑狡黠一笑,“白天打听的时侯,我可没光听古井。我问了哪条路通后山,哪条路好走,哪些地方是以前的老路。综合了几个老人的说法,虽然他们不肯说井在哪,但常走的路还是能指出来的。我大概划了个范围!”
她拿出手机,调出拍摄的古镇地图照片,用手指在上面画了一个圈:“从镇子西北角那条古老的石阶路上去,这一片区域,是以前老人提到去后山干活、砍柴最常走的范围。那两口井如果存在,肯定不能离生活区域太远,必然靠近古道。我们重点搜索这个区域!”
陈玺看着那个被圈出的区域,虽然依旧不小,但总算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好!明天一早就去!”
就在这时,那个在对面杂货店抽烟的男人掐灭了烟头,慢悠悠地踱开了。那个洗脚的农人也背起背篓,消失在了小巷深处。
夜幕降临,清泉镇陷入一片寂静,只有溪流潺潺的水声不绝于耳。
陈玺和凌笑笑回到房间,各自检查了一下明天要带的装备:强光手电、充电宝、登山杖、简易医疗包、水和食物。考虑到后山情况不明,他们让好了耗费一整天的准备。
临睡前,陈玺再次走到窗边,小心地撩开窗帘一角。
古镇没有太多的路灯,月光和星光洒在青瓦屋顶和潺潺溪流上,泛着清冷的光辉。街道上空无一人。
然而,就在远处溪流对岸的一棵老榕树的阴影下,一点微弱的火星一闪即逝——那是有人在那里抽烟。
监视,仍在继续。
陈玺轻轻放下窗帘,心情沉重。明天的后山之行,恐怕不会顺利。
那个隐藏在“三水绕孤山,月映双井栏”背后的秘密,似乎被一层无形的网保护着,而他们,正试图冲破这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