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早上,林砚秋刚到工位,就看到苏蔓抱着一摞文件夹走过来,笑着把其中一份递给她:“这是灰度测试用户的基础资料,里面有用户的年龄、职业和联系方式。陈姐说,你负责整理20位用户的反馈,主要关注他们对积分中心和个性化推荐功能的使用感受。”
林砚秋连忙接过文件夹,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心里既期待又有点忐忑。她翻开资料,看到第一位用户是28岁的职场新人,备注里写着“常用积分兑换办公用品”,便在笔记本上写下“重点询问积分兑换流程是否便捷”。正琢磨着怎么设计提问话术,邻座的小王凑过来看了一眼:“哟,这是开始负责用户反馈啦?需要帮忙的话随时说,我之前整理过类似的反馈,知道哪些问题用户愿意多聊。”
林砚秋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我正愁不知道怎么提问才能让用户多说点细节呢。”小王拿起笔,在她的笔记本上画了个圈:“你别只问‘好用吗’这种笼统的问题,要问具体的场景。比如问‘你第一次找积分中心花了多久’‘看到推荐的内容时,有没有想点进去的冲动’,这样用户才好回答。”林砚秋连忙点头,把“用场景化问题引导用户”记在笔记本上。
上午十点,林砚秋拨通了第一位用户的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她还是忍不住有点紧张,清了清嗓子说:“您好,我是XX公司的林砚秋,想跟您了解一下最近使用我们APP新功能的感受……”没想到用户特别配合,一开口就说:“积分中心挪到首页太方便了!之前找半天找不到,现在打开APP就能看到,我昨天刚兑换了一支钢笔,特别划算。”
林砚秋心里一暖,连忙追问:“那兑换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呀?比如填写收货地址,或者确认兑换信息的时候。”用户想了想说:“地址是默认的,挺方便的,就是不知道兑换后多久能发货,要是能加个预计送达时间就好了。”林砚秋立刻在反馈表上记下“建议积分兑换商品增加预计送达时间”,又跟用户道了谢,才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林砚秋长舒一口气,刚才的紧张感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看着反馈表上的记录,突然觉得,跟用户沟通其实没那么难,只要真诚地倾听,就能听到他们最真实的需求。
这时,陈姐走过来,看到她桌上的反馈表,笑着问:“聊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发现?”林砚秋连忙把刚才用户的建议说给陈姐听,陈姐点点头:“这个建议很实用,你整理反馈的时候,把这类‘体验优化类’的建议单独列出来,会后我们跟产品部同步一下。”林砚秋答应着,在反馈表上贴了一张黄色的便利贴,标注“体验优化”。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砚秋陆续拨通了其他用户的电话。有位35岁的用户提到:“个性化推荐里的内容有点杂,我平时喜欢看职场类的文章,结果推荐里混了好多娱乐新闻,要是能自己选推荐的类别就好了。”还有位用户说:“积分中心的商品太少了,希望能多加点生活用品,比如洗衣液、纸巾之类的。”林砚秋把这些建议一一记录下来,还特意标注了用户的年龄和职业,方便后续分析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
中午吃饭的时候,林砚秋跟苏蔓坐在一块,把整理到的反馈跟苏蔓说了说。苏蔓笑着说:“你做得很细致嘛,还特意标注了用户的职业。其实不同职业的用户需求差别很大,比如职场新人喜欢兑换办公用品,宝妈就喜欢兑换生活用品,这些细节对产品部调整功能特别有帮助。”林砚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只要记录建议就行,没想到还要关注用户的身份背景。”
下午,林砚秋继续整理反馈,遇到一个有点棘手的情况——有位用户说,点击积分中心的“兑换记录”时,页面总是加载失败。她连忙把这个问题记下来,拿着反馈表去找技术部的同事请教:“您好,我是用户运营部的林砚秋,想跟您反馈一个问题。有用户说点击‘兑换记录’时页面加载失败,您知道可能是什么原因吗?”
技术部的同事接过反馈表,看了一眼说:“可能是用户的网络问题,也可能是接口的小bug。你让用户先检查一下网络,要是还不行,让他把手机型号和系统版本发给你,我们这边排查一下。”林砚秋连忙道谢,又给那位用户打了个电话,详细询问了手机型号和系统版本,把信息整理好后发给了技术部的同事。
下班前,林砚秋终于把20位用户的反馈整理完毕。她看着桌上厚厚的反馈表,心里满是成就感。这些反馈里,有表扬,有建议,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条都承载着用户的期待。她突然明白,自己整理的不只是一份反馈表,更是连接用户和产品的桥梁——只有把用户的声音准确地传递给产品和技术部,才能让产品变得更好,让用户更满意。
林砚秋把反馈表分成“体验优化”“功能问题”“需求建议”三类,又在每一类下面标注了用户的身份信息,才拿着反馈表去找陈姐。陈姐翻看着反馈表,满意地点点头:“整理得很清晰,还分了类,辛苦你了。明天我们开个小会,把这些反馈跟产品部同步一下,到时候你也一起参加,跟大家说说你跟用户沟通的感受。”
林砚秋心里一喜,连忙答应:“好的陈姐!”她走出陈姐的办公室,看着窗外的夕阳,嘴角忍不住上扬。从刚开始连外卖软件都不会用的“职场新人”,到现在能独立跟用户沟通、整理反馈,甚至能参加部门会议,她觉得自己真的成长了不少。
回到工位,林砚秋在笔记本上写下“明天跟产品部同步用户反馈,准备分享沟通感受”。她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突然觉得,回国后的适应之路,就像整理用户反馈一样,虽然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只要耐心倾听、认真解决,就能一步一步往前走。而明天跟产品部的同步会,又将是她成长路上的新一步。